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胡曲《三門峽暢想曲》的演奏版本研究

2020-09-10 17:23陳思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0年42期

摘要:本文通過對王國潼和宋飛這兩位處在不同時代且都在國際國內樂壇享有盛譽的演奏家所演奏的《三門峽暢想曲》進行比較研究,運用praat語音學軟件著重對兩位演奏家在處理樂曲的速度和力度兩大音樂要素方面進行獨立分析和橫向比較研究,最后從中總結收獲和啟示。

關鍵詞:二胡曲;《三門峽暢想曲》;演奏版本

緒論:劉文金先生是當代民族器樂領域中有著卓越貢獻的作曲家,創作及改編的民族器樂、聲樂以及其他體裁的作品可謂數百。包括二胡曲《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秋韻》《雪山魂塑》,琵琶與樂隊《霸王卸甲》,交響詩《十面埋伏》等等,被民樂界贊譽為“劉天華以來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①其音樂作品融入了深厚的民族民間音樂底蘊,影響力震撼國內外樂壇。

《三門峽暢想曲》是劉文金先生于1960年創作的一首二胡作品,1999年,此曲被選入國慶50周年“新中國舞臺藝術和影視藝術精品”專籍。其創作靈感來源于作曲家在北京觀看的三門峽水庫建設工程的展覽,②創作上借鑒西洋作曲技法,蘊含濃郁的河南地方音樂的風格。結合樂曲表現內容擴展了二胡的演奏技法,例如連續快速度跳弓、伸展手指、快速度換把等,使二胡的性能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滿足了聽眾日益激增的不同審美需求,深刻體現了劉文金先生的“人文至上,雅俗共賞”的創作理念。

據筆者搜集發現,前人的文獻資料中關于《三門峽暢想曲》的研究內容無外乎作品的表現內容﹑創作特點﹑曲式結構、藝術處理及歷史意義的著述,而對于兩種演奏版本的比較研究幾乎無人涉獵。筆者經過精心斟酌選取研究的是兩個演奏版本:其一是王國潼的演奏版本。據悉作曲家劉文金在創作《三門峽暢想曲》的過程中與王國潼密切切磋,因此王國潼對于《三門峽暢想曲》的誕生不無巨大功勞,再加之作為此曲首演者,其演奏版本深具研究價值。其二是宋飛的演奏版本。被譽為“民樂皇后”的宋飛在深刻把握民族音樂內涵的基礎上有著甚為獨特的藝術處理,她的演奏風格既含創新又自成一體,其演奏版本也極具影響力。王國潼的演奏樸實嚴謹而感情深沉真摯,運弓穩健有力,表現出的意境深邃動人。宋飛的演奏則從節奏與速度、左手綽注技法、吟揉技法等不同角度深層挖掘并獨特展現出樂曲的民間音樂風格,音色剛柔并濟。

筆者主要采用觀察法、文獻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及手段進行寫作,采用了由福茂唱片公司發行的《王國潼胡琴專輯》的音響資料和王國潼于2013年5月19日在重慶舉行的“王國潼專場二胡音樂會”的音像資料、以及南京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由宋飛講解和示范演奏的《中國二胡名曲指導》中的音像資料,希冀通過對王國潼、宋飛這兩位演奏家從作品中個性化處理、情感內涵的表達和演奏風格上等多個方面進行縱橫向的比較研究,以期獲得兩位演奏家于二度創作中表現出的創造性思維及審美追求,以及為今后此作品的研究及學習演奏帶來啟示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第一章演奏速度的比較

音樂作為流動的時間藝術依靠人們的聽覺來感知,其進行的快慢稱之“速度”。速度據樂曲內容、風格而定,表現歡快、抒情、悲哀等音樂情緒,采用專門術語來標記,在音樂演奏中起著支撐骨架的作用。樂曲《三門峽暢想曲》的速度標記是帶修飾詞的速度術語,然而在音樂作品的二度創作中,速度不僅在宏觀上有著對比變化,于微觀處如樂句的內部甚至以樂匯為單位都有著微妙的變化,而演奏家的演奏風格、個性氣質、藝術修養及對作品的理解也充分融入在樂曲節奏與速度的變化處理上。

