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貧困縣域節事旅游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

2020-09-15 16:11樊學秀覃素平
旅游縱覽·行業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旅游勝地節事旅游節

樊學秀 覃素平

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將帶來桂林市區及11縣域的旅游新紀元?;凇皣H旅游勝地建設”視角,本文收集整理了桂林市主要節事,以“旅游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拉模型”為工具,運用2013-2018年桂林市及11縣域的數據,鑒別具有節事旅游發展優勢潛力的縣域,并提出了桂林貧困縣域節事旅游高質量發展策略。

引言

2013年,國務院發布《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綱要》中提出:到2020年,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基本建成,旅游總收入要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7.4%。2013年,桂林全市地區生產總值

1 657.90億元,實現旅游總收入348.48億元;2017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 045.18億元,實現旅游總消費971.76億元。2017年,習近平書記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如何進行“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嶄新、復雜的課題?;诓糠謱W者的觀點,“高質量發展”賦有“動態性”“結構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高度概括的五大發展理念可以作為“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準則”。

西方學者對“節事旅游”有兩種說法:一是“FSE Tourism”(Festival & Special Event Tourism),中文譯為“節事旅游”,強調節日和特殊事件分別引發的旅游活動;二是“Event Tourism”,中文譯為“事件旅游”,泛指因所有類型的節慶引發的旅游活動?!肮澥侣糜巍钡难芯磕壳翱刹榈淖钤缥鞣健笆录糜巍毖芯康奈墨I是1961年。國內較早對節事旅游相關理論進行介紹、探討的學者有文彤(2001),羅秋菊(2002),吳書鋒等(2003)。戴光全、保繼剛于2003年開始系統地介紹西方事件、事件旅游的概念、內容和方法,之后余青(2004),楊興柱、陸林(2005),季群華(2006),張廣海、馬聰鈴等(2008)從不同角度研究了節慶、節事旅游的概念。C.Michael Hall、Ayele Gelan、Lee,C.K.,T.Taylor等以典型案例為樣本,研究了大型事件對目的地城市基礎設施、經濟等影響。國內羅秋菊、何偉以、王富德等的研究也論證了節事活動明顯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文化、旅游業發展,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增加了客源市場。以節事旅游“短平快”的帶動特性,應對貧困縣域“發展不平衡”的特點,介入貧困縣域旅游資源開發,尋求貧困縣域與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協同發展的研究及實踐空白有待填充,值得研究者關注。

一、桂林節事旅游現狀

桂林是我國較早引入節事旅游的區域,現存最早可查的節事可以追溯到1992年,截至2016年底,桂林現存旅游節事共計40個(表1),但每年總數略有變化。2006年前,桂林旅游節事有23個,2006年新增6個,到2011年,增加到43個(2012年統計數據)。2010-2015年是桂林節事快速增長時期,2015年開始向精簡化轉變。桂林節事旅游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由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或民俗活動演變而來;二是由自然風光、植物花、果等演變而來;三是很小一部分由賽事演變而來。本文中的旅游節事指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以當地的歷史、文化、經濟、自然資源為特色競爭力而組織的能引起廣泛大眾關注、能引發特種旅游活動的有同一核心主題、周期性舉辦的節日和事件。

2015年前后,桂林逐步形成“一縣一品”的經典旅游節事體系,較為著名的有陽朔“漓江漁火節”、恭城“桃花節和月柿節”、興安“米粉節”、資源“河燈節”、永?!案酃潯?、龍勝“龍脊梯田文化旅游節”等。桂林事市區的“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游節”“中國·桂林創新創意文化節暨桂林國際動漫節”“中國桂林國際旅游博覽會”等節事影響廣泛。

國際旅游勝地建設背景下桂林旅游節事呈現三大特征:第一,一些節事相繼合并,形成一個雙(多)主題、多核心的旅游節事,如興安第六屆桂林米粉節暨第四屆葡萄節、恭城第十屆桃花節暨第二屆桂林恭城油茶文化節、陽朔第十七屆漓江漁火節·第十三屆金桔交易會·第五屆苗木花卉交易會(簡稱“一節兩會”)等;第二,一些節事如曇花一現,兩三屆后停辦,如“濕地文化節”“金雁文化節”等;第三,普遍存在以景區主辦的大型賽事不能連續發展,難以形成固定旅游節事吸引,如樂滿地國際花樣蹦極邀請賽、“桂林·留園杯”海峽兩岸高爾夫聯誼賽等。

二、鑒別具有節事旅游發展優勢潛力的縣域

為了區分桂林11縣域發展節事旅游的“旅游產業及區域經濟”的基礎支撐程度,本文以石培華、賀小榮、胡強盛研究的旅游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拉模型為工具。根據宏觀經濟理論基礎,以GDP衡量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采用3個指標構筑模型進行定量計算描述。①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Yi=(當年GDP-上年GDP)/上年GDP;②旅游業總收入增長率:Li=(當年旅游總收入-上年旅游總收入)/上年旅游總收入;③旅游業總收入依存度:Di=當年旅游總收入/當年GDP。

