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時評漫畫做成紙媒“招牌菜”

2020-09-22 22:58顧培利
新聞愛好者 2020年8期
關鍵詞:招牌菜風向標紙媒

顧培利

【摘要】近年來,新聞漫畫已發展成為紙媒的第一大畫種,而作為新聞漫畫主力軍的時評漫畫,也已成為紙媒評論版的新寵和“標配”。如何將具有多重屬性并受到媒體和讀者一致青睞的時評漫畫做成紙媒“招牌菜”,值得研究探討??梢灶A見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時評漫畫將繼續在新聞美術領域唱主角,并引領未來發展方向,實現多種媒體、多種形態的傳播。

【關鍵詞】紙媒;新聞漫畫;時評漫畫;獨家漫畫;漫畫超市;風向標

時評漫畫是時事評論漫畫的簡稱,屬于新聞漫畫的范疇,是近幾年廣泛見于紙媒、特別是黨報評論版或言論版的一種比較新穎的漫畫評論形式,是傳播者依據媒體已經發布或實際正在發生的新聞事實,對典型事件和某種現象的新聞進行提煉抽取并用漫畫的形象手段進行再創作的一種文圖結合的評論形式。時下,新聞漫畫已發展成為新聞美術所有門類中最有影響力的第一大畫種,而時評漫畫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新聞漫畫中的佼佼者,在紙媒中獨樹一幟、大放異彩。

一、時評漫畫是評論和漫畫相結合的產物

“評論是報刊的旗幟和靈魂”,這是新聞界的普遍共識。開設評論版或言論版是辦報辦刊的需要,是表達媒體和群眾觀點的一個窗口,也是導向所在。評論版具有思想深刻、觀點鮮明、筆鋒犀利、可讀性強的特點,在紙媒中占據重要位置,因而近年來幾乎所有的紙媒都開設了評論版,在過去的厚報時代和當今的融媒時代,評論版都是讀者十分關注的版面。綜觀當下各家媒體,時評漫畫頻頻見報,已經成為評論版的“標配”。由于評論版本身缺少圖片,且并不適合新聞照片,而在新聞基礎上經過理性思辨創作的漫畫則進一步強化了新聞、升華了主題,不僅能表達評論者的觀點,也遠比照片發人深省,更容易引起讀者的關注和共鳴,所以理所當然成為評論版的新寵。時評漫畫對于版面來說,就好比一幅畫的“畫眼”,是最傳神和最精彩的部分。

時評漫畫具有新聞性、時效性、評議性、趣味性、可視性、藝術性、獨創性等多重屬性,運用得好能取得圖文并茂、兩翼齊飛的效果。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羊城晚報》和《廣州日報》在全國率先開辟時事漫畫專欄,羊城晚報美術編輯方唐和廣州日報美術編輯王景峰兩位漫畫專欄作家創作的漫畫數量之多,國內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比。不過那個時候他們創作的漫畫還是從屬于新聞稿件的“報道漫畫”或“插圖漫畫”,雖然有評論的一面,但主要是客觀陳述和強化突出新聞事實,并不是從已經發表的新聞稿件中尋找典型素材進行再創作來表達深刻思想觀點的嚴格意義上的評論漫畫,與當下的時評漫畫有所不同。

