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研究

2020-09-15 16:11李祥董彬
旅游縱覽·行業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濰坊市風箏文化遺產

李祥 董彬

濰坊市擁有久遠的歷史,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非常豐富。本文在對濰坊市非遺資源的類別、數量進行統計和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從空間布局、旅游價值和旅游開發的影響因素3個方面分析評價其旅游開發潛力。針對不同非遺項目提出相應的開發模式,并提出了濰坊市非遺與旅游融合的建議,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引言

遺產旅游開發研究,尤其是文化遺產開發已經成為國內研究熱門話題。濰坊市是山東半島中部的重要城市,被譽為世界風箏都,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濰坊市歷史文化十分久遠,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滋養了豐富多樣又各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市共有市級以上非遺項目232項,國家級項目16項,省級項目68項,為濰坊市非遺旅游開發打下了良好的資源基礎。但是在濰坊市遺產旅游的開發方面,目前的研究比較匱乏。如何更加合理充分地利用其文化遺產開發和發展遺產旅游,是濰坊市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對濰坊市文化遺產資源進行調查,挖掘開發潛力,提出開發模式和融合途徑,以期為當地遺產旅游開發提供參考。

一、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潛力

(一)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空間布局

濰坊市非遺資源數量分布在各縣市之間分布不均衡,高密市、安丘市最多,已申報12項,其次為青州市和臨朐縣,各申報10項及8項,寒亭區、諸城市、壽光市均有7項,其余各縣市數量相對較少,奎文區、昌樂縣均有2項非遺資源??傮w來看,除奎文區以及昌樂縣外,濰坊各縣市均有一定數量的非遺資源,分布較廣,且濰坊市非遺資源總體數量多,類型豐富。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類別在濰坊市都存在,種類齊全,傳統技藝、民間文學、傳統美術資源最豐富,傳統舞蹈和傳統體育游藝和雜技數量較多。各地市申報的非遺資源的種類分布,除奎文區僅有一種類別外,其他各縣市均有兩種類別以上申報項目,種類豐富。

總體來看,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具有分布地區廣泛,資源種類多樣,數量繁多的基本特點。通過以上分析,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良好的基礎,旅游開發擁有極高的潛力。

(二)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旅游價值評價

1.傳統藝術類非遺資源開發價值較高

在眾多非遺項目中,價值較高的非遺資源為濰坊風箏制作技藝、年畫及高密茂腔,分別屬于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大類,皆屬于傳統表演藝術類,在地方區域,省內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大影響力,此類非遺資源在旅游開發中,可作為主要資源進行開發。

2.傳統技藝類潛力較大

傳統技藝類非遺資源整體評價價值較高,除風箏技藝外,其他具有極強的地方特色和巨大的開發潛力的項目可將重點放于精巧的產品制作上,進行紀念商品開發。像漆器模型,核雕等,可用作觀賞,具有較強的紀念意義,相較表演藝術類資源,更加能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獲得旅游者的喜愛,刺激購買欲望。

3.民間文學的補充作用較強

民間文學中的各種傳說,能夠體現濰坊市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提升濰坊市的整體文化形象,可與其他資源相結合,作為補充資源,能形成較好的聯動效益,使旅游者在心靈上得到極大滿足。此外,莫言在高密文學底蘊的基礎上創作了相關文學作品。上述詳細描述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高密三絕”,即極具民間生活氣息的高密撲灰年畫,剛柔并濟、韻律感十足的剪紙藝術,活靈活現的聶家莊泥塑等,都無不訴說著高密獨特的文學底蘊。

二、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模式

(一)專項博物館及研學基地

專項博物館或展覽館是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最傳統的方式之一,形式十分多樣化,內容具有豐富性。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結合傳統的方式,將看似處于無形中的遺產資源落于實地,轉變為有形的財富,特別是對觀賞類資源及具有久遠歷史的資源,效果更加明顯,搜集存留下來的作品,將古人殘留的活動用現代方式表現出來,供給旅游者進行學習研討,參觀感受,不僅可將遺產資源保留下來,而且能夠提升旅游價值,獲得經濟效益。目前,濰坊市已建成濰坊市風箏博物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其他主要非遺資源可進行一定程度的參考。

