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

2020-09-10 07:22涂薛菲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0年42期
關鍵詞:行星挑戰小朋友

案例背景

美國音樂教育家科爾曼曾經說:“孩子在各個領域中涉獵的越多,他受到的教育就越全面,他的理解力就越深,他的生活適應力就越強?!比诤鲜且环N復雜、靈活的教學手段,是一種多向的行為,是當前教育的一種趨勢?!吨行W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和其他學科的聯系,還強調應以開闊的視野,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從而在不經意間潛移默化的達成課堂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在上學期末,我設計了一節綜合性的復習課,名為《揮著音樂的翅膀,唱游神奇的太空》。這節課以當時的時政要事“嫦娥四號登月”為切入點,結合一年級所學的八首新授歌曲,對應宇宙中的八大行星,把其他學科的知識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來,使之作為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同時也運用音樂學科獨特的方式去了解、關注其他學科,使課程多元化。

案例過程

教學片段之一:你想讓你的知識更豐富嗎?

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前幾日我們參加了一項什么有趣的活動嗎?

生:跟月球拍照......

生:跟嫦娥拍照......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我們全體小朋友都參加了由全國少工委舉辦的祝賀嫦娥四號著陸成功的活動。

......

師:想去太空參觀的小朋友請舉手!

生:(小朋友幾乎都舉手了)

師:只有順利完成任務取到船票的小朋友才能跟隨宇航員登上飛船去參觀太空,你們有沒有信心?

生:有

師:讓我們一起來挑戰吧!

教學片段之二:你能猜出這個星球的名字嗎?

師:你們看,我們已經進入到神奇的太陽系,你們認識嗎?

生:太陽......火星......天王星......(兩三個學生能說出幾個行星的名字,大部分學生是搖頭)

師:沒關系,今天我們就用唱游獨特的方式來認識它們。首先我們來看看離太陽最近的這顆行星,想認識它就要先完成挑戰。

師:挑戰一,請小朋友按要求集體演唱歌曲。師:恭喜你們第一顆行星挑戰成功,讓我們一起來揭曉它的名字(水星)。

教學片段之三:實踐活動中加強綜合能力

生:老師,強弱規律是什么呀?

師:強弱規律在我們之前的課上老師有給你們講過,也拍過,二拍子是強弱,三拍子是強弱弱(邊講邊示范),這個小朋友了解就行,接下來請小朋友給我一個機會來為你們抽取第二種挑戰的形式好嗎?

生:好

師:哇!太巧了,我抽的正好就是用強弱規律表現哦,準備好了嗎?

生:時刻準備著

當集體齊唱完《搖啊搖》這首歌曲,準備抽取第二種表現形式的時候,有個學生突然舉手,我以為他是舉手要抽簽,沒想到他突然問強弱規律是什么,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為了讓不明白的學生能夠加深印象,我利用老師的身份巧妙的抽取了強弱規律這個表現方式,這樣“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教學效果立竿見影。

案例評析

一、融合時事,豐富學識

不少教育專家早就提出:“教科書,只是教與學的工具,絕不是唯一的資源。大膽而創造性地處理教材,甚至是重組或改變教材,那是教師的業務權力?!痹诂F在這個互聯網信息發達的社會,孩子們迫切需要了解一些與他們成長相關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知識體系越來越全面。所以,融合就越來越受到學生們歡迎與喜愛,這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

在片段一中,我結合當下時事“嫦娥登月”創設情境,利用拍擊節奏贏取宇宙飛船通行證。從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反復記號開始復習,節奏也由易到難,學生逐漸通過一個個考驗、挑戰,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體驗挑戰的成功,增加了學生的自信,更重要的是豐富他們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更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個中國小公民應該從小學會關愛社會、關心國家大事。

二、融合自然,加深理解

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完全理解?!备鶕荒昙墝W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把歌曲與行星用最簡單的方式聯系起來,并邀請學生一起參與到交流討論之中。例如:在挑戰水星這一關中,我用到的歌曲是《小雨沙沙》,因為小雨很容易讓小朋友聯想到水星。金星對應的歌曲是《一對好朋友》,因為金星被稱為地球的姐妹星,就像一對姐妹花(詳見表格1)。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步參與到想象中來,自主的尋找歌曲與行星之間的聯系。通過復習歌曲幫助學生了解到八大行星的特點,也在了解行星的同時更深刻體會到歌曲所表達的含意。

三、融合形式,提升能力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音樂實踐,不宜追求音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應該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音樂教材,在大量的音樂實踐中掌握運用?!痹谝魳穼嵺`活動中,單一的表現形式容易使學生產生疲憊感,多種表演形式的結合不僅使課堂極具豐富性,還給學生提供了各種展示的機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并從中也能獲得多方面的實踐體驗。

這節課復習的八首歌曲都是學唱歌曲,能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符合歌曲的情緒演唱歌曲是這些歌曲的重點及難點,所以在設計時必選方式為齊唱,這是觀察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在演唱習慣和聲音上得到了怎樣的提高。為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另一種方式則是三選一。隨著表現形式的相互融合,挑戰難度不斷升級,學生的積極性更高,思維也更加開闊,感知和體驗音樂的廣度與深度也拓寬了。雖然這些表現形式對學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在課堂中也出現了突發問題,就如上述教學片段三。當學生提出疑問,老師及時做出解答并親身示范后,學生能立刻明白。如果這時學生也能抽取運用拍強弱規律這種表現方式參與體驗,那么教學效果將進一步提升。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我有考慮到抽取表現方式的隨機性,便利用老師的優勢巧妙的抽取表現形式,立刻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更加牢固,進而提升音樂綜合能力。

無論是課堂還是課外,將不同學科內容和教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實施教學,都能產生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作為一線老師,我們應該為眾多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著想,合理的運用學科融合能促使學生主動參音樂實踐活動,還能使課堂更富有想象力和挑戰性,更能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和文化視野,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作者簡介:涂薛菲(1983.09-),性別:女,籍貫:江西,職稱:小教一級,研究方向:音樂課堂教學。

(松江區中山第二小學 201600)

猜你喜歡
行星挑戰小朋友
流浪行星
行星呼救
找茬兒
海邊玩一夏
行星
登陸“行星”
Let’s DIY Poster
第52Q 邁向新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