根據以上3個指標建立旅游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模型,并定量計算桂林市及11縣域旅游業對區域經濟的推動作用,計算公式為:Gi=(Li×Di)/Yi=Ti/Yi。這一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業的產業關聯帶動作用、參與國民經濟分工的程度以及產業規模對國民經濟貢獻的影響。

借助經濟彈性的含義,設計出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指數,定量計算桂林市及11縣域區域經濟對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帶動率,計算公式為:Et=Gt/Gr。式中:Et為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指數;Gt為旅游收入增長變動率(數值等同于Li);Gr為區域生產總值變動率(數值等同于Yi)。

為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權威性以及現實應用價值,本研究收集了桂林市及11縣域2013-2018年的數據,采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及《政府工作報告》等。對于其中無法直接獲取的數據,在借鑒已有數據的基礎上,采取了趨勢外推法賦值。模型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一共12組計算結果,論文以桂林市的為例)。

概括而言,桂林市及11縣域中旅游業總收入增長率Li呈明顯上升趨勢的有全州縣、灌陽縣;呈明顯下降趨勢的有龍勝各族自治縣(后文簡稱龍勝縣)。旅游業總收入依存度Di全部呈現上升趨勢,與現實的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呼應,其中,依存度最高的是陽朔縣、龍勝縣。旅游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率Di差異較大,集中在0.069~17.204,2018年較高的是資源縣、陽朔縣;較低的是全州縣、永??h。區域經濟對旅游產業的拉動率Et普遍高于對應的貢獻率,集中在1.282~11.809,具體數值參見表3、表4。

以桂林市2014-2018年的貢獻率Di和拉動率Et為參考標準,可以區分出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大環境中的11縣域中具有旅游節事發展潛力的縣域。由表3可知,陽朔縣、龍勝縣、資源縣旅游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Di常年高于桂林市的,說明該類縣域旅游業發展勢頭好,影響力大,可以對現有旅游節事優化處理,不再增加。全州縣、灌陽縣、平樂縣、永??h貢獻率Di常年低于桂林市的,說明該類縣域旅游業發展體系不強,可以按具體情況扶植特色節事。此外,就區域經濟對旅游產業的拉動率Et而言,常年高于桂林市的縣域有靈川縣、灌陽縣、平樂縣,此類縣域經濟良好,大眾基礎設施佳,非常適合借旅游節事之名引流國際旅游勝地桂林的游客。

三、桂林貧困縣域節事旅游高質量發展策略

(一)改變觀念、有全局觀,呼應《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

旅游節事是區域旅游產業的一部分,對區域旅游資源的推廣及旅游品牌的樹立具有強大推動力。在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中,桂林各縣域尤其是貧困縣域相關部門對這一點應有清晰認知。國際旅游勝地建設是一個整體,桂林市區和11個縣域也是一個整體,旅游節事的建設符合縣域旅游發展的同時更需要符合全局需求,對一些主題重復的旅游節事進行理性的“優勝劣汰”。桂林貧困縣域節事發展應呼應國際旅游勝地建設中產業布局“東部資源經濟帶、西部生態經濟帶”和城鎮體系13個“重點鎮”的規劃,結合貧困縣域的區位和旅游資源特點,尋求貧困縣域與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的協調發展。

(二)分情況、分批次,科學推進旅游節事體系建設

根據桂林市及11縣域的現實發展情況,參考旅游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拉模型的演算結果,可以分批次推進桂林旅游節事體系建設。第一批即旅游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Di高的縣域,旅游業發達,應考慮優化現有旅游節事,深化節事的影響力。第二批即貢獻率Di常年低于桂林市平均Di的縣域,旅游產業欠發達,應考慮政策適當傾斜,大力培育孵化縣域特色節事。第三批即區域經濟對旅游產業的拉動率Et高的縣域,區域經濟較好,旅游支撐體系相對完善,應考慮發展多個旅游節事,在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后期,適當引流游客,減輕旅游旺季時桂林城區的接待壓力,進而優化桂林旅游節事體系。

(三)關注貧困縣域旅游節事發展,激活貧困縣域節事對區域旅游品牌的推廣

就桂林節事統計看,經濟欠發達、低收入人群較多的貧困縣域具有豐富的節事資源,尤其是桂林少數民族聚集的貧困縣域。各種具有少數民族鮮明特色的傳統節日和風俗傳承多年,別具一格。這些縣域經濟相對落后,進入性差,但隨著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輻射力的提高,適當重塑當地的旅游節事必將提高游客對當地特色旅游的關注度,是推廣區域旅游品牌的良好契機。

(作者單位:1.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外語外貿學院;2.廣西財經學院)

猜你喜歡
旅游勝地節事旅游節
基于內容分析的景區節事活動探究
德化昆坂村:窮山溝變身紅色旅游勝地
梔花飄香
——— “2019 梔子花文化旅游節” 主題歌
如何把鶴崗打造成中俄界江旅游勝地
基于體驗視角的旅順(北海)漁人節開發研究
2017阿拉善玉·觀賞石文化旅游節暨交易博覽會圓滿舉行
澳大利亞 商務會獎旅游勝地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扎實推進東北亞旅游勝地建設
節事活動與城市形象傳播——以廣州馬拉松比賽為例
旅游節目的功能革新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