?

以研促教視角下,幼兒園科研活動的經驗、挑戰及啟示

2020-09-10 07:22王瑒杰會王海雁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0年42期
關鍵詞:科研活動幼兒園

王瑒杰會 王海雁

摘要:幼兒園要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科研工作的質量影響著幼兒園保教工作的質量,近幾年,隨著以研促教理念的延展,許多幼兒園都開始將科研工作納入幼兒園工作體系。本文以密云二幼的科研活動為例,梳理出科研活動的經驗做法,總結了科研活動帶給幼兒園工作的啟示。

關鍵詞:幼兒園;科研活動;以研促教

201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學前教育是中終身教育的開端。教育主管部門、社會、家長對幼兒園優質辦學充滿期待。同時,也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毋庸置疑,幼兒園正面臨著空前的辦學壓力,也面臨著諸多亟需破解的難題。為此,筆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充分發揮科研的優勢,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過組織科學、規范、高效的科研活動,來引領園所發展。下面就以密云二幼正在組織實施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實踐研究為例,淺談幼兒園科研活動的經驗、挑戰與啟示。

經驗——夯實基礎,引領規范研究

經驗一:設立機構,重視研究工作

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將科研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部分,納入園所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密云二幼建立、健全園所機構管理,明確設立科研機構,專人管理。明晰科研機構的工作要求。包括對人員、資金、場地等的安排要求,明確規定,園級領導必須帶頭參加教育科研,親自承擔課題研究任務。園長為科研工作的第一負責人,負責園所科研工作的總體規劃。下設副園長、保教主任、科研主任等負責幼兒園每學年的具體科研工作的方案、實施以及評價工作,總務主任保證科研工作的場地及資金支持等。

經驗二:完善制度,規范研究管理

嚴格的制度是科研健康發展的保障,也體現著對教職工的保護和尊重。為保證了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幼兒園制定相應的科研工作制度,一般會包括一下3點:1.幼兒園科研工作的意義。2.幼兒園科研工作的要求。3.幼兒園科研工作的評價反饋機制。以密云二幼為例,制定了科研制度,并下設了教育科研管理辦法、領導小組基本職責以及科研檔案的管理辦法等。其中具體規定了教育科研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每個學期的具體的工作計劃,具體的工作目標和要求,并按制度的規定進行檢查,總結和考核。隔周一次科研活動,每月組織1-2次教師外出學習或專家指導、培訓等活動,保證每學期每位教師參與學習活動達3次以上。同時,規范了檔案的保存管理,要求檔案管理從紙質存檔變為電子存檔。

通過對制度的規范管理,保證了研究工作的規范性管理,橫向上從人員安排、時間設定、資金保障等確保了科研工作的順利實施??v向上從幼兒園科研工作的目的、過程性資料、研究成果展示等進行要求。幼兒園做到橫向與縱向相統一,形成有計劃、有紀律、有記錄的教科研工作體系。

經驗三:優化隊伍,塑造科研砥柱

幼兒園科研工作的主體,打造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科研團隊,是幼兒園科研工作的基石。研究顯示,幼兒園教師參與科研工作程度越高,越能夠激發教師的研究能力,提升幼兒園的保教水平。吸引德能兼備的優秀教師參與科研工作,一方面既能提升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幼兒園的發展當中。另一面可以反作用于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在研究中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比如在幼兒園中開展“首席教師工作坊”,以坊為研究陣地。由幼兒園選撥師德為先,專業過硬的首席老師,圍繞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的課題研究,組織帶動坊內青年教師、新教師開展子科研課題研究。形成了以首席教師為核心,星點輻射式的科研隊伍發展模式,在首席教師+青年教師+新教師的研究模式下,達成了1+1+1>3的實際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推動科研水平的提升。

經驗四:文化浸潤,增強研究意識

重視園所文化建設,以文化建設為引領,凝聚人心,形成良性的研究氛圍。一是將園所的文化物化在環境中,如設立專門的科研活動室,將園所的研究理念通過匾額的形式布置在環境中,讓老師時刻能夠警醒自己。二是將文化帶入研究隊伍中,秉持著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通過優秀科研工作者,優秀科研工作坊等方式,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

挑戰——立足保教,扎實梳理策略

科研不是盲目創新,而是結合園所實際情況更扎實的為教師提供有效的引領和支持??蒲谢顒舆x題源于幼兒、源于教師個人的成長點。并能夠從研究反思中反觀教師、幼兒,了解教師的關注點,幼兒的興趣點,將教師的關注點、幼兒的興趣點轉化為成長點,探索兩點間的有效途徑正是我們科研中的思考和研究。

(一)在觀察中研究

科研活動為孩子帶來了什么?立足幼兒活動,我們在觀察中研究,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科研活動中,觀察研究是我們的基礎研究法。研究初期,每位教師承擔一節研究課,參研教師進行觀察研究,并用影像資料將孩子活動的全過程記錄下來,觀看視頻進行分析研究。如:在組織“我愛小足球”活動中偉偉小朋友急于想踢球入門,卻總是不能很好地帶球動起來,但是偉偉在活動始終保持專注的態度,不斷嘗試“控球”“運球”,并且積極地向同伴請教辦法,而且不斷嘗試解決問題。教師們通過觀察,了解到孩子的堅持性、大肌肉動作的發展水平,手眼腳的協調能力等,從而科學地設計下一步的活動計劃。

(二)在討論中研究

在科研活動中我們不是通過“直接告訴”讓教師獲得答案,而是利用教師的原有經驗,幫助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建構新的經驗,獲得主動發展的動力和能力。

