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教學應用探究

2020-09-10 07:22楊敬遠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1期
關鍵詞:融合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摘要: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對探究課堂進行構建,教師就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教育,教授給學生各種數學知識,創新各種數學教育方式,指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可以對數學教育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根據需要應用信息技術,創設各種數學教學情境,或者組織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梳理各種數學知識,以實現對數學探究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融合

引言

生活因網絡而變得精彩,學習因信息技術而更輕松。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給數學課堂注入了活力,學生樂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不斷發展推進的今天,作為新世紀的數學教師,我們應充分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融合,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生機勃勃,構建高效課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信息技術和數學學科相結合的意義探析

由于數學本身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其與信息技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邏輯和廣泛性。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變化方式主要是處于從具象思維朝向抽象思維方向進行過渡的時期,小學數學需要在這當中起到媒介的作用,而信息技術充當著重要的作用,其能夠對傳統教學中所產生的相關問題合理的解決,將教學內容不斷擴展,信息技術采用畫面、色彩和生動的信息媒體等方式,讓小學生對數學充滿好奇心,促進其主動發揮想象力和思維開發其天馬星空的想象力,將其主觀能動性合理的表現出來,發展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

(一)感官調動思維欲望

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多教師運用板書、教材及口頭講解的形式展開授課,很少的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互聯網技術,這樣往往很容易使小學生產生疲勞感和對數學缺乏興趣。因此,必須注重小學生自身對數學興趣的激發。通過小學生年齡和性格特點的研究發現,其對動畫形式的短片有著激發的觀察和探究興趣。所以,在數學課件的設計中,可以采用動畫的方式呈現,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對數學教學當中,可以設計一個“豬八戒吃桃子”的動畫,在這當中采用人物的有趣和簡單的音樂,以此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枯燥的數學學習過程變得非常的愉快,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采用趣味性強的動畫題材將課題引入,一方面能夠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另外也為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二)有效攻破數學教學的“難點”

科學合理的引入和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幫助小學數學教學解決數學教學的“難點”,信息技術能夠化靜為形、化靜為動、化靜為景、聲情并茂的特征,它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采用信息技術可以對傳統教學方式很難處理的問題直觀有效處理,在數學教學中對具體的內容可以采用鮮明以及形象的畫面呈現出來,并且為數學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和突破提供了很好的表現平臺,既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欲望更加濃烈,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提供大量信息,增加教學容量

信息技術具有模擬性,對于傳統教學中所不能夠直觀呈現的事物能夠模擬呈現。在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教學應用中我們能夠清晰感受這一優勢。例如,制作一些課件,由于課件本身可以承載聲、像、圖、文等信息,有著很好的感染性,使得學生可以很快地融入角色當中,使學生更加自主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情境當中去。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探究課堂構建的具體策略

(一)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構建探究課堂,不能總是依靠傳統的教育方式,而要轉變過去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也可以結合各種教學課件,讓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創設信息化的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探究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將各種數學知識進行形象化制作,通過生動逼真的畫面創設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可以根據視頻圖片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性學習,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還可以利用各種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根據問題進行有效探究。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課程中關于“位置與方向”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利用多媒體視頻將地區的市況地圖進行展示,讓學生自己分析自己的位置,并判斷學校距離自己家的有多遠?;蛘?,教師出題進行提問,要求學生根據地圖進行回答,促使學生積極對教材進行學習和研究,并學會靈活運用地圖。

再例如,在教學“認識分數《分一分》”課題時,可以用電子白板展示《西游記》中孫悟空和豬八戒平均分4 個、2 個、1 個桃子的畫面,邊展示邊講述,學生面前呈現出一個鮮活的故事情境,這個生動有趣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去觀察、思考每次怎么分,分的結果怎樣?從而一步步進入怎么用分數表示平均分的結果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了解、認識分數的欲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作相關的課件視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可以將各種抽象復雜的信息進行直觀化展示,或者在學生面前進行動態呈現,讓學生可以自己根據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和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各種數學知識,突破數學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課程中關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將平行四邊性進行切割,將其變成長方形或者正方形。教師還可以在底不變的情況下,對高進行長短變化,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生活走進課堂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貼近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領悟”。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素材,做到“數學知識生活化,生活知識數學化”,讓生活走進課堂,使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增強學生學數學的親切感,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教育領域中,小學數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其他學科一樣,廣泛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教學應用實踐表明,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課不但可以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還可以優化數學課堂讓師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循環。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必將能夠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從而切實推動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宗茹.小學數學教師信息素養培養[J].現代交際,2019(24):129-130.

[2]馬梅.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9(36):47-48.

[3]李樹軍.基于大數據的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模式建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2):145-146.

[4]陳啟文.淺析教育信息化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9,21(24):165.

作者簡介:

楊敬遠(1988.05),女,蒙古族,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人,內蒙古民族大學本科,喀喇沁旗旺業甸學校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如何將數學課堂所學應用于生活實際。

猜你喜歡
融合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