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教學中學生分化現象與對策研究

2020-09-10 13:36蔡瑞
高考·上 2020年11期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解決策略

蔡瑞

摘 要:中學是學生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無論對學生的學習還是未來的發展均有著長遠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應當高度關注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與發展情況。就中學英語教學現狀來看,這一時期學生往往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分化的現象,這對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而言均是一大挑戰。那么,教師則應當結合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有效分析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分化現象及其原因,從而尋求有效解決策略,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學生分化現象;出現原因;解決策略

中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其人生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也是學生性格與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因此,無論在教育教學還是學生的生活中,教師都應對學生積極引導,確保其積極向上的發展。但是,就目前的中學英語教學現狀而言,分化現象的產生嚴重影響了部分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同樣也不利于學生的積極發展。那么,作為教師,則應當思考學生在中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分化現象的原因,并且積極探尋解決策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最大化?,F就此做如下簡要分析探究。

一、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分化現象的原因

1.分化現象

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分化現象就是指隨著學生對知識內容廣度與深度的加大,部分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但是,與此同時,部分學生卻無法有效且及時地調整,自身的學習方法,這便導致了這部分學生的成績大幅度下滑,進而班集體中便出現了學生整體成績不均衡,且成績差距逐漸拉大的現象。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分化現象。

2.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產生分化現象的原因

(1)教學內容方面

學生在中學階段所接觸的教學內容較其七年級所學相比難度有明顯的提高,在這樣的前提下,部分學生便無法將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全部吸收,倘若這時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無法及時調整,那么,其成績與學習能力便無法得到提高,自然而然便會出現學生在中學英語學習中分化的現象。

(2)課時安排與教法方面

隨著學生步入中學的同時,他們所要學習的科目也會逐漸增多,但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那么,對于英語這門課程學習的課時自然會較之前減少。除此之外,課時隨之減少,但是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會較少,教學壓力也較之前增大。那么,教學方法也就會有所調整,而部分學生卻無法及時有效地接受教師教學方法的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也就出現了分化的現象。

(3)學生自身方面

“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出現分化的現象,除了教師方面外,學生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意義認識不夠全面,無法及時接受中學英語學習難度的加大,這便使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逐漸喪失,無法及時調整學習方法,這便自然造成了分化現象的出現。

二、有效解決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分化現象的策略

1.教師不斷優化教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無論任何課程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尤其對于中學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除了學生的知識量逐漸增加外,教學內容中所涉及到的語法知識也會難度加大,那么,教師應當如何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這樣的學習大背景下有效進行英語學習,避免分化現象的產生呢?那么,教師則必須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學習,從而有效提高自身英語學習素養,從而避免分化現象的產生。首先,教師應當按照《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有效突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習課堂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合理設置課堂教學活動。其次,教師應當靈活課堂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有效帶動學生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比如,教師可以將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通過利用多媒體的圖片、聲音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一來,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及時調整自身學習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在中學英語學習中的分化現象也自然能夠最大限度地規避。

2.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引導后進生

在一個班集體中,教師所面對的學生不只一個,而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不同,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接受能力不同,因而學生所呈現出的英語成績也就各有高低,也自然出現了我們通常所看到的分化現象。同時,教師也應當明白,要想真正的消除學生在中學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分化現象,那么,教師則應當積極地引導班內的后進生,切實去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基礎以及學生的問題所在,從而總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英語學習的意義,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從而使其在教師與其他同學的幫助下成績不斷提高,使班級內的分化現象逐漸消除。例如,中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詞匯量同樣也要求較高,這就要求學生掌握自身的快速且有效記憶單詞的方法。那么,對此教師則可以幫助班內的后進生總結記憶單詞的方法,使其詞匯量不斷提高。如like與knife,這兩個單詞中的i都發[ai]的音,教師則可以以此為例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單詞中字母相似的發音來記憶單詞。這樣一來,學生在今后的單詞記憶中便能夠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記憶單詞的方法,這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認識且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并積極引導后進生,使學生在中學英語學習中的分化現象逐漸消除。

3.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催發學生的上進心

通過分析發現,大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的心理、思想并不完全都是消極的因素,在他們的心中也藏著很多積極的因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閃光點。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其要透過消極因素,捕捉差等生的閃光點,使得每位差等生都能充分展現自身的優勢。面對差等生,教師要運用鼓勵性評價,及時發現差等生所取得的進步,并給予他們鼓勵。差等生的自卑心理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歷多越來越多的否定性評價慢慢形成的。為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慢慢消除差等生的自卑感,激發起他們學習的信心。鑒于此,教師要通過表揚、鼓勵等正面性的評價方法,幫助差等生重新建立起自信心,激發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既要為差等生創造表現的機會,還要鼓勵他們多說英語,多做練習題,當然,教師還要認真觀察每位差等生在說英語、做練習題中所表現出來的進步。如果差等生的回答問題方式比較與眾不同,教師要及時給與他們表揚和肯定。當教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位差等生,并且肯定差等生所取得的一點點進步,此時,差等生能感受前所未有的快樂,他們對英語學科的看法會發生轉變,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興趣日趨濃厚,學習效率日漸提高。

4.寬容對待每位學生,給予學生自由的空間

通過與學生溝通、交流,教師發現,由于學生認識上的錯誤,再加上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導致每位學生的心理、生理發展特別不平衡。大部分學生在犯了錯誤之后,他們變得更加敏感,他們會比較關注老師、同學們對自身的看法和態度。還有些學生能深入分析自身所犯的錯誤,并在錯誤中重新認識自我,重新評判自我。此時,如果教師仍然是嚴厲地批評學生,這無疑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會影響到他們的思想和情緒,甚至導致部分學生出現了叛逆心理。為此,教師要寬容對待每位學生,讓學生自身認識到錯誤,并及時改正,這才達到了教育的目標。當老師能寬容對待每位學生,并給學生一個自省的空間,這有助于學生的成長,也有助于學生客觀的認識自我。

結語:綜上所述,對于中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并且積極按照《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分析兩極分化現象產生的原因,從而總結相應的解決策略,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嵐.秀出英語課堂教學的靈動美——中學英語教學策略探析[J].學周刊:上旬,2016,(10):123-124.

[2]莊曉萍.淺析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J].大觀周刊,2015,(01):190-190.

[3]程志國.淺說新課標下中學英語教學的嘗試[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06(20):13-13.

猜你喜歡
中學英語教學解決策略
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過程導向理論下的教學設計
高校圖書館計算機網絡安全研究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關于我國水污染治理存在問題與解決策略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