技藝研習基地(可稱為體驗館)是研學旅游模式中參與性最高的開發方式之一。濰坊市擁有眾多的以傳統技藝為主的遺產項目,這些參與度和互動度高的項目,更容易引起旅游者的興趣,旅游者通過自身的參與而獲得的滿足感,將成為促進其在旅游過程中消費及傳播的重要因素。研習教育基地還可以成為學生修學的場所,學生進行修學或參與社會實踐,學習及體驗傳統技藝,對非遺資源的傳播及開發具有重要意義??蓪⑦z產資源的元素融入其中,使旅游者能夠切身體驗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心底萌生喜愛之感。

(二)小說旅游

小說旅游,也可稱為文學旅游,是在以小說為主的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旅游開發的一種模式。莫言的文學創作是在高密市獨特的文化背景下進行的,全部基于高密市的風土人情。而在濰坊市16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中,高密市獨占4項,是各縣市中擁有國家級文藝項目最多的市,高密茂腔及“高密三絕”對莫言文學作品的影響極大,而在莫言的作品受到世界認定之后,對高密市主要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高密撲灰年畫題材廣泛,民間故事人物、自然生物、仙人神祗都是其作品的主要部分,是高密民間生活的體現。高密剪紙藝術的獨特點在于其獨具的質感,高密剪紙的線條及作品構成極具韻味,作品風格豪邁大氣,充分表現出高密文化的風格特點。聶家莊泥塑最值得一說的便是其大膽的作品形象,泥塑作品充斥著神秘色彩,將人們的想象力最大化,并通過色彩表現出來,是高密文化中體現其幻想主義的重要部分。在這種神秘、荒誕、現實的文化環境中,誕生了莫言的文學作品。因此,在宣傳莫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以小說為主要載體,將“高密三絕”傳統作品融入其中,將成為獨特的旅游開發模式,促進高密非遺項目發展。

除此之外,莫言文學作品《檀香刑》,來源于高密茂腔劇目《檀香刑》,通過這部作品,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高密茂腔更多地走入人們視線中,將高密茂腔基礎介紹及劇目欣賞作為文學作品欣賞介紹的一部分,將更好地推動其開發及傳承。

(三)文化活動及節慶日

自1984年以來,濰坊國際風箏會就開始進入廣大群眾的視野中,每年4月20日-4月25日,濰坊國際風箏會都會如期而至,這是我國最早被國際社會承認并被冠以“國際”名譽的大型地方性節會。截至目前,濰坊國際風箏會已舉辦36屆,創立的獨特模式已成為發展地方文化的典范。在2019年4月20日舉行的第36屆濰坊國際風箏節中,更有多達65個國家參賽,參賽國家數創歷屆風箏節最高記錄。濰坊市以濰坊風箏及享譽中外,濰坊風箏節這種基于節慶日等文化活動進行開發的形式是最有效的旅游開發模式之一。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與“吃住游學購玩”等旅游要素進行融合,例如,傳統類民俗表演節目、經典作品展覽活動、主題體驗類活動等,使之成為非遺旅游的重要支柱項目。其他非遺資源在進行旅游開發時,可以以文化活動或大型節慶及集會為載體,采取統一明確的主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系統性強、文化性強的獨特的方式。同時,在集會中要設計多樣的、參與度高的活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提高旅游產品的生機與活力。

(四)商品開發模式

良好的購物行為能夠極大提高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的愉悅度。旅游商品與其他各類商品相比,更具有收藏、紀念、欣賞價值等獨特的優勢。在現有商品的基礎上,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商品開發:紀念品、手工藝品、日常用品、書籍、音像制品等。對于某一個遺產項目,可以多路徑開發,以形式為底,突出精品。同時,可以結合商業開發模式,并充分運用互聯網進行非遺技藝及商品滲透,最終使其成為整體品牌,形成品牌影響力。

目前,濰坊市已將“世界風箏都”的形象有機融合到整個城市的旅游建設中。在濰坊市的每條街道、各個角落,我們都能明顯的感受到其濃郁的風箏文化,將其“世界風箏都”的定位體現得淋漓盡致。濰坊市以世界風箏都作為主要旅游品牌,并綜合運用相關附加產業將這一品牌打造成濰坊市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因此,可借助其文化品牌影響力,將風箏元素更多地融入商品中。除此之外,濰坊市還巧妙運用了楊家埠木版年畫及高密剪紙的元素,在濰坊市的街道上,擁有以年畫為主題的宣傳墻,且日用品中年畫元素也十分常見。

