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優化

2020-09-14 12:11陳思琪劉非凡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優化

陳思琪 劉非凡

摘 要:人類社會建立以來,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就一直存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給人們的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沖擊人們已有的價值觀念和社會意識,使人們的道德行為發生偏差,對社會的穩定發展造成一定的沖擊,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介入。話語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符號,在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需要結合社會現實背景,解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功能,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優化的路徑。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優化

“無論是對政府部門還是科研機構來說,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溝通與傳播是個全球性難題?!盵1]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社會各個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許多虛假信息在網絡媒體上擴散開來,誤導公眾,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作為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承接社會環境的變化,對于維護社會穩定、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起著重要的作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使社會環境變得復雜,在對疫情進行積極防控的同時,更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對公眾進行引導,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優勢,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團結一致,共克難關。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功能

(一)價值導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具有價值導向功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打亂了原有的社會秩序,影響著每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容易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偏離,產生思想觀念上的疑惑。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載體,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價值取向,對個體思想觀念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眾產生的價值偏離、觀念偏移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與社會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社會中出現的價值偏離的現象進行分析,向人們傳遞正確的價值取向,幫助人們解開心中的價值困惑,使人們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浸潤,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意識。

(二)構建語境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具有構建語境功能。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使網絡成為信息傳播與溝通的重要渠道?;ヂ摼W在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傳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危害,使網絡輿論環境受到影響?!八枷胝谓逃捳Z語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內容由文字向話語的有聲現象的表達?!盵2]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可根據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以互聯網為重要載體,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關理論,通過圖文并茂、援引事例、制作視頻等方式,對疫情爆發的具體情況進行解釋與說明,批判、澄清社會中存在的不良言論與不實信息,弘揚社會正能量,營造和諧的輿論氛圍,構建有利于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話語語境。

(三)規范行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具有規范行為功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民眾的恐慌,使部分人出現行為失范的現象?!叭说暮筇煨袨榈囊幏痘?,生物的人或自然屬性的人按照一定社會文化的要求而被教化為社會的人、文化的人的過程?!盵3]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規范功能是通過話語向公眾傳遞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的規范要求,引導公眾將這些規范內化于心并用來指導實踐。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結合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同公共衛生知識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所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進行說明,明確具體的行為規范,幫助公眾準確把握話語內容并付諸實踐。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通過援引抗疫的典型事例,向人們宣傳社會主流思想意識、政治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增進社會的認同感,使人們在接受和認同的基礎上自覺規范自身的行為實踐。

(四)感召激勵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具有感召激勵功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與解決,離不開社會各方的力量。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過程中,社會上涌現出許多振奮人心的事跡,將人們的心凝聚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把這些先進的榜樣事例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采用平易、樸實的語言,為人們講述抗擊疫情過程中發生的感人故事,這種話語形式不僅能引起人們的內心共鳴,還能增強社會的凝聚力,激勵著人們團結一致,共克時艱。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將疫情防控的具體時間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結合起來,以言感召,向公眾解讀我國在進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優勢,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人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使社會各方力量自覺行動起來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第一,對社會道德體系產生一定的沖擊,對受教育者的價值觀念造成影響。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直接影響了社會的穩定。社會的穩定包括政治上、經濟上、思想上的穩定,思想的穩定對于社會的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往往引發一系列的不穩定現狀,在思想道德方面給人們造成很大的沖擊。疫情就像一面放大鏡,比其他時候都更容易暴露一個人的道德素質。社會環境的變化,使人們面臨著更多復雜的價值選擇,有一些人在進行判斷與選擇的過程中,以個人利益和物質利益為重,忽視甚至危害到集體利益與他人利益,這種行為嚴重背離社會的道德準則,給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這種違背道德的行為在社會中不斷發酵,動搖人們已有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意識,對整個社會的道德體系產生一定的沖擊。

