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

2020-09-10 19:58張冬亞
喜劇世界·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音樂美學音樂藝術

張冬亞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持續發展,經濟不斷繁榮,對于教育的要求已經不局限在應試教育中,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各學科之間互相聯系,相互滲透,現代音樂美學與音樂表演藝術也會相互融合。音樂藝術的培養也是對人們進行情感陶冶的方式之一,現在音樂領域也不再離人們很遙遠,人們也開始注重對音樂素養的培養。音樂藝術在音樂美學的影響下會更提升一個層次。因此,通過音樂美學去欣賞音樂表演藝術,能夠幫助我們欣賞音樂,并且給我們帶來諸多靈感與啟示。本文將簡單介紹現代音樂美學對于音樂表演藝術的影響,再簡單敘述音樂美學與音樂表演的關系,最后將針對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聲樂表演的影響提出科學可行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音樂美學;音樂表演藝術;音樂藝術

一、現代音樂美學對于音樂表演藝術的影響

音樂是抒情性藝術,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無論是中樂還是西樂,其情感含量均十分濃重,音樂是作曲家通過對世間萬物、人情冷暖的觀察表達自己當下心情的旋律,所以對于音樂的欣賞不能只評價其音樂是否優美,是否符合當下流行趨勢,更多的是聽眾和作者內心深層次所產生的共鳴。通過音樂充實自己之后,才能在聽時代入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與作曲者達到共識,情感共鳴,,這樣才能稱得上是感悟到了音樂的美學[1]。只有自己理解了,才能在自己的認識下,通過演奏者的雙手將其奏響,既能夠給予聽眾一場盛大的聽覺盛宴,也是不辜負現代音樂的創作歷程。因此,對于每一名音樂藝術從業者的要求都不僅僅是苦練高超的技術,如果不能投入自己的情感,對于懂樂理的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只是由音符堆砌的枯燥。在不斷學習完善自己的過程中,要適應時代發展潮流趨勢,才能對音樂鑒賞有更明確,真實的意義,以提升個人音樂素養為前提進而展現音樂的魅力。

二、音樂美學與音樂表演的關系

音樂美學所涉及的領域很廣泛,它不僅是人們表達情緒的載體,也是現代社會音樂素養提升的重要方式[2]?,F在許多高校開展了音樂表演的學科,旨在讓學生在學校教育階段就能逐漸接觸音樂領域,提高個人素養和音樂鑒賞能力,音樂表演是音樂美學的一個分支,其二者的關系可歸結為:相互扶持,相互促進。以音樂表演的形式作為開端,吸引觀眾的耳朵,讓其觀看到的盛大表演加深音樂旋律的印象,為能夠培養出更多音樂美學愛好者打下基礎。

音樂與表演之間是相互依托的關系,二者從來都不是能夠獨立存在的,音樂是作者通過音符與旋律對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傾吐與表達,而能夠讓聽眾直觀理解的方式就是通過表演的形式呈現,有的聽眾可能無法在初聽時就明白其中情感,但如果通過表演者感情的宣泄方式,就能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思想,方便聽眾更能投入情感去再次欣賞音樂。并且音樂表演的好處還能加入演奏者自身的理解,展現出更完美的表演,給觀眾視聽覺的雙重刺激,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理解和表達的情感不盡相同,更是對音樂美學深層次的認知。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音樂若只單獨存在,就只是音符和旋律的堆積,音樂表演者就是音樂創作者與聽眾之間的橋梁,所以說音樂作品到音樂欣賞,音樂表演者是這一完整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3]。

