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資助育人模式的創新性發展

2020-09-10 22:53肖媛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29期
關鍵詞:創新研究高校

肖媛

摘要:習近平指出,要“完善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做好學生資助工作,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加快教育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本文通過對我國大學生資助與教育發展狀況的分析,指出我國大學生資助與教育存在著效率低下、精神支持不足、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資金和培訓機制不完善。目前正在提出對策和建議,推進經費和教育領域的兩大工程,構建新時期高校經費和培養機制,推動新時期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高校; 資助育人機制; 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9-240

習近平總書記切實保障貧困地區的學校經費,2017年黨的19大報告強調“充實高校資助制度”,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學生的資金援助放在第一位,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懇談會上提出,不斷堅持對學生的教育和啟發,切實落實培養誰的根本問題。支持“盲人模式”,不斷完善教育管理體制,在學校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高校學生資助育人機制面臨的困境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有關獎學金政策的措施,為貧困大學生開辟了“希望之門”,發布了高等教育獎學金計劃,設立了多種獎學金,基本上覆蓋所有學生,確保學生不會因為家庭經濟而失去教育。

現在,大學貧困生的認定主要是根據“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的量化評價”、“學生家庭經濟困難認定申請及問卷調查”、“家庭困難證明”等,由中央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發行有關貧困的資料。學校在收到學生自發申請后,通過班上的民主評議和建議,決定是否屬于家庭經濟困難。最后,學院的資金援助中心將進行最終審查和公布,但由于地方委員會、民政等部門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缺乏公正性,很多地方出現了“封貧”問題,在一些農村、城市、社區,沒有根據對學生的家庭情況,發行貧困證明書。因此,必須考慮貧困生提供的證據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一般來說,高中和大學的學生支援中心都建議中學指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院根據公正、民主的原則,設立類似的審查小組,在首次申請貧困的學生中設立審查小組,由班長或團委書記率領隊伍。由于各指導教師負責300到400名學生,不能全面掌握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鑒于一些心理壓力,部分真正的貧困生在思想上無法接受自己作為“貧困生”的角色,不想提出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申請資料。由于經濟水平的不同,對貧困生的實際援助非常有限,很難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生的援助問題。由于缺乏捐贈制度,整個社會沒有形成專門的貧困學生救濟體制,社會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必須有效提高。

二、構建新時代高校資助育人機制的對策建議

(一)資助育人幫扶升級,要精準還要溫暖

當前,經濟在發展,觀念在轉變。高校的資助不僅要發放物資和資金,而且要做到合理、溫暖,任何學生都不能因為貧困而輟學。如家庭成員患病、經濟困難、學費未落實的學生,要形成地方、學校、社會的聯系機制,為這些學生提供一定的物質(資助)和精神食糧(書籍)資助。對于身體殘疾、需要家庭照顧的學生,要確保盡可能讓他們在學校里有一份工作。對于西南邊疆地區的學生,由于他們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各高校資助中心應根據有關地區的情況核對受災學生名單,并在平時和節日期間給予一定的助學金,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高校要為家庭問題學生建立“綠色通道”,制定“愛心套餐”,對困難學生進行家訪,確保對經濟困難學生實現全面的資助。而且,新時期的大學生更有個性,更有自尊,特別要注意避免給他們貧困大學生的感覺。我們可以為貧困生創造就業機會,讓受助學生通過志愿工作獲得一定的收入,讓他們學會自強不息和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二)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資助系統與各部門數據庫有效對接

開展補貼認定工作在整個機制中是最重要的部分,客觀、公平、公正地支持和培訓人們。目前根據學生提出的家庭經濟困難量化衡量表,由當地公務員和班級學生民主評價,從本質上決定學生是否貧困。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貧困生的認定不是僵化的,而是動態的,實行動態管理,我們可以充分理解學生的情況,對資料進行比對、學習訪問和數據分析,以保證真實性、準確性和正確性,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困難學生的檔案資料進行補充和發放,以確保貧困生的認定??茖W規范與公平,并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源頭地區民政部、市委會、村委會的治理和監督,使貧困證明的發放更加嚴格規范,宣傳和動態管理都是在規章制度下推進的,真正做到透明、公正的數據保護。根據貧困戶和高校貧困生數據,可以有效地將高校貧困生資助制度與學籍制度、民政扶貧和殘疾人脫貧掛鉤。國家要歸檔的貧困戶認定資料,對高校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是高校資助中心、學院、班級和班級評議組認定貧困生的主要參考依據。但對于那些沒有申請登記的家庭,真正困難的家庭,地方和行政部門應進一步放寬貧困證明的渠道,不應接受開放的便民證明,也不應采取適合所有情況的家庭,要真正滿足不同貧困人口的需要。

(三)豐富資助育人內涵,拓寬育人機制途徑

教育資助是一個層層重疊、相互聯系的龐大復雜的體系結構,在客觀、公正、公平地認定貧困生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誠信感恩,使貧困生的資助工作更加健康、高效充分發揮籌資工作的教育作用。一是通過環境教育,把支教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除了“物質”投入外,還要對“精神”進行培養和引導,特別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要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就要對小學生進行升學訓練、技能訓練和精神援助。第二,將工作學習與技能提高相結合,注重提高學生的工作意識,并將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整個資助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信、感恩和正直。

結束語

綜上所述,各高校助學金制度不夠完善,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以更清晰、更人性化的方式促進學生助學金服務的發展,是當前和未來的首要任務。這就要求高校保育員工作的發展不能停留在善意補助的層面上,在建立“補助政策”和“教育原則”的相關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設計中,加強受助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幫助學生解決經濟困難,思想解惑等。

參考文獻

[1]劉月, 曹鵬.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發展型資助育人模式的探究[J]. 裝備制造與教育, 2020(2).

[2]何玉花.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創新資助育人新模式探析[J]. 長江叢刊, 2018, 000(027):158,160.

[3]劉云博. 新時代高校精準資助育人質量提升研究[J]. 教育評論, 2019, 238(04):63-67.

猜你喜歡
創新研究高校
生產性信息通信技術創新研究
基于新形勢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現狀及創新研究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行業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