二、漫畫是紙媒最常見的新聞美術形式

為紙媒服務的新聞美術形式很多,傳統的有速寫、漫畫、插圖、題圖、連環畫、裝飾畫、刊頭畫、欄目圖、圖表、尾花等。漫畫比較特別,它不僅是新聞美術的一種形式,也是新聞的體裁之一。漫畫最適合新聞紙,因具有新聞的屬性而被稱為新聞漫畫。在所有的新聞美術門類中,也只有漫畫被單列出來作為新聞體裁之一參加新聞獎的評選活動,所以漫畫較之其他美術形式在報刊中發揮的作用更大、更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首任會長沈同衡就指出:“漫畫的發展,與新聞報刊關系密切?!备母镩_放以來,我國報刊發展無論是經歷鉛與火還是迎來光與電,無論是告別紙和筆還是進入多媒體時代,不管技術上發生何種變化,漫畫始終與報刊有緣。20世紀80年代,以華君武、丁聰、方成等為代表的一批著名漫畫家引領全國漫畫作者為報刊創作漫畫,成為漫畫隊伍的領軍人物,直到90年代末乃至本世紀初,掀起了報刊漫畫熱潮,全國約有一半以上的報刊開設過漫畫專版或漫畫專欄,由媒體舉辦的各類全國漫畫大賽活動舉不勝舉,從而極大地促進了新聞漫畫的發展,迎來了報刊新聞美術的輝煌時期。從那時起,漫畫成為報刊最活躍的美術形式,一直保持到今天。

著名漫畫家方成先生在其專著《漫畫創作方法》中就談道:“漫畫藝術形象最能吸引人,所以用漫畫代替文字作出評論,有明顯的優越性?!睍r下,各級黨報評論版紛紛采用時評漫畫,與時俱進地延續著昔日漫畫的輝煌。人民日報旗下的專業漫畫報紙《諷刺與幽默》自1979年1月20日創刊以來,以其權威性和專業性著稱,是新聞界、漫畫界公認的中國漫畫第一報,至今還發揮著中國漫畫“風向標”的作用。

三、如何把時評漫畫做成紙媒“招牌菜”

(一)選題策劃很重要

選題策劃是第一步,選題決定方向和導向,也體現了價值取向。評論版編輯和漫畫作者在選題時站位要高,要有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時評漫畫的新聞來源可以由編輯提供和引導,也可以由漫畫作者自由選擇,前提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一般情況下,要選擇新華社、新華網、人民網、《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和地方黨報等主流媒體新近發布的新聞信息,以保證其真實可信。作為整體策劃的一部分,時評漫畫稿件不僅要文圖高度吻合、相輔相成,還要符合版面主題和發稿要求。漫畫作者對典型的新聞事例進行二次創作,必須凸顯其新聞價值和社會意義,傳遞黨的聲音,發揮正能量。一幅漫畫不能不疼不癢,不能沒有說服力和殺傷力,如果只是為了填補空白和調節版面,那就無足輕重,成了簡單的擺設和模塊堆砌。漫畫必須有分量,必須與版面主題息息相關,否則可能成為與版面毫不相干的“兩張皮”,無法起到強化主題、傳遞信息、表達觀點的作用。因此,只有符合編輯思想的漫畫才是最佳選擇,只有符合版面策劃的漫畫才能真正出彩并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提煉新聞是基礎

在海量信息面前,如何篩選、提煉出具有重大新聞價值和重要社會意義的稿件進行漫畫創作,需要作者練就一雙火眼金睛,需要有全局意識和很強的新聞敏感,迅速準確判斷稿件形象化再處理后產生的新聞價值和社會影響。稿件必須是公眾話題和熱點新聞,具有典型性、新鮮性和趣味性。沒有好的新聞素材,即使作者畫技再高,也不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共鳴。要始終牢記,時評漫畫是由文字和漫畫結合而成的復合體,文字是本源,漫畫是武器。

時評漫畫作者應當具備較好的文字功底和文化修養,有如同編輯一樣的眼力和處理文字的能力,憑著新聞敏感,能夠迅速從新聞稿中歸納、提煉出最本質、最有趣的東西,并具備擬定文字和漫畫共用標題的能力。漫畫標題要求簡潔明快、高度濃縮、一針見血、深刻有力,因為許多漫畫是諷刺性的,必須發揮“匕首”和“投槍”的作用,切忌平淡無奇和軟弱無力。一句話,篩選并提煉出典型的新聞素材和內容,首先處理好漫畫應用文字,是時評漫畫創作成功的重要基礎。

