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階段我國經濟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狀況研究

2020-09-14 12:11付瑜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經濟發展途徑

付瑜

摘 要:現階段我國經濟的總體評價是當下有實力、發展有動力,但同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主要以當前階段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狀為切入點,通過對現實問題的探索,試著找到促進我國經濟平衡、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突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與主要突破方向。

關鍵詞: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途徑

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安黄胶?、不充分的發展”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但是由于經濟基礎在推動社會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而現階段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其他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根源所在,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狀況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才能在將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大國中抓住“牛鼻子”,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逐步解決我國在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一、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評價

對于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評價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即當下有實力與發展有動力。

1.當下有實力

中國經濟總量不斷增強奠定了發展基礎。根據2020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在201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位居世界第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突破了一萬美元這個關口。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經濟在飛速發展,由此帶來的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強,為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社會財富的層層累積給整個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2.發展有動力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是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最為精準的描述。在新常態下,逐步減少對經濟的干預,給市場釋放足夠的空間與活力,繼續加大第二第三產業的比重與投資,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增長動力日趨多元,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得到逐步提升,中國的經濟結構更趨合理,經濟新常態將會為中國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新機遇。

首先,發展理念的重新定位為發展提供了新動力。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科學的發展理念通常會為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其次,發展空間布局的創新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都是對中國發展的空間布局的革新,這些創新必然會給中國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與發展潛力。最后,發展領域的一系列突破創新引領經濟新發展。支持高端技術研發成功突破背后的是強大的經濟支撐,技術創新最終又會促進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為社會生產帶來技術革新,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驅動力。

二、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目前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它嚴重的制約了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高度重視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1.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產業發展的不平衡也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的重點環節,城鄉居民收入的不平衡是問題的突出體現,同樣的職業在城市工作的勞動者工資收入普遍高于鄉村勞動者的收入。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性還體現在公共服務的不平衡上,城鎮所擁有的各類社會資源是農村地區無法比擬的,只有讓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來,才能徹底改變這種失衡。其次,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以東、中、西部以及省區發展的不平衡發展為突出點,同一區域內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上問題也很明顯。再次,產業發展的不平衡問題具體體現在國民經濟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及其內部發展的失調或者不平衡的現象,而三大產業內部發展也存在失衡問題。這些都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重要體現。

2.經濟發展的不充分問題

目前,以粗放型經濟為主的發展方式仍然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方式,這中發展方式使企業在經濟轉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高消耗、低產出仍然是大部分行業的通病,經濟發展的不充分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市場機制還未充分發揮作用,要素供給不充分。雖然我國已經確立了市場在我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但市場環境仍然存在著競爭機制失效、約束機制弱化、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二是宏觀調控體系不夠健全,改革開放不夠充分。對于市場,政府不能放權過猛,也不能毫不放權,要突破“一放就亂,一亂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就放”的局面。三是市場秩序不夠規范,創新驅動不夠充分等等,這些問題使得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受到阻礙。

三、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主要途徑

1.促進經濟平衡發展的途徑

農村的經濟發展問題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這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點所在,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中比較艱巨的一個環節。我們首先要推動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將農村與城市作為一個整體,統一規劃,實施鄉村振興計劃,促進城鄉的資源融合、機會均等,吸引人才、勞動力回到農村發展,共同建設一個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生態文明的新農村。第二,實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就要落實區域協調發展的發展戰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促進各地的協調發展,使資源在城鄉區域都能實現合理有效的配置。第三,調整產業結構也可以有效的促進經濟的平衡發展,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以及實行對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使三大產業結構及其內部的結構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實現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從而更好的帶動其他產業。

2.促進經濟充分發展的途徑

首先加快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完善產權制度,保護企業主的權益,從而促進社會的公平競爭和健康發展。二是加快健全宏觀調控體系,擴大開放格局。以“一帶一路”為基礎實現全面開放的新格局。除此之外,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強簡政放權改革、生態文明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三是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規范市場秩序。建設創新型國家,就要不斷聚焦科技前沿,夯實基礎,實現突破性發展,為創新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項目的支持,強化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與運用。

主要矛盾決定主要任務,主要任務決定前進方向。當前,我們正處在各種矛盾突發和各方利益格局的深度調整時期,尤其需要正確認識經濟領域的主要矛盾,看清問題所在,找出關鍵節點,才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層層推進,步步向前。

參考文獻

[1]楊繼瑞,康文峰.中國經濟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表現、原因及對策[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

[2]劉守英.中國經濟大調查:經濟下行地區現狀與應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3]國家統計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2.28

猜你喜歡
經濟發展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判斷函數單調性的幾個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的路徑探究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