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域旅游背景下貴州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研究

2020-09-15 16:11徐宏曾戀
旅游縱覽·行業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黔東南州全域民族

徐宏 曾戀

貴州省黔東南州民族文化淳樸濃郁,民族節慶資源豐富多彩,借助全域旅游發展契機實現民族節慶旅游轉型升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黔東南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存在資源轉化水平低、產業關聯程度低、組織管理粗放化、經濟效益短暫性、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诖?,本文提出系統整合區域資源、提高產業間融合度、合理策劃節慶活動、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優化區域內環境等發展策略,以構建全域民族節慶旅游發展模式。

一、研究背景

貴州省黔東南州被譽為“百節之鄉、歌舞之州”,民族節慶眾多,有“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之說,規模較大的民族節慶活動多達300余個。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慶活動,既是黔東南州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千年的歷史積淀,也民族精神與生活習俗活的傳承,具有突出的旅游吸引力。依托優勢資源條件,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如火如荼,已經在國內外民族文化旅游市場樹立鮮明品牌形象。然而,由于組織粗放、管理混亂、開發同質、缺乏規劃等各種原因,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呈現“雷聲大、雨點小”特征,產生社會經濟有限,未能充分挖掘資源潛力。在當前全域旅游開發背景下,如何利用全域旅游空間拓展、時間延伸、產業融合、社會參與等發展特征,探索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創新發展之路,兼具理論與實踐意義。

全域旅游是一個全時空、全景化的系統旅游,具有“一地一景區”的局面,跳出了傳統且小旅游的旅游規劃,謀劃出符合現代的大旅游,在旅游發展理念及模式上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全域旅游要求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參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為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全面地滿足游客的全方位體驗需求,發展要從全時空、全要素、全行業、全社會、全過程、全方位、全部門、全游客等角度協同推進,為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轉型升級發展提供契機。

二、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發展現狀

黔東南州民族文化豐富,民族節慶眾多,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從旅游目的地社會經濟發展角度看,黔東南州民族節慶資源種類豐富、分布廣泛,通過民族節慶旅游開發既可以強化黔東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勝地品牌形象,又可以促進黔東南州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促進廣大民族村寨脫貧致富與鄉村振興;從客源地旅游市場需求角度看,游客來黔東南州旅游主要是為了觀賞體驗淳樸濃郁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而民族節慶是民族文化最精彩、最活躍、最有吸引力的組成部分,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可以豐富黔東南州旅游產品體系,更好地滿足游客異文化體驗旅游需求。近年來,黔東南州旅游業發展迅速,尤其是2017年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錄制并以總得分最高成績榮獲“最具人氣魅力城市”,2018年又成為央視春晚分會場,黔東南州民族文化與民族節慶旅游品牌效應迅速擴散,并逐漸發展為國內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諸如姊妹節、苗年節、牯臟節、苗族斗牛節、甘囊香蘆笙節、祭尤節、祭橋節、獨木龍舟節等民族節慶活動均已發展為知名旅游品牌,吸引海內外大量游客慕名而來。雖然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整體發展勢頭良好,但也存在發展不充分、不均衡、不完善等問題,借助全域旅游東風進行轉型升級發展非常必要。

三、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存在問題

(一)資源轉化水平低

黔東南州雖然民族節慶資源豐富,但真正用于旅游開發的比例不高,整體利用率較低,開發層次較淺,旅游資源優勢未能充分轉化為產品優勢與產業優勢。全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缺乏統一規劃,開發較成功的僅有臺江姊妹節、雷山苗年節、凱里苗族斗牛節等少數民族節慶項目,其余多數民族節慶活動仍停留在村民自娛自樂階段,造成資源閑置浪費。此外,當前民族節慶旅游開發簡單粗放,多數停留在“游客看、村民演”的初級開發階段,未能充分滿足外來游客異文化體驗旅游需求。民族節慶旅游項目設計重復單調,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整體資源轉化水平較低。

(二)產業關聯程度低

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簡單粗放,往往就民族節慶資源發展旅游經濟,缺少與其他旅游資源、旅游產品和旅游產業的關聯協同,產業鏈較短,產業融合度較差,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有限。其實,民族節慶旅游開發關聯甚廣,涉及旅游、經濟、文化、民俗、宗教、體育等多個領域以及觀賞、餐飲、住宿、交通、娛樂、購物、娛樂、文創、農業、手工業等多個產業,但目前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缺乏合理規劃設計,民族節慶旅游與其他產業缺少互動融合,產業關聯度較低。