(三)漫畫創作最關鍵

漫畫是評論的視覺部分,也是版面的核心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媒體而言,漫畫作者分為兩類:一類是媒體本身的漫畫作者(美術編輯);另一類是社會上的自由漫畫作者(投稿人)。媒體漫畫作者的優勢在于新聞敏感性較強,有職業精神和工作使命感,熟悉出版流程,經過長期磨煉技術成熟,其作品能較準確地體現編輯思想。自由漫畫作者中不乏高手,他們沒有思想束縛和條條框框,技術過硬,個性十足,常常給人帶來驚喜之作,但存在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其投稿行為難免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作品淘汰率較高,編者只能通過定向約稿和引導才能提高上稿率。

時評漫畫不同于插圖,形象化地再現新聞要求更高,需要有明確的導向、恰當的點子、高超的技巧,寓莊于諧,浪漫呈現。時評漫畫的時效性要求漫畫作者快速反應、及時創作,這方面,美術編輯跟班創作便于溝通,是最有效的配合方式。但在目前傳統美編所剩無幾、多數媒體沒有自身作者的情況下,也只能借助外力解決版面所需了。近年來,新華社通過簽約優秀漫畫家的方式定向征集,建立漫畫作品專供渠道,取得了比較成功的經驗。新華社的做法是建立相對固定的作者隊伍和專供渠道,讓簽約漫畫家就新華社發布的新聞在第一時間進行漫畫創作并及時上傳,從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盲目性和工作量。遇到重要新聞,可能有多位漫畫家同時創作,但可以優中選優。這樣發布的時評漫畫最快、最新,質量上乘,凡是與新華社有協議的新聞單位都可以通過專供渠道下載使用。

還有一種選稿方式,就是從網上“漫畫超市”選擇時評漫畫。比如中國新聞漫畫網、中國新聞圖片網等,這些網站集中了國內主要漫畫家的最新作品,媒體可以通過付費下載使用,稿源比較穩定。這樣做固然省事,但如果多家媒體同時選用一樣的漫畫,就會出現“千人一面”和漫畫同質化的尷尬,缺少了個性和獨家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漫畫社團組織扮演了“紅娘”角色,在媒體和作者之間牽線搭橋,組織協會內和社會上的漫畫家進行創作,為媒體提供支持,引起了業界的關注。媒體“套牢”實力派重點作者,通過單向聯系解決稿件之需,其獨創性和個性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容易產生“獨家漫畫”。

(四)版面設計見分曉

報紙是精神產品,當然需要包裝設計,為了讓讀者喜歡,版面大都追求美感,講究藝術性。版面編輯好比設計師和調配師,有了搭配合理的評論稿和漫畫,還需要經過匠心處理才能體現編輯思想。時評漫畫是版面上最奪人眼球的部分,是版面的視覺中心,是最先引起讀者注意的部分,也是最容易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的部分,許多媒體都很重視版面藝術設計,通過精心策劃和編排取得最佳的視覺效果。時評漫畫運用得好,可以起到“一圖勝千言”的作用,可以提升時評版在整個報紙版面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時評版稿件的新聞性、時效性、評議性、趣味性、可視性、藝術性、獨創性等多重屬性是一個有機整體,只有觀點鮮明、主次分明、圖文并茂、藝術再現、搭配得當、整體和諧,才能為讀者做成一盤精神大餐。

2019年7月24日《重慶日報》《評論周刊》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范例。該評論周刊在版面中心部位安排了整版唯一的圖片——時評漫畫《對色清運》。漫畫采取擬人化的手法,構思獨特有趣,色彩醒目突出,表現北京市將采取運輸車和垃圾桶顏色對應一致開展垃圾清運的舉措。文字部分既有新聞來源,也有編者加的點評,可見責任編輯對這個評論版面是何等重視。

文字是這樣描述的:為破解生活垃圾“混裝混運”難題,北京市將研究制定垃圾運輸車輛標準,實現運輸車的車身顏色與各品類垃圾桶顏色逐一對應,同時在小區醒目位置公示垃圾收運時間等信息,方便市民監督。