第一節全曲速度的比較

(1)就演奏時長而言,全曲總時長(不含鋼琴前奏)王國潼演奏用時7分55秒,宋飛為8分17秒,宋飛比王國潼慢22秒;樂段之間屬引子區別最大,宋飛比王國潼慢18秒;其次為第四段慢板,宋飛比王國潼快七秒,其他段之間演奏時長相差僅為1~2秒;第四段中C樂段區別稍明顯,5秒之別,其他樂段相差也僅為1~2秒。

(2)就演奏速度而言,從表格的橫向比較來看,王國潼與宋飛的演奏在情緒歡快活躍的快板樂段速度相差不大,區別主要集中在引子和第四段慢板,慢板C、D、C1各樂段速度相差6、4、10拍,其他段速度區別僅為0~5拍;從表格的縱向比較中來看,王國潼的演奏慢板C、C1段落速度對比相差9拍,而宋飛達到13拍,王國潼演奏C、D樂段的速度相差5拍,宋飛為3拍,王國潼演奏D、C1樂段的速度相差4拍,宋飛達到10拍,據此可看出宋飛在慢板中對各樂段的速度對比幅度相較于王國潼更大。

第二節分段速度的比較

[A]部:引子、第[一]、[二]、[三]段

引子為速度自由的散板。二胡長音開頭弱起漸強,王國潼在演奏時為表現出引子段落的自由遼闊之感,在演奏第三﹑五小節時沒有過多速度變化,每一音都演奏得寬厚樸實,與鋼琴伴奏銜接得非常緊密而錯落有致,第七小節結束后有一個較小的氣口進入引子的尾音,演奏用時48秒;宋飛將引子中的長音演奏得更加綿長,第三﹑五小節處理成明顯的由慢漸快的速度變化,使得音樂情緒更富流動,與鋼琴伴奏的結合不似王國潼的那般緊密,在第六小節與第七小節之間加入一個氣口的處理,第七小節前兩拍每音后也有一個氣口,第三﹑四拍演奏成斷音,整個第七小節出現一個由極慢到極快的非??鋸埖乃俣茸兓?,但漸快過程聽起來一氣呵成,并不會令人感到突兀,第七小節結束后有一個較大的氣口進入引子的結束音,演奏用時66秒;

第[一]段(A樂段)為雙樂句變化疊奏,主題節奏鏗鏘有力,描繪歡快活躍氣氛的火熱勞動場面,速度標記為“活躍的舞蹈性快板”。王國潼演奏用時19秒,a樂句以每分鐘148拍的速度起拍,速度變化幅度為每分鐘148~150拍,在a1樂句演奏時以每分鐘150拍速度起拍,在連續十六分音符時速度達到每分鐘153拍,a樂句與a1樂句同為12小節演奏用時分別為10秒、9秒;宋飛演奏用時18秒,a樂句起拍速度為每分鐘148拍,與王國潼一致,變化幅度為每分鐘148~153拍,用時9秒,a1樂句則以每分鐘150拍的速度起拍,在連續的十六分音符時速度達到每分鐘154拍,a1樂句演奏用時9秒;王國潼在第十一小節第一拍后半拍休止的演奏給人以歇氣之感,速度稍放緩,而宋飛在此處演奏為省略休止符的四分音符,使得旋律流暢連貫;在a1樂句倒數第三小節第二拍do音后加入小氣口,倒數第二小節的二八節奏后半拍休止按譜演奏,而宋飛則將其后半拍休止通通省略,因此盡管這兩位演奏家都將此段活躍歡快的音樂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然王國潼的演奏因照原譜的休止符及加入小氣口使得旋律顯靈動活潑而略帶調皮之感,相對之下宋飛的演奏歡快而不失沉穩。