三、解決措施

(一)正確的認識音樂表演

目前,音樂領域吸引了越來越多人民群眾的關注,這就要求能夠對音樂表演有正確的認知,才能讓音樂美學與音樂表演更充分的融合,合奏出更完美的樂章。在以往,人們認為音樂表演是上流社會的專屬消遣方式,并不能適用于廣大群眾,而真實情況是對音樂的欣賞與階級地位無關,只要是從心底里對音樂保留有敬意,即使不能準確的理解作曲者思想,但仍有權利去喜歡,去熱愛。在美學的角度來看,音樂藝術具有的較為突出的特點就是意向性,意向性的具體意義是時間過程,之于音樂領域,就是在空閑的實踐基礎上對音樂產生更深層次的認識,發展補充音樂的意義,對音樂美學進行創新提升,但這一過程并不容易,需要消耗作曲者或表演者大量的時間進行鉆研,對于音樂美學來說,其主體就是音樂表演者[4]。從對于音樂美學的欣賞的角度分析,音樂表演者表演過程中,既要表達作曲家的思想去情感,這需要結合創作當時的時代背景、人際關系等多重要素,才能做到真正理解曲子的內涵,又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演奏告知聽眾音樂所隱含地藝術內涵,這才是一名真正的音樂表演者所要具有的才能,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音樂美學,使其高度更上一層樓。所以,如何對音樂表演、音樂藝術、音樂美學有正確的認識,和其重要性,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現代音樂藝術的發展。

(二)選擇合適的方式欣賞音樂

眾所周知,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因為音樂可以讓人們有所收獲,有所感悟,音樂也可以使人們的內心變得平靜。其實沒有規定什么社會水平的人聽什么樣的音樂,只要符合自己的興趣就好,畢竟聽什么音樂還是跟咱們所在的場景以及當時的心情息息相關的。所以,怎樣聽音樂才算是享受音樂這個問題,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場景和心情來選擇。對于音樂原作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和對待,當音樂作品的作者完成作品的創作時,這部音樂作品就具備了相應的實體,這個實體的原本意義是不受其他人的意志而發生改變的,這就是要正確認識音樂原作的重要原因,音樂作品的實體是音樂作品想要表達的最原始的歷史思想和意義,即使再創作,也是在這個實體的基礎上進行的[5]。

(三)有效促進音樂表演藝術自身的創造性

在現在的音樂表演中,根據表演者的主觀看法可以分為兩種表演:第一種是完全順從原作者當時當地的心境進行表演,這就要求表演者要對音樂作品有準確真實的了解;第二種就是尊重表演者的意愿,也許表演者在聽過音樂后與原作者思想情感有些許不同,甚至大相徑庭,但沒有關系,只要表演者能將自己所理解的情感完全傾注在表演中,讓聽眾能夠理解他所要表達的內涵,這樣也是一中對原作曲的創新。只要能夠正確認識音樂,就能有效的促進音樂表演水準。

結語

綜上所述,好的音樂像是在訴說情感,作曲者通過一個個音符承載作曲當下的濃烈情感,在聽眾投入的欣賞時,在耳邊低聲訴說,情感共鳴。從小養成欣賞音樂的能力,提升個人音樂素養。本文對音樂美學和音樂表演的關系進行了闡述,認為二者是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相互扶持的,同時,對于人們今后音樂素養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議。這種能夠連接過去與現在的藝術載體,在如今,已經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認同,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現代音樂美學的扶持下,將會為音樂表演藝術提供更多的展現形式,也會不斷的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白楊,現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藝術大觀.2020年28期第24-25頁.

[2]沈靜,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思考,明日風尚.2020年18期第108-109頁.

[3]楊長嶺,表演的魅力——現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區域治理.2019年29期第194-196頁.

[4]馮鳶,試析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聲樂表演藝術的啟示,北方音樂.2019年07期第238-239頁.

[5]姚遠,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價值研究,北方音樂.2018年20期第250-251頁.

猜你喜歡
音樂美學音樂藝術
從《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看中原優秀文化品牌的構建
感性的體悟 理性的傳達
不可復制的貝多芬
探究錫劇音樂的多元化發展
流動的時間,不確定的藝術
中國傳統音樂美學及其價值的解讀分析
學生的音樂樂感培養策略探研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美學與音樂美學的意義和影響
多媒體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