(三)組織管理粗放化

經營管理水平直接影響民族節慶旅游開發效果,只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發展市場主體主導作用才能實現民族節慶旅游有效發展。目前,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以地方政府組織或者村民自發組織為主,市場力量參與較少,組織管理粗放,發展活力動力不足。諸如臺江姊妹節之類的大型民族節慶活動多數由地方政府組織,政府組織追求品牌效益與社會影響,非以營利為目的,沒有產生良好的旅游經濟效益;當地居民自發組織相關節慶活動,缺少外部資金、技術、管理、政策等有效資源注入,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小打小鬧”,難以產生社會經濟效益。

(四)經濟效益短暫性

傳統民族節慶活動只在特定時間、特定地域、特定人群范圍內舉行,具有明顯暫時性、周期性、波動性特征,也正是因為其稀有短暫屬性才具有強大外部旅游吸引力。黔東南的傳統民族節慶活動大多每年舉行一次,有的數年才舉行一次(如牯臟節),每次活動持續時間也僅有數天,節慶活動周期性、短暫性特征使民族節慶旅游開發面臨嚴重供需矛盾。旅游供給具有相對穩定性,一旦建成便會持續供應,需求的急劇變化造成嚴重供需不平衡,節慶期間需求火爆、供不應求,而其余時間需求疲軟、資源閑置。

(五)配套設施不完善

黔東南州傳統民族節慶資源多保留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與外界交流聯系較少的民族村寨,而這些地區往往社會經濟比較落后,基礎設施與旅游服務設施不健全。餐飲、住宿、娛樂等旅游服務配套設施不僅是游客完成旅游行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影響游客旅游體驗質量的重要構成內容。黔東南州本身社會經濟較為落后,且地勢復雜,民族村寨分布零散,旅游服務配套設施不足問題更加嚴重和普遍。

四、全域旅游背景下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發展建議

(一)統一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實施標準,構建全域民族節慶旅游發展模式

針對黔東南州各地民族節慶旅游開發組織落后、管理混亂問題,當地政府應統一組織實施標準,并加以推廣。從民族節慶旅游組織實施的主體、客體、媒介和支撐體系4個層面建立橫向指標體系,從基礎條件分析、前期策劃、中期實施、后期評估4個步驟建立縱向指標體系,最終構建“4×4”模式的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組織實施標準體系?;A條件分析是民族旅游節慶旅游開發的前提,民族旅游節慶旅游開發涉及舉辦地各個行業和部門,需要各方面基礎力量的支撐,尤其需要系統分析旅游地經濟基礎、社會環境、文化習俗、環境容量、市場需求等因素。前期策劃在對旅游地基礎條件進行綜合分析之后,開始策劃系統民族節慶旅游活動,主要包括主題定位、組織承辦、活動內容、形象塑造、營銷策劃、后續利用策劃等環節;中期實施指民族節慶旅游舉辦期間的組織管理,包括民族節慶活動各環節銜接,應對突發事件,風險管理,安全保障,宣傳營銷等工作;后期評估指在旅游節慶活動結束后對其組織實施情況進行總結,以便于進一步改進完善。與此同時,還要積極構建民族節慶旅游開發主體、客體、媒介與支撐體系。開發民族節慶旅游,首先,充分發揮旅游企業開發主體作用與當地居民參與主體作用,積極構建全域民族節慶旅游“全社會”共享共建發展模式;其次,充分滿足游客旅游客體需求,以全域旅游“全過程”“全方位”發展理念滿足游客異文化體驗需求;再次,積極發揮政府、社會、企業的媒介作用,構建全域民族節慶旅游“全部門”“全社會”發展模式;最后,倡導全域民族節慶旅游“全方位”“全過程”發展理念,夯實民族節慶旅游支撐體系。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轉型升級發展必須融入全域旅游發展理念,通過推進實施“4×4”組織體系,構建全域民族節慶旅游發展模式。