第[二]段(B樂段)是“歌唱性的進行曲風”,音調情緒飽滿旋律舒展。王國潼演奏第一樂句起拍速度為每分鐘147拍,前三樂句速度變化呈每分鐘147-149-150拍的速度遞增,第四樂句稍放慢至每分鐘149拍,于速度的微妙變化中體現樂句間起承轉合的關系,共13小節用時12秒,第二遍反復時起拍速度為每分鐘149拍,樂句間的速度變化與第一遍時一致,共15小節用時13秒,整個B樂段(含反復)演奏用時25秒;宋飛B樂段第一遍演奏時起拍速度為每分鐘151拍,從第三樂句(此段第7小節弱位起拍)微微提速,第四樂句時速度達到每分鐘154拍,反復時前三樂句速度基本保持每分鐘151拍的平穩,第四樂句稍稍放慢,整段(含反復)用時23秒;

樂曲第三段(A1樂段)為A樂段的主題變化再現,轉至色彩柔和的小調。王國潼以每分鐘154拍速度起拍,第一樂句用時10秒,第二樂句時以每分鐘148拍的速度起拍,為其后的漸慢做鋪墊,第二樂句用時9秒,整段演奏用時19秒;宋飛演奏此段起拍速度為每分鐘155拍,第一、二樂句演奏用時分別為9、11秒,整段演奏用時20秒。王國潼的第二樂句漸慢幅度較為保守,在倒數第四小節漸慢標記處才有明顯漸慢,而宋飛在倒數第六小節處就開始漸慢,在倒數第三小節處的速度更加徐緩,強調do音并將其時值延長帶有尾滑音,使得樂句結束感更柔美,而王國潼在此do音按節拍過渡到其后的尾音,沒有多余裝飾,樂句結束得干凈樸實。

[B]部:第[四]段

第[四]段為抒情中板,是分為C、D、C1三個樂段的單三部曲式,旋律優美而抒情,歌頌了勞動者的理想。王國潼的演奏C、D、C1樂段速度分別為每分鐘49-54-58拍,用時為43-50-45秒,第[四]段演奏總時長2分鐘33秒;宋飛演奏C、D、C1樂段速度依次為每分鐘55-58-68拍,演奏用時依次為38-48-44秒,第[四]段演奏總用時2分鐘26秒。C樂段王國潼與宋飛的演奏速度分別為每分鐘49、55拍,因此在音樂情緒的表現中王國潼的演奏更顯深沉,仿佛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在緩緩訴說過往艱辛歲月,而宋飛的演奏稍快加之巧用滑音則顯溫雅優美;D樂段王國潼和宋飛的演奏速度分布為每分鐘54、58拍,第一個長音sol和長音do處王國潼比宋飛的演奏僅長1秒,但營造的音樂情緒更顯內在,仿佛從內心深處流露的贊美之情,在樂段結束時漸慢過程中的幅度都較小,宋飛稍加強調尾音前的mi音;再現C1樂段速度兩位演奏家都并非原速再現,但宋飛演奏的C、C1樂段速度對比更大顯得更加生動熱情,C1樂段結束音的前六小節處的換把滑音及添加小氣口等處理使速度放緩,為后面的漸慢過程做了充分的鋪墊,而王國潼在倒數第三小節處才作漸慢漸弱處理。

[華彩段]:第[五]段

第[五]段是作為華彩的小快板,節奏靈活多變,音樂情緒由開始的靈巧熱情轉為第三十九小節的熱烈緊張,第六十一小節時連續切分節奏和三連音使意境更加輝煌,最后以顫弓長音的八度、十度跳進裝飾達到全曲高潮。王國潼的演奏起拍速度為每分鐘143拍,隨著情緒的熱烈和漸變緊張而變化,速度達到每分鐘149拍,第六十三小節連續每小節漸快,演奏時的四小節三連音沒有按規整的節拍演奏,強調小節中首個三連音中的低八度音,整段演奏用時1分18秒。宋飛第五段起拍速度為每分鐘142拍,速度隨著音樂情緒的起伏而變化,第五十二小節撥奏后速度達到每分鐘148拍,第六十一小節切分節奏時速度突慢,其后四小節三連音節奏較均衡,在第六十七小節(如下例所示)前兩小節有夸張的由慢漸快過程,語氣感強烈,第三小節亦慢起漸快由三連音平滑緊促的過渡到六連音,氣勢排山倒海撲面而來,整段演奏用時1分鐘16秒。

