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影響的理論分析

2020-09-14 12:11鄒婷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理論分析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

鄒婷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投資者對于金融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互聯網金融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壯大?;ヂ摼W金融依靠自身業務效率高、運營成本低、操作流程簡便等特點在金融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一定程度上代替傳統商業銀行實現了部分功能,不僅通過吸引優質客戶搶占了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而且還影響了商業銀行的收益率,進一步加大了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本文從理論角度對互聯網金融的概念界定、產品模式和基本特點以及銀行風險承擔的理論基礎進行分析,為實證分析打下了基礎,有利于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從銀行治理、貨幣政策和行業監管三個方面的風險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理論分析

1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影響的總體分析

1.1 商業銀行主動型風險承擔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業務范圍與商業銀行重疊區域不斷擴大,通過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和高效匹配資金供需雙方的技術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職能,搶占了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對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以支付寶為例,這些新型的支付結算方式依托網絡平臺得天獨厚的優勢,既滿足了使用者日漸多樣的支付與結算需求,也通過分流效應將一部分原先被商業銀行以活期存款方式持有的現金流轉化至自身的備用金賬戶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業銀行籌集資金、持有資金和使用資金的成本。同時互聯網金融企業憑借簡便的征信環節和較低的交易成本,通過價格競爭對銀行高質量的信貸資源產生了威脅。

1.2 商業銀行被動型風險承擔

互聯網技術的合理引入有助于提高銀行經營效率、改進治理模式,進而減少運營成本?;ヂ摼W金融也為傳統商業銀行做出了良好的榜樣:第一,網上銀行業務的普及、現金收益產品的研發等可以有效提高商業銀行金融服務質量;第二,互聯網技術經驗的學習以及大數據模型的采用,可以高效地完成信息整合和平臺共享,提高信息精確性和區分度,幫助實現更為便捷可靠的風險管理與風險控制,增強評估貸款風險。的能力以及測定風險模型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規避由于資金供求雙方由于事前信息不對稱引發的信用風險,提高商業銀行貸款資產的質量;第三,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能夠幫助有效避免銀行工作人員由于績效激勵產生的信用風險,授信操作流程的公開性能夠降低業務部門的操作風險,互聯網技術能夠解決銀行部門間信息溝通不足,孤立性高的問題,疏通信息管理環節,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2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的積極影響

2.1 促進技術升級

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在于將傳統金融與創新的互聯網技術進行驅動結合,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技術,對客戶群體進行更精準的定位和分類,并以此向用戶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服務體驗,也為傳統商業銀行做出了優秀的示范。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需要處理大量的復雜交易數據,高效云系統的建設能夠幫助用戶擴大原有的存儲空間,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與此同時,在新型的商業銀行管理運作模式中,互聯網技術的引入能夠有效幫助銀行拓寬服務范圍,使得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到經濟金融活動中,并對需求匹配的資金供求雙方進行擬合匹配,大大提高金融資源分配和使用的效率。

2.2 強化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傳統的風險識別與風險管理一般是借助銀行內部的征信系統完成的,主要是在發放貸款之前對客戶的基本信息、借款用途及還款能力等進行調查與記錄?;ヂ摼W金融中廣泛采用的大數據+云計算模式能夠幫助銀行全方位獲取客戶信息,引入多個變量以提高風險識別模型的敏感性,建立多角度、寬領域、高層次的信用評價體系,通過定位到單個個人和企業的精準信息對數據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對已有的信息數據進行高效清晰的整合,并對用戶未來的風險行為進行預測,為銀行的授信活動提供更為精準可靠的信用評級參考依據,解決了以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與道德風險問題,并在銀行提高對優質客戶群體的關注,切實有效地提升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增強風險識別能力、降低信用風險水平以及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2.3 推動模式創新

互聯網金融發展在日常金融活動中最明顯的作用,就是推動了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和各種線上理財產品的普及,這些創新的金融服務對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為了保持在金融市場上的競爭活力,商業銀行也開始了以網上銀行為代表的一系列業務模式創新。網上銀行是商業銀行進行服務模式創新的最初嘗試,借助互聯網技術,幫助客戶在線上完成信息查詢、轉賬結算、投資理財等各種業務操作,為客戶帶來了更加簡捷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截至 2019 年底,我國商業銀行通過網上銀行為客戶辦理的業務占總業務的比例高達 96%,加快了銀行基礎日常業務的線上化,提升了商業銀行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3 結束語

本文從理論角度對互聯網金融的概念界定、產品模式和基本特點以及銀行風險承擔的理論基礎進行分析,為實證分析打下了基礎,有利于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從銀行治理、貨幣政策和行業監管三個方面的風險能力。對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的風險承擔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能夠幫助銀行順應時代潮流,提高金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進而提高傳統金融行業的資源利用效率,推動金融企業經營模式改革,確定發展方向并制定更為切實有效的未來發展戰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強對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認識,從而幫助監管部門加強對于風險的管理和控制,保持我國經濟整體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參考文獻

[1]魏鵬.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研究[J].金融論壇,2014(7):3-9.

[2]李鑫,徐唯燊.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若干問題的辨析 [J].財經科學,2014(9):1-9.

[3]何啟志,彭明生.基于互聯網金融的網貸利率特征研究 [J].金融研究,2016(10):95-108.

猜你喜歡
理論分析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
2020中國商業銀行競爭里評價獲獎名單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基于因子分析法國內上市商業銀行績效評
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結果
中國對外貿易概論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瀝青路面的裂縫形式與原因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陜西省農地流轉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