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量和動量定理》教學設計

2020-09-10 07:22張楊華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動量習題教學

張楊華

摘要: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比牛頓運動定律更廣泛,一定程度上能簡化解題過程,降低解題思維難度。高考也熱衷于將沖量、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守恒結合起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難度較高。傳統的課堂對學生的學情只是泛泛而論,沒有真正把握好學生的學情,不能有針對性地備課,導致學生學習本節知識更加困難。本文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利用學校的特色平板教學,課前推送微課和試題,對學生反饋回來的預習情況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課上利用平板的各種功能加強互動和問題的實時反饋,讓老師在課堂上也能準確、及時獲取學情,把握課堂,提高效率;最后,利用平板統計出本堂課每個學生答題的正確率,課后更有針對性地推送習題,幫助每個學生攻克重難點。

關鍵詞:習題;動量;教學

一、教材分析和高考引航

動量和動量定理是高中力學非常重要的內容,高中物理新課標明確要求要理解沖量和動量,通過理論推導和實驗,理解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并能利用本節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解決一般物理問題。通過對動量守恒的學習,認識到物理規律的內在一致性和適用范圍,認識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觀察和實驗基礎上的一項創造性工作,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科學精神。

本節知識在高考中主要以選擇題形式出現,考查學生對動量和沖量的理解和計算,涉及變力、多過程問題以及流體問題,是近五年高考的高頻考點。近三年考察了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和勻變速運動規律的綜合、變力的沖量以及動量守恒定律。

二、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一) 理解動量的概念、方向性;會計算一維情況下的動量和動量變化量。

(二)理解沖量的概念、方向性,會計算恒力的沖量。

(三)掌握動量定理,會用動量定理分析解決一般物理問題(重難點)。

三、課前微課和習題

設計意圖:微課涵蓋本節重點知識,學生看微課自學后,做習題檢測自學效果。老師根據反饋結果在課前準確獲取學情,及時調整備課的難點和策略。學生認識自己哪些知識沒有懂,懂的程度,從而使學生自己上課聽講時也更有導向性,高效學習。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提問學生是否知道“東方快遞”,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播放洲際導彈的發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導彈升空和調整方向的物理原理,引入本節學習目標,并在白板上展示。

(二)動量和動量變化量

1.動量

老師利用平板進行隨機點名,引導學生回顧在碰撞前后物體的什么物理量保持不變? 引入動量的概念,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動量的瞬時性、相對性、矢量性。

2.動量變化量

3.習題檢測

教師用平板將習題推送給學生,學生做完后上傳,教師在平板上點擊“學生互閱”,學生相互評閱,教師負責最后的點評。

例1. 一個質量是 0.1 kg 的鋼球,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碰到一個堅硬物后被彈回,沿著同一直線以 6 m/s 的速度水平向左運動(如圖),碰撞前后鋼球的動量各是多少?碰撞前后鋼球的動量變化了多少?

(三)動量定理

1.以例1習題為例,引導學生根據牛頓第二定理來推到動量定理的表達式,并深刻理解動量定理。

2.課堂趣味實驗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下列實驗,并解釋原因,學生之間相互點評,幫助學生理解動量定理。

3.習題檢測

教師用平板將習題推送給學生,學生做完后上傳,教師在平板上點擊“學生互閱”,學生相互評閱,教師負責最后的點評。

例 2.? 一個質量為 0.18 kg 的壘球,以 25 m/s 的水平速度飛向球棒,被球棒打擊后,反向水平飛回,速度的大小為 45 m/s。設球棒與壘球的作用時間為 0.01 s,球棒對壘球的平均作用力有多大?

(四)課堂總結

學生自己用思維導圖將本節知識點梳理清楚,教師用平板投屏展示學生的知識樹狀圖,一邊點評一邊幫學生梳理本堂課的要點。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也讓學生對本節知識記憶深刻,理清知識點之間的關聯。

(五)課后鞏固

根據本節課統計的學生作答情況,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編寫習題推送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學會本節知識。

猜你喜歡
動量習題教學
動量差距是否可以解釋在中國A股市場的動量
一道課本習題“鏈式反應”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對一道習題的多角度思考與拓展
2017年高考動量試題解讀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一道習題解的討論
動量能量守恒齊用難題不難求解完勝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