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縣級國土空間規劃“三線”相關機制

2020-09-10 08:55沈連軍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縣級

沈連軍

摘要:土地空間規劃的核心要素為:生態的紅線保護、城市發展邊界、永久性基本農田這三條控制要線。生態保護紅線是環保領域的“底線”,永久基本農田是土地領域的“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則是各項建設發展的“上線”。以安徽省郎溪縣為例,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具有承上、啟下的功能,體現了宏觀調控的作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是為了協調全縣生態、農業、城鎮三大空間格局,協調生態保護、永久性基本農田和城市發展邊界三條控制線,合理布局城鎮建設體系、產業發展平臺、公共設施等各類空間要素,以生態為首,以綠色發展之路為基礎,可極大提國土的空間治理力。

關鍵詞:縣級;國土空間規劃;“三線”相關機制

一、著力構建評估成效機制。深入開展當前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情況評價,評價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土地空間開發適宜性,從指標執行、用途管制、兩規差異沖突、實施管理、資源開發利用與人口、產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匹配性、規劃編制方法、規劃體系等方面,全面總結本輪規劃實施以來取得的主要成效和面臨的突出問題,分析兩規差異,提煉建議和創新思路,大力推動土地空間規劃在理念、空間和格局、治理等,實現全面轉型工作的開展。

二、著力構建專題研究機制。梳理基礎數據資料,系統分析現行各類相關空間規劃成果,針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過程中的核心、難點、關鍵問題,以及未來發展需要,開展城鎮化與人口變化趨勢、區域協調與城鄉融合發展、“三條控制線”統籌勘定、重要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綜合交通體系、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歷史保護和文化傳承、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規劃體系與運行保障、“十四五”國土空間布局研究、區域產業發展布局全面開展各項專題研究。尤其要認真比對、研究、發現土地利用現狀圖、國土空間規劃圖、城鎮(村)體系規劃圖、國土空間“三條控制線”規劃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圖、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市政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圖、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規劃圖、城市“四線”控制圖、綠地與公園體系規劃圖、住房與公共服務體系規劃圖、綜合防災規劃圖、城市空間形態控制圖等圖件疊加重合部分與現狀差異處。

三、著力構建規劃目標機制。由單一的目標模塊轉變為矩陣式格局,協調縣域發展、鄉村振興、主體功能區及可持續發展等戰略,統籌布局縣域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需求與可能,科學研判未來發展趨勢、面臨問題和挑戰的基礎上,明確2035年的縣域空間目標,明確限制性指標、導向性指標,提出總體空間發展戰略,實現四個統一,即底圖、標準、規劃、平臺的統一要求,科學制定2025年的近期目標,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銜接好,遠景展望至2050年。郎溪縣圍繞“中國綠茶之鄉,江南水韻之城”總體形象定位,結合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及“一地六縣”等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生態約束,明確縣域整體空間格局,優化城鎮用地布局,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進一步加強產業集中布局,謀劃產業發展平臺;強化綜合交通服務能力,提升城鎮公共服務、市政設施、安全設施發展質量。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將進一步明確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耕地保有量、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常住人口規模等約束性指標。

四、著力構建底線管控機制。以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為底數,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土地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治理導向相結合,堅持縣級國土空間安全底線,優先劃定三條控制線,即生態保護紅線、永久性基本農田和城市發展邊界,優先考慮區域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和文化遺產,形成全縣空間規劃“一張藍圖”,指導經濟社會的高質量、高效率和可持續發展。

五、著力構建生態優先機制。優化國土空間格局,要推動各項建設由粗放擴張向集約方式轉變,逐步提高人均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化水平,促進城鄉建設用地有機更新,促進綠色發展和生活方式的形成。郎溪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生態品質優良的水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城市發展邊界三條控制線,確定城市發展底線;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意識,利用好山水自然資源,統籌森林、河流、湖庫、濕地、農田、礦產等自然資源系統保護,形成縣域整體生態空間保護格局,加強水資源、耕地資源、林草資源、礦產資源等保護與利用。積極踐行“兩山”理念,探索實踐“三美”模式,優化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強化綠色產業體系支撐,探索“兩山”理念實踐路徑,加快推進新和旅游度假區和其他旅游重點地區規劃建設。

六、著力構建用途管制機制。統籌考慮城鄉融合、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對資源利用、為適應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土地保護、開發和整治,促進形成科學、適度、有序的土地空間布局體系。加強土地利用管理,提高空間治理能力和水平。

七、著力構建人居和諧機制。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人地掛鉤機制,協調優化各類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通過“增綠留白”等方式適當增加公共活動空間和開敞空間,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城鄉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切實提升土地利用質量和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強化規劃編制過程的公眾參與,人民滿意程度是衡量計劃執行水平的標準。

八、著力構建沖突協調機制。1.各部門規劃沖突。三條控制線劃定與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等規劃銜接不夠,存在空間沖突。取多規重合部分為主,差異處建議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基礎。2.三條控制線的劃分有沖突。劃界程序、技術規范、管理規定缺乏統一標準,劃界工作統籌協調不夠,后續規范管理、嚴格監管存在諸多矛盾和沖突,三條規劃控制線之間存在矛盾,要依照“保護優先”、“生態優先”的原則進行處理:生態保護紅線要保證生態功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堅持應保盡保、應劃盡劃,確保生態功能不、面積不減少的情況下,性質不會改變;永久性基本農田應保證適度合理的規模和穩定性,數量和質量不下降;城市發展邊界應避開重要的生態功能,不得占用或者少占永久性基本農田。三條控制線的劃定可制定差異化的空間管控舉措。3.面積界線認定沖突。由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面積,不同部門的調查標準、時點、精度不一致,造成了矛盾沖突基礎原因。以國土三調基礎數據和底圖地類界線為準。

參考文獻:

[1]丁乙宸,劉科偉,程永輝,等.縣級國土空間規劃中“三區三線”劃定研究——以延川縣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20,v.27;No.226(05):7-15.

[2]張麗,黃豪.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縣域國土空間規劃研究——以貴州省江口縣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v.31;No.485(09):338-339.

[3]李莎莎.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幾點思考[J].城鎮建設, 2020(003):150.

猜你喜歡
國土空間規劃縣級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與國土空間規劃關系探析
基于大數據的沈陽國土空間規劃用地適宜性評價探討
村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思考
明確國土空間規劃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縣“多規合一”實現路徑初探
國土空間規劃對重點開發區域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
縣級區域雨量站觀測設備監控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