例如:在科研課題“實施愛的教育,構建幼兒發展適應性園本課程的實踐研究”初期,很多教師只是關心活動的內容是否符合愛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從兒童的視角出發,探索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點。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采用研討的方式,圍繞“兒童視角”展開討論。以頭腦風暴-查閱資料-觀察記錄-歸納整理觀察記錄表-活動實錄-研訓反思-討論修改-再總結等連續多次的研究方法,歸納出活動各個工作坊活動的目的和方法,并繪制思維導圖。

(三)在分享中研究

分享反思,對自己是一種提升,對別人是一種借鑒。在全園開展科研活動的進程中,我們重視資源共享,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由于師資人員緊張,外出學習的機會只能教師輪流參加,因而我們注重影音資料的收集,將學習錄像、學習體會以二次培訓的形式進行交流分享。我們組織教師教育活動展評活動,將活動評比中獲獎錄像課以集中研討、平臺資源共享等方式進行分享。此外,我們還開設了師幼作品展覽、教師論文展評等活動,鼓勵教師將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與大家分享,同成長、共進步。

(四)分層平行研究

在研究中,教師們根據同一研究目標,分層次進行平行研究,使研究既全面又深入。

例如:針對“幼兒生活活動中融入愛的教育”的研究,教師結合各班幼兒年齡特點,分層次進行平行研究。圍繞“生活活動中的師幼互動”“教師生活活動中的禮貌用語與幼兒行為的關系”等建立子課題進行研究,通過平行研究豐富教師活動指導策略,使教科研有針對性的滿足不同教師的不同需求。

啟示——面向未來,探尋科研模式

啟示一:研究內容的多元化

幼兒園科研活動研究的內容是多元的,科研內容來源于幼兒園的實際生活。一是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可以探尋幼兒語言發展、社會行為、欣賞與表達等多個層面,多項內容。例如,在“探究幼兒語言發展的適應性策略研究”中,我們從幼兒的日常用語出發,尋找不同幼兒年齡層面語言發展的特點,研究家庭環境,教師用語對幼兒語言發展的促進作用。二是從教師角度出發,可以探究教師專業發展的成長規律,探究立德樹人的培養模式。三是從教與學的相互關系中,可以研究園本課程建設、家園共育等。因此,幼兒園的科研內容應當是豐富而多元的,來源于幼兒園實際工作,立足幼兒園的發展現狀,解決幼兒園當下存在的問題,能夠促進幼兒園各項工作的提升,都應當是幼兒園科研工作的研究內容。

啟示二:研究形式的多樣化

豐富研究活動的形式,發揮科研的引領作用。使教師們在親身體驗、實踐研究、總結反思中不斷成長。在這過程中,探索了四種有效的研究形式,即專家引領、骨干論壇、日常教研、導師制。

專家引領可以為幼兒園科研工作指引方向。從科研研究的過程中,專家的指引不僅可以豐富教師的相關理論知識,還能解答教師在科研實踐中的困惑。這種將“專家請進來,教師走出去”的方式,為幼兒園教師在科研工作上提供了技術支持,在與專家的交流和互動中,收獲需要的知識,催化幼兒園課程開發實踐的進程。

骨干論壇是幼兒園科研促教學,通過骨干教師設立工作坊,帶動全員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主要是將科研內容專題化、微格化,針對幼兒園科研開發中的突出問題展開多形式研討活動,定期在首席教師的帶領下,學習新理論、接受新信息、探索新模式、實踐新方法、創造新成果,提升教師精神追求,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在密云二幼科研課題開發期間,共開設了9個首席工作坊,“我愛小足球”“我愛戲劇”“我愛科學”“我愛數學”等專題,提升了教師科研水平。

日常教研主要是解決教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現的教育教學問題。在實施過程中,以年級組為單位,所有的平行班教師一起開啟智慧,分享經驗進行集體備課,學習好的經驗進而指導自己的實踐。組織教師開展日常教研,進行集體備課,有利于豐富教師幼兒園課題研究的諸多經驗,進而獲得能力的提升。

導師制是針對青年教師比例大的特點實施的科研活動形式。比如簽訂師徒結對協議,實行“捆綁式結對子”,發揮骨干科研引領作用。青年教師隨導師在實踐中觀摩學習:一日生活管理、家長工作、教學活動的開展等課程實踐活動。在導師的帶領下,促進青年教師專業能力穩步迅速的提升,積極參與幼兒園的研究工作。

啟示三:研究成果的應用化

科研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幼兒園工作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脫離了幼兒園實際工作的科研研究是沒有意義的因此,要最大限度的將幼兒園科研工作的成果應用與日常工作當中。一方面是將課題研究的成果物化下來,形成經驗論文、圖書、教師指導手冊等,方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另一方面及時將科研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或者研究的展望再次與實踐相融合,循環往復,不斷調試、完善形成新的研究方向,來帶動幼兒園保教工作的質量提升。

科研活動不是幼兒園額外的新任務,它來源于幼兒園的每項活動,同時,又對幼兒園的各項工作有著促進和引領的作用,高效、優質的科研活動,能夠促進了幼兒的健康發展,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我們需要立足現有力量和資源不斷優化和拓展幼兒園的科研活動。最有效地科研活動是采用一種全局化、系統化的方法,讓幼兒園中每一個人都共努力,共享科研成果。

作者簡介:

王瑒杰會(1986.11-),女,漢族,甘肅省白銀市,大學本科,一級教師,學前教育;

王海雁(1990.4-),女,漢族,山東省濟南市,大學本科,一級教師,學前教育。

(北京市密云區第二幼兒園 101500)

猜你喜歡
科研活動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科研并行式服務于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就業視角下某醫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調查分析
科技評估在科技管理中的分析與認識
機械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科競賽和科研活動體系建設研究
依托科研實踐促進大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淺談畜牧專業大學本科生參與科研的重要性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