(二)系統整合區域資源,提高資源轉化率

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可利用資源并不是只有民族節慶資源,還包括民族文化、自然環境、民風習俗、民族村落、民族工藝等其他潛在資源,只有將民族節慶置身于民族文化整體進行系統開發,才能實現提升旅游開發社會經濟效益與滿足游客深度旅游體驗需求的雙重目標。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轉型升級發展應借助全域旅游“全空間”“全要素”發展特征,充分整合區域內各類旅游資源,打造復合旅游產品,滿足游客多元旅游需求。一方面,可以圍繞民族節慶主題,針對不同游客群體開發不同旅游項目,例如,在凱里甘囊香蘆笙節舉辦期間,除了常規吹蘆笙、跳蘆笙活動外,還可以開展民族歌舞比賽、攝影展、美食節、民族文化論壇等活動,滿足不同游客旅游需求;另一方面,融入體驗經濟發展理念,體驗是企業以服務為舞臺、商品為道具、消費者為中心,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并由此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創造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提供一種讓消費者身在其中且難以忘懷的經歷,通過主題提煉、項目設計、舞臺搭建、氛圍塑造等體驗經濟理念提升民族節慶旅游資源轉化率,提升社會經濟效益。

(三)提高產業間融合度,促進效益最大化

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轉型升級發展應吸納全域旅游“全產業”發展理念,從產業鏈條打造和產業交叉融合兩方面入手,使整個產業形成“蜘蛛網”式發展格局,提高產業融合度,提升產業附加值。首先,打破傳統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停留于“游客看”的局面,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完整產業體系,不斷優化產業鏈、延伸產業鏈;其次,按照“民族節慶旅游+”思維不斷拓展產業融合,積極探索民族節慶旅游與當地特色手工業、生態農業、民族醫藥、康體養生、民族體育、溫泉度假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提升民族節慶旅游開發整體效益。

(四)合理策劃節慶活動,實現全時空發展

黔東南州民族節慶資源數量眾多,分布廣泛,應充分借鑒全域旅游“全時間”“全空間”發展理念,統籌規劃,有序開發,實現民族節慶旅游全時空開發。在空間發展上倡導“一村一品、一地一景”發展理念,減少民族節慶旅游同質性開發,以類型豐富、形式多樣的民族節慶活動滿足游客旅游需求。從時間發展上倡導“四季景不同、白夜各有景”發展理念,創新旅游產品體系,降低民族節慶旅游開發的周期性與波動性。與此同時,應緊跟時代潮流,積極開發夜間旅游,尤其要發展文創產業和演藝產業,將民族節慶旅游打造成“常態性”而非“季節性”旅游形態。

(五)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優化區域發展環境

針對黔東南州基礎設施薄弱與旅游服務設施不足問題,應著力兩方面加以改進。一方面,將部分民族節慶活動舉辦地從民族村寨移至縣城等設施較完善地區舉辦,以“借雞下蛋”方式解決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不足問題;另一方面,逐步完善舉辦地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不足短板,優化區域發展環境,促進民族節慶旅游可持續發展。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既要堅持民族文化元素,又要融入現代科技與時尚元素,滿足不同層次游客需求。針對當代游客個性化、自主化、多樣化旅游需求,應順應市場需求,走精品化、人性化發展道路,例如,特色民宿就是滿足游客住宿需求的有效形式。

五、結語

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慶資源為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奠定基礎,但薄弱的經濟基礎與民族節慶短暫周期性特征又使其民族節慶旅游開發面臨諸多困難。本文在系統梳理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面臨難題的基礎上,借助全域旅游全時空、全要素、全行業、全社會、全過程、全方位、全部門、全游客發展理念,提出黔東南州民族節慶旅游轉型升級發展策略。尤其是從民族節慶旅游開發主體、客體、媒介和支撐體系構建橫向指標體系,從基礎條件分析、前期策劃、中期實施、后期評估4個環節構建縱向指標體系,最終提煉出民族節慶旅游開發“4×4”實組織施標準體系,促進黔東南州全域民族節慶旅游發展。

(作者單位:凱里學院旅游學院)

猜你喜歡
黔東南州全域民族
捕魚節上捉魚忙
我們的民族
用一粒米撬動全域旅游
補妝
多元民族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寧
謀全域 圖四時 大連金普新區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廣更深發展
黔東南州廣場體育文化探析
關于促進黔東南州微型企業發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