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群文課堂,品童詩盛宴

2020-09-26 11:50盧歡
內蒙古教育·理論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兒童詩群文閱讀低年級

盧歡

摘 要:作為一種新型的拓展閱讀教學方式,群文閱讀教學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文章閱讀過程中的能力培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會帶來閱讀教學的真正變革。本文以小學兒童詩教學為例,在解讀“群文閱讀”的內涵、分析“群文閱讀”的意義基礎上,著重探討群文閱讀教學的具體開展策略,以期能強化閱讀主體,增加閱讀數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兒童詩;群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C-0112-02

小學階段正是閱讀積累的黃金時期,如何彌補傳統閱讀教學的不足,擴大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值得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去探究。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圍繞議題展開閱讀和建構的群文閱讀教學為傳統閱讀教學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群文閱讀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數量和質量,更能在閱讀中發展語言、豐富語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啟示兒童詩教學——解讀“群文閱讀”的內涵

群文閱讀是一種新興的復合型教學模式,相比于傳統的閱讀方式,這種教學模式能以某種聯系將多篇文本串聯起來,形成一個集合,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建閱讀體系,將一課一文“升級”為一課多文,既能針對單篇兒童詩深入剖析其寫作手法、寫作特色和詩中的意象,也能通過多篇詩、整本書甚至是多本書的閱讀,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使學生在對比中學習、感悟,由點到線再到面地閱讀,達到較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聚焦兒童詩教學——分析“群文閱讀”的意義

(一)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這使小學語文的閱讀量成為當下的一個熱門話題。雖然小學語文教材上的文本為學生的閱讀機會作了一定數量的保證,但仍然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兒童詩在現行的語文課程中占比較少,需要教師立足教材中的閱讀內容適當向外延伸拓展,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解決兒童詩教學資源缺乏的現狀。

(二)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教師往往會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兒童詩的閱讀材料的教學上,學生自行閱讀和自主理解閱讀的機會少之又少,學生在一種被動的學習模式中接受教師的“灌輸”。而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閱讀材料、閱讀的角度的選擇都有一定的主動權,教學互動增多,這樣的自主閱讀更能調動學生閱讀兒童詩的積極性。

(三)深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詩是語言的藝術,學習兒童詩,不僅要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更要在一定的語境中培養學生鑒賞和駕馭語言的能力,這與群文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目標不謀而合。相較于傳統的單篇閱讀教學,在群文閱讀模式下的多篇兒童詩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解讀,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學生對詩意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開啟兒童詩教學——探索“群文閱讀”的策略

(一)以“單元主題”為線索的群文閱讀

單元主題閱讀教學,能從整體出發,統籌安排,以一個單元作為基本單位,生成一個總的教學目標。這樣通過一兩篇兒童詩去帶動整個單元教學,達到的教學效果遠大于各個模塊分散教學的價值功能總和。

三年級下冊《童年的水墨畫》一課中包括《溪邊》《江上》《林中》三首現代兒童詩。首先,PPT呈現《溪邊》,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自己讀懂了什么?再在學習小組內合作探究詩歌用詞的精妙,如“人影給溪水染綠了”的“綠”字,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想象作者筆下描繪的畫面是多么美麗,多么富有生機。在接下來學習兒童詩《江上》和《林中》時,教師可以適當放手,讓學生運用在《溪邊》一文中學到的方法自主學習,并思考這三首詩歌在寫法上的異同。學生發現,這三首詩歌都是描寫童趣童樂的,描寫手法上都是由遠至近,從大場景到特寫。但《溪邊》由靜至動的描寫了兒童“溪邊釣魚”的快樂,是一幅動靜結合的畫作,而比喻精妙的《江上》一詩則是一幅動態圖畫,將兒童頑皮的戲水情景活脫脫地表現出來,《林中》一詩則將兒童“林中采蘑菇”的歡喜記錄了下來。在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閱讀與本課特點相同的兒童詩,如同作者的《花前》《樹下》《街頭》等,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情景作文寫作技巧的把握。

(二)以“修辭手法”為線索的群文閱讀

修辭手法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常見的有比喻、擬人、夸張、懸念、 想象、照應等等,以修辭手法為角度選擇3~4篇兒童詩開展群文閱讀,通過比較,引導學生感受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語言風格,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尋相同點或不同點,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入透徹地掌握修辭手法,也能以文促學、以文解文,讓學生學有所獲。

例如,《荷葉圓圓》是一年級下冊的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詩,在學生熟讀原詩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在字里行間中感受夏天的美好,尤其是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小水珠、小蜻蜓的快樂心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語言優美生動,盡顯大自然的神奇,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美的向往。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教師還可以搜集同類運用擬人手法的寫景文章,如《春雨的色彩》《夏夜多美》等,將課堂適當延伸?!洞河甑纳省分行“坐?、小燕子、麻雀間的對話,《夏夜多美》中“風牽扯我的衣裳,送來荷田的清香”,能讓學生在閱讀中對寫景類文章形成概念,進而能夠“舉一反三”閱讀更多的同類文章,達到群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三)以“文章作者”為線索的群文閱讀

作者不同,創作風格不同。在選擇群文閱讀文本時,語文教師也可以“文章作者”為線索,在深入閱讀教材中所選的兒童詩的基礎上,選擇本詩作者其他的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作品,當然要與教材內容有一定的相似性或存在一定關聯性的,既能促進學生對該作家寫作風格的了解,加深對同類主題詩的理解,也能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與積累,提高學習效率。

《池子與河流》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篇兒童詩,作者克雷洛夫以樸實的語言,用不同的結局揭示了兩種不同生活態度的不同結局,啟發讀者思考“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在教學該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讀一讀寓言家克雷洛夫的其他代表作品,如講述要看人長處和優點的《鷹和雞》、帶有