[A’]:第[六]段、尾聲

第[六]段是A、B樂段的再現段,非常熱情的快板,王國潼演奏第一樂句時起拍速度達到E=165拍,第二樂句稍慢以E=159拍的速度演奏,再現B樂段速度則變化為E=154拍,樂句之間的速度變化幅度比宋飛的演奏明顯,演奏用時30秒;宋飛演奏再現A2樂段起拍速度為E=159,速度隨著熱烈的音樂情緒變化,B樂段的演奏速度與時長與王國潼的相同,整段演奏時長為31秒。

尾聲是主部材料的重復、移位和擴充,音樂情緒更加激昂熱烈,王國潼的演奏速度變化在每分鐘154拍至每分鐘165拍之間,演奏用時32秒。宋飛的演奏速度變化在每分鐘158拍至每分鐘164拍之間,演奏用時33秒。

對于《三門峽暢想曲》這種具有時代氣息的創作作品而言,在樂曲演奏速度方面,演奏家的二度創作相對于傳統樂曲是受了很大的限制,區別比較集中于散板及慢板段。然而在快板的演奏中王國潼與宋飛兩位演奏家的速度也并非完全規整狀態,而是在整體規范速度的前提下隨著音樂情緒變化作出細微的變速與起伏以表達內心情感。在旋律漸慢過程中,王國潼的漸慢過程較保守,宋飛的演奏則比較夸張,尤其是在樂段結束時的長音,宋飛多采用尾音前面的一個音時值延長使漸慢的旋律線條擴寬,結束感增強。因此,演奏者要結合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深層理解選擇合適的速度,正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速度的細微區別就能反映演奏者獨特的的審美趣味,稍有不慎便會與心中所要表現的音樂形象相去甚遠。

第二章演奏力度的比較

對于兩位演奏家在演奏《三門峽暢想曲》時力度變化的比較,筆者主要采用了一款跨平臺的多功能語音學專業軟件——praat,這一軟件主要用于對數字化的語音信號進行分析、標注、處理及合成等實驗,同時生成各種語圖和文字報表。原作者是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人文學院語音科學研究所的主席保羅·博爾斯馬(Paul Boersma)教授和大衛·威寧(David Weenink)助教授。筆者在praat中讀取要進行比較分析的音頻文件后顯示出三維語圖和音強曲線語圖并繪制成矢量圖以達到一目了然的直觀比較效果。眾所周知,演奏家們在對二胡創作作品進行處理時在節奏以及速度方面受到了很大限制,相對之下對于《二泉映月》《漢宮秋月》等傳統樂曲的處理,演奏家們的二度創作則有一定發揮的余地。二胡曲《三門峽暢想曲》在當時屬于較早使用鋼琴為民族樂器伴奏的成功嘗試,因此引子段落在二胡演奏長音或是漸弱的時候鋼琴有一個靈巧的樂句銜接,使得獨奏樂器與鋼琴伴奏顯得錯落有致,在二胡演奏力度最弱時總會出現鋼琴伴奏,因此在分析研究時我們所聽到的屬于二胡與鋼琴的混合音色。

王國潼和宋飛在演奏引子段落時的力度分配是有明顯區別的,宋飛在整個引子段落演奏時的運弓力度在第七小節前兩拍處于強位的la音和mi音達到力度最強,連續二八節奏的la﹑sol、mi、sol采用持續鏗鏘而有力的斷音演奏,并不完全照譜面所標示的中強力度的由弱漸強來表現。而王國潼演奏的引子段落在第五小節第三拍強位的mi音達到力度的最高點,僅第七小節而言,在第二拍處于強位的mi音達到力度的高點,連貫的連弓演奏使得力度分布顯得均勻而平滑,并在第七拍的十六分音符開始使用了連續三拍的自然跳弓,整個漸快過程一氣呵成。