第二,各種社會謠言層出不窮,破壞社會輿論環境,助長人們的恐慌情緒。社會輿論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社會的現實情況,突發的疫情對社會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給社會的輿論環境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疫情期間的“物理隔離”方式,使互聯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互相交流的主要載體。一些人利用網絡平臺的開放性和便捷性,在網絡平臺中發布大量和現實情況截然相反的不實信息,這些人利用人們好奇的心理,在網絡中捕風捉影,捏造各種謠言,運用富有煽動性的語言表達,給人們制造思想困惑,擠壓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空間,引發社會輿論混亂。在疫情爆發期間,一些所謂的“普世價值論”往往披著學術交流的外衣,進行西式“民主”話語輸入,這種話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與危害性,使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動地位受到挑戰,對社會的輿論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人們受不良情緒影響,易導致個人行為失范,影響正常的社會秩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人們的價值觀念造成沖擊的同時,對人們的行為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給社會環境帶來深刻變化,在這種復雜的社會環境下,人們的情緒往往呈現出不穩定的特點,極易受到他人和外界的影響,產生消極或抵觸的情緒。受負面情緒的支配,人們往往會產生一系列的道德失范的行為。有的人的情緒變得敏感、多疑,在生活中容易誤解他人的關心與幫助,拒絕配合防疫工作者的檢查,甚至對工作人員大打出手;部分人容易滋生消極的情緒,無視他人的健康狀況,拒絕進行任何的防護措施,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造成威脅??偟膩碚f,在不良情緒的支配下,人們容易做出一些明顯違反社會道德準則的行為,加劇社會矛盾,對社會秩序造成負面的影響。

三、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優化路徑

第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導向作用,樹立大局理念。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導向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話語的具體內容和承載形式,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追求。為進一步防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追求,以人為本,把正確的價值導向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優化的重要內容,提升話語的價值導向作用,將突發事件的具體情況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結合起來,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應當注重培育人們的大局意識,在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時,更要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好局部與全局、個體與整體的關系,樹立系統思維,在面對價值選擇時,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以大局為重,做出符合整體利益的價值判斷與選擇。

第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語境的構建,豐富話語表達。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優化與創新,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語境的構建。為避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給社會輿論帶來的負面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應立足實踐的需要,構建相應的話語語境。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善于將思想政治教育學術話語同社會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理論底氣,支撐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語境的構建。同時,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語境的構建,還應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表達風格,圍繞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暖心故事創新話語表現形式,將抗疫的先進事跡以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性的話語呈現出來,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要正確看待社會輿論環境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嚴謹的邏輯和科學的理論對虛假的、充滿迷惑性的言論進行批判,營造和諧的社會輿論氛圍。

第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疏導效果,規范道德行為。面對突發的衛生事件,人們往往會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情緒的疏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要關注現實生活,直面疫情防控過程中存在的社會矛盾,明確人們情緒變化的原因,了解這一時期人們的情感需要,在充分尊重和理解人們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對人們進行心理疏導和行為指導。生產貼近人們生活需要、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話語內容,運用鮮活、生動的語言表達,結合公共衛生安全的相關知識,對疫情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與闡釋,緩解人們的恐慌情緒,幫助人們理性地認識疫情防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減少不良情緒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應積極引導人們實現認識和實踐上的同步,在人們對疫情防控形成正確的認識時,要幫助人們將認識轉化為實踐,指導人們自覺規范自身的道德行為。

第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應急能力,建立預警機制。為化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預見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可以分為潛伏期、爆發期和恢復期,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任務和側重。在公共衛生事件的潛伏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應做好預警準備,提升自身的應對能力,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平臺等媒體發布有關預警信息,提醒人們注意防護;在公共衛生事件爆發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首要任務是穩定人們的情緒,并對其行為進行積極地引導,嚴厲批駁影響社會穩定的多種因素,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進行協作,增強人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恢復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應對人們進行心理調適和健康教育,回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過程,總結在應對危機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應急能力。

參考文獻:

[1]桑德拉·穆林,胡珉琦譯.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如何向公眾“說”——從西尼羅病毒到SARS的紐約經驗[N].中國科學報·文化周刊.2020(05).

[2]馮振萍,李憲倫.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語境論——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語境的觀念存在和學術發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3):19-21.

[3]劉卓紅,鐘明華.話語分析:傳播研究的新路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3.

[4]胡春陽.話語分析:傳播研究的新路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51-253.

[5]龐司珈.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3,(02).

[6]劉偉.突發事件背景下應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01).

作者簡介:

陳思琪,1995年11月,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劉非凡,1997年10月,女,漢族,河北邢臺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事件優化
優化問題設計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心理干預對傳染病院護理人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
基層醫院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設探討
從輔導員角度談高校校園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應對工作
CAE軟件操作小百科(30)
試論新聞記者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正能量的傳播
淺析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