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韓流行音樂比較探究

2020-09-10 07:25原濤濤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文化特征流行音樂歷史

摘要:當今流行音樂已趨于全球化發展,但從音樂性角度、文化性角度、地域性角度來看,還是具有明顯的地區性差異,比如節奏豐富的西方流行音樂和婉約風格的東方流行音樂便是各種因素影響下而派生出的不同音樂流派。東方音樂流派又以中日韓三國為典型,文章從流行音樂本源出發,結合東方三國各自音樂文化特征異同進行比較綜述。

關鍵詞:流行音樂;東方流行音樂;文化特征;歷史

一、何為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直譯為大眾音樂,相對古典音樂來說,流行音樂的審美更能奪得普羅大眾的歡心。流行音樂本源是歐洲古典音樂,當和非洲民間音樂在美國的碰撞之下,經過特定的社會語境和意識形態雙重影響后,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社會主流音樂。古典音樂本身是一種嚴肅的音樂體——規整的節奏,富有邏輯性的和聲,合理而有層次的復調,曲式結構也極為講究,一個專業的作曲家寫的一個大型奏鳴曲式的交響曲,通??雌饋硎侨A麗龐大、無懈可擊的。而非洲民間音樂表演,更像是一種即興音樂形式,復雜的節奏型中又不失有規律的節拍,打破歐洲四四拍強弱次強弱的傳統,第二拍和第四拍都可成為重拍,粗獷的歌聲與歐洲藝術歌曲的細膩形成鮮明對比,而當這種極為解放天性的音樂形式被黑人加以結合歐洲的和聲之后,新的音樂體裁便出現了,這便是深刻影響全世界各國和后世的流行音樂。廣義的流行音樂包括爵士、布魯斯、搖滾等諸多音樂形式。

二、東亞音樂的文化特征

傳統的東亞音樂包括中國、日本、越南、朝鮮、韓國、蒙古六國音樂,其中中日韓三國最具代表性。中日韓三國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而幾國又受到中國文明的深遠影響,因此東方諸國在文化藝術方面有諸多相同特點。東方音樂強調單音音樂,早期器樂都是單旋律樂器,例如笛、塤、二胡等,不同于西方的和聲體系與多聲部復調音樂,更注重音樂線條感,追求意境和神韻;節奏方面,更加自由和無規律,例如中國戲曲中的“散板”,日本邦樂中的“追分樣式”;音階方面,使用五聲音階,樂曲中大多呈現五聲性旋律進行;由于東亞各國紛紛接受中國的儒家思想,因此造就了東亞音樂形成共同的音樂藝術特征:平和、幽靜、自然、典雅。

三、中日韓三國流行音樂的共性

中日韓三國在20世紀初都受到了美國流行音樂的沖擊,因此各自產生了具有鮮明本土風格的流行音樂。中國的流行音樂起源于二十世紀20年代的上海,在民間小調的基礎上,結合了美國的爵士樂和百老匯音樂劇等西方流行音樂發展起來;日本也是學習美國爵士音樂后,在本國“日本歌謠”等音樂體裁基礎上發展而來;韓國是在開放海港城市后,本土民歌與美國流行樂結合起來,逐漸形成本土流行音樂??梢?,三國都是受美國流行音樂的深遠影響,都具有東方音樂的傳統特征,如優美的旋律和婉約的歌詞,同時又具備西方音樂的節奏與和聲律動,形成一種有別于西方流行音樂的富有東方色彩的流行音樂。

四、中日韓三國流行音樂的差異與融合

(一)差異:隨著時代發展,中日韓三國流行音樂也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形態與特點。中國流行音樂中心依次從上海轉移到香港(1980年代到1990年代達到全盛時期),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初期香港樂壇衰落后華語流行音樂中心轉到臺灣省臺北市,近年來內地經濟崛起后,北京大有取代臺北的勢頭。而歷經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各方面受到重創,音樂也不能幸免于難,原本在上海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流行音樂,也不得不停滯。直到改革開放,內地受到港臺兩地區音樂的影響,流行音樂才重新復蘇。近年來的中國流行音樂作品數以萬計,大多數作品,旋律都呈現出瑯瑯上口、很少出現有半音體系的特點,和聲也多為常規進行,離調或者遠關系半音體系和聲語匯極少出現,大概與流行爵士樂在中國的停滯發展有莫大的關系。與之相反,日韓的和聲體系表現的極為豐富,在多首名曲中,都有出現一些爵士和聲與半音體系和聲。中國流行音樂還有一個與日韓有顯著差異的地方在于,中國音樂自古重詞輕樂,例如唐詩宋詞最早的形式是附和音樂而詠,詩詞過于耀眼,音樂便顯得平淡無奇,逐漸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之中,如今后人只傳承到唐詩宋詞,而無歌調,在流行音樂中,中國流行樂也繼承這種特色——青年人聽到一首歌先看詞,其次再考慮曲調。

(二)融和:中日韓三國由于相似的文化背景和音樂審美,近年來便有優秀音樂作品被各國翻唱,受到三國人民喜愛,例如中島美嘉演唱的被三國歌手爭相演唱,韓國歌曲《從開始到現在》也有多種語言版本等等。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斷增強,中日韓三國的流行音樂將會聯系更緊密,更加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陶辛主編《流行音樂手冊》,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年版

[2]李罡主編《中國流行音樂簡史》,上海音樂出版社,2015版

[3][美]布魯斯·霍納主編,陸正蘭、劉小波等譯《流行音樂與文化關鍵詞》,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4][美]大衛·李·喬伊納著,鞠薇譯,《美國流行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簡介:

原濤濤(1988-),貴州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講師,上海音樂學院高級訪問學者,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鋼琴碩士。

猜你喜歡
文化特征流行音樂歷史
理解流行音樂的變化
阿多諾流行音樂理論視域下的中國流行音樂思考
書評|《流行音樂與文化關鍵詞》:為流行音樂研究樹范本
廬陵民俗體育文化特征與創新性研究
試論當前新媒體藝術呈現的文化特征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新歷史
談青春題材電影的母題書寫
淺談小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
歷史上的6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