點評是這樣寫的:“你若分好,我必運好”,這是政府對市民的承諾。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既需要市民做好分類投放,也需要管理部門做好專車專運。全社會通力合作,有序協調,我們的城市一定會因為垃圾分類而更美好。

發稿時,全社會所關注的垃圾分類正是熱門話題,此作在評論版顯著位置刊登,發出明確信號,可謂恰逢其時,有事半功倍之效。

四、“獨家漫畫”是紙媒評論版的“拳頭產品”

在媒體競爭激烈的今天,各家媒體都希望憑借自己的強項而立于不敗之地,時評漫畫作為新聞的一個品種有很大的優勢,運用好了自然可以成為強項。但限于編者的能力、意識和作者、作品來源等因素,要把時評漫畫欄目真正打造成媒體的“拳頭產品”并非易事。創作時評漫畫有幾個基本要求:一是鮮明的政治觀點,二是強烈的新聞敏感,三是過人的抽象思維,四是嫻熟的繪畫技巧。它需要作者有一個長期積淀和成長過程,具備多方面的修養和綜合素質才能勝任。因此,媒體呼喚復合型漫畫人才,尤其是在缺少傳統美編的當下。

《焦作日報》長期重視新聞漫畫工作,報紙漫畫采用量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每年20多幅到現在的每年200幅以上,作者從單一的本地作者擴大到全國各地漫畫家。最近幾年,每周數期的《焦作日報》《新聞時評》版和《焦作晚報》《時評》版基本上每期都刊登一幅時評漫畫。使用漫畫常態化解決了版面圖片不足的問題,增加了可視性和趣味性,廣泛采用社外自由作者的新作和專職美編長期跟班創作,為版面增色不少,許多漫畫都是其他媒體上看不到的“獨家漫畫”。

作為當下為數不多、在報社工作30年的傳統型美術編輯,筆者的個人創作始終以新聞漫畫為主,作品曾多次獲得河南省新聞獎一等獎和中國地市報新聞獎一等獎。近幾年在新華社、中國新聞漫畫網、中國新聞圖片網、《河南日報》《重慶日報》《福建日報》《安徽日報》《寧夏日報》《廣西日報》《新疆日報》《焦作日報》《焦作晚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時評漫畫作品數百件。筆者根據新華社、新華網、《人民日報》《法制日報》《新京報》《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中國紀檢監察報》等主流媒體新聞資訊創作的一些時評漫畫讓讀者津津樂道,有的被多家媒體采用。如2018年初筆者創作的一幅時評漫畫《“白色困擾”》:畫的是一位交警管得了“限速”卻管不了“限塑”,面對快遞小哥身后漫天飛舞的白色垃圾一臉茫然。作品提醒人們“限塑令”施行10年后,大量使用塑料袋等老問題依然在繼續,塑料垃圾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和環境問題。這幅漫畫由于創作及時、構思新穎、警示效果顯著,很快被《焦作日報》《河南日報》《人民日報》三級黨報采用,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五、結語

時評漫畫方興未艾、前景廣闊,未來仍將是報刊漫畫的主流。隨著科技的進步,時評漫畫不會停留在紙質平面媒體上,將實現由紙媒向多媒體、融媒體應用和擴張,漫畫形態會出現多樣化趨勢。新媒體可以讓漫畫動起來,比紙媒效果更豐富、更好看。作為媒體人,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只有保持進取心、適應多媒體、跟上新步伐,持之以恒、精心打造,才能把時評漫畫做成對讀者具有恒久吸引力的“招牌菜”。

(作者為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會員、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新聞美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漫畫家協會副主席、《焦作日報》主任編輯)

編校:鄭 艷

猜你喜歡
招牌菜風向標紙媒
Parcourez la Chine avec des notions de chinois
中國藍風向標
餐飲業“招牌菜”營銷策略探析
保持開放心態,探索新媒體營銷新形式
我國報紙在數字時代的出版轉型
我國紙媒轉型突破方案
紙媒微信平臺建設現狀及未來發展分析
風向標 2016日內瓦車展
廚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