值得一提的是出現這種力度高點不一致的原因,筆者認為在于王國潼演奏引子的第三、第五小節的十六分音符時并不似宋飛那樣有明顯的由慢漸快的變化過程,整體上十六分音符演奏地較均勻,且每一音的演奏力度上都非常結實。

在第一段活躍舞蹈性的快板段落中,王國潼的演奏是按照譜面標記的力度變化來演奏的,即第二樂句的變奏采用中強的力度與第一樂句的強奏形成對比,力度的高點比較集中于第一樂句。而宋飛演奏的第一段則明顯是在每一樂句內部的兩個樂匯形成力度的對比,十分注重開頭的重音,因此力度高點集中分布于兩個樂句開頭的前八后十六節奏型的演奏。

第二段是歌唱性的進行曲風,是兩位演奏家在第二段反復時前10小節的力度對比,這是整段二者的演奏力度對比最明顯的地方。在這段的演奏中正如王國潼所說:“這里在力度上有所減弱,演奏時適當減輕弓子對弦的壓力,但運弓的速度仍然比較快,這樣能使形象顯得更生動一些”。而宋飛比較強調這段的飽滿音色,并加了一點身體的補充動作,整體給人振奮昂揚之感。

第三段是主部主題移至羽調式的變調變奏,音樂情緒轉為柔和。宋飛的演奏歡快跳躍,仍突出強調前八后十六節奏型中的八分音符la的音頭和重音處理,王國潼則嚴格按照譜面的力度標記來演奏。最后在主題音調的重復中漸慢進入第四段時,長音la的處理王國潼采用了由強漸弱的力度變化直至與鋼琴的伴奏融為一體,宋飛的尾音則呈現出先漸強后漸弱的力度變化,且漸慢的時值延長。整個第三段王國潼在力度上比宋飛處理的要弱一些,相較之下,王國潼更加強調樂句與樂句之間力度的層次性對比。

第四段落是抒情如歌的中板,也是全曲的第二插部,結構為單三部曲式,旋律音調有著濃郁的民間風格。王國潼雖為男子卻將第四段演奏的柔情備至,細致地表達了人物的內心情感,而宋飛雖為女兒身其深情又不失豪放大氣的演奏氣質讓人折服。在富有表情的第二小段中出現3次由mi滑到sol的長音,王國潼的力度變化為迅速減弱甚至給人以突弱的印象,在保持住力度的基礎上奏出漸強,這一處理方式緊扣人心,在緊隨其后的長音do也采取了同樣處理;而宋飛在長音上沒有做細致化的力度處理,演奏得綿長寬闊。

在第五段靈巧熱情的小快板中,從力度的變化圖來看,宋飛的演奏比較強調跳弓的顆粒性,音與音之間的點狀,有著清晰的音頭,重音鮮明,在伴有力度的變化時加寬運弓的幅度,因此力度的幅度變化較為明顯,圖為在進入情緒緊張的連續前八后十六節奏型旋律后15小節的力度矢量圖,宋飛演奏此段落的力度最高點也出現于此,相同樂句王國潼所演奏的力度幅度明顯偏小,沒有頻繁出現重音和音頭,跳弓演奏得平滑連貫但也棱角分明。上述兩位的演奏特點也體現在整個第五段落的演奏中。

第六段是主部(即第一段)和第一插部(即第二段)的再現,再現時主部情緒變得非常熱情奔放,力度為ff。兩位演奏家在演奏主部再現段落時力度都非常飽滿,王國潼更加注重樂句之間的力度變化,且在再現段第18小節即連續的四十六節奏旋律時力度漸強過程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見崔??怠锻鯂L談錄》,

[2]見施詠《談鋼琴為民族樂器伴奏的藝術》,《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1999年第三期。

[3]見王國潼《演奏<三門峽暢想曲>的理解和體會》

注釋:

①趙寒陽、劉愛明·二胡音樂詞典,北京:藍天出版社,2010,8

②劉再生·藝術創新與時代特色——《三門峽暢想曲》誕生的歷史回顧,《人民音樂》,2011,7

作者簡介:陳思(1989.4-),女,湖南石門人,一級教師,二胡教學與演奏研究方向。

(溫州市甌海區新橋中學 3250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