(五)演藝宣傳模式

演藝宣傳即運用小說、戲劇及電視劇等對地方傳統技藝、傳說、戲劇及文化等資源進行二次打造,形成獨具一格的文化遺產旅游體驗模式。以非遺項目及民間傳說等資源為基礎,創作了多種劇目,創建了一系列主題作坊,并整合非遺資源,創建非遺聚集街區,將濰坊市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利用極具特色的景觀、建筑等形式物化地展示在旅游者眼中,使之成為知名文化展演廳。近年來,旅游直播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中,越來越多的平臺、企業進駐到這一獨特的產業中,就目前來看,參與直播的人員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和形式,旅游直播發展已趨向成熟,成為旅游開發模式的后起之秀。因此,濰坊市非遺旅游開發可以參考此模式,通過直播的形式,與匠人及機構合作,將非遺技藝、作品展現給廣大網絡用戶,給人們帶來更加優質便捷的旅游體驗,通過“直播帶貨”,豐富傳統旅游形式,促進濰坊市非遺資源的傳播。

三、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的途徑

(一)整合非遺產資源,豐富整體內涵

濰坊市運用風箏這一主要非遺資源,打造了“世界風箏都”的形象,不僅使濰坊風箏的相關元素更多地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將其獨特且極具創新性與地域性的風箏文化不斷推向世界,享譽頗多。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資質較高,然而,濰坊市城市非遺資源旅游開發的深度和廣度仍有待加強。僅僅抓住風箏這一非遺資源,忽略其他非遺資源,將無法形成集群效應,無法更好地發揮濰坊市的旅游價值,不利于濰坊市以后的持續性發展。因此,濰坊市非遺資源旅游開發不應止步于此,而應對當地種類多樣、數量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進一步整合,建設整體的非遺資源旅游體系,使非遺資源能夠更好地融入其城市旅游建設中。如此,各種非遺資源之間相互牽引,形成較強的凝聚力,保持其發展活力和經久不衰的競爭力。

(二)綜合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傳播與宣傳

目前,濰坊市在進行非遺資源旅游開發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如文化在網絡上的宣傳傳播力度不夠,傳播手段比較單一;網絡宣傳與編排的內容枯燥,缺乏創新性和地方特色;尚未構建成熟的宣傳網絡體系。首先,可以綜合運用新媒體的多樣性,充分利用多種新媒體渠道進行宣傳,避免單一,綜合運用微博、微信、網站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避免只側重于一個方面。其次,進行多方面融合,即新媒體線上與傳統線下方式相結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優勢在于傳播具有廣泛性和精準性。在傳播過程中,除了可以對其傳統工藝和技藝方面進行宣傳,還可以增加對風箏文化相關特色活動的宣傳,依靠傳播的廣泛性,主動吸引更多的人共同加入保護非遺資源的活動中。此外,可以充分發揮自媒體的作用,微信、微博通過聘用或委托專業人士進行運營維護,保持微信自媒體推文的高質量和高傳播度,為推廣各種各樣基于濰坊市非遺資源的旅游項目奠定良好的基礎。并通過高質量自媒體與其他新媒體的資源互換和合作,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傳播廣泛度,潛移默化地提高其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

(三)提高品牌意識,完善保護機制

2011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洛書發現了楊家埠木版年畫假冒偽劣產品,并采取了相應措施進行打假,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截至目前,濰坊非遺資源建設保護方面的工作沒有系統地建立完善的保護機制,沒有保障品牌的特有性,并未達到人們預想的效果,最基礎的保護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導致旅游開發工作進行困難,不僅造成社會爭議,而且降低人們心中對非遺資源旅游的滿意度。首先,濰坊市市民應該注重提高自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維護和宣傳濰坊市特色的非遺資源旅游中,為濰坊市非遺資源的保護與傳承貢獻力量。其次,濰坊市應盡快建立完善的非遺資源及相關項目的體制機制,保障旅游項目獨一無二的特點,促進旅游項目持久深遠發展。

(作者單位:臨沂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猜你喜歡
濰坊市風箏文化遺產
濰坊市工商資本下鄉賦能機制構建
基于層次聚類法的濰坊市新城區公共綠地建設
與文化遺產相遇
濰坊市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文化遺產》2016總目錄
濰坊市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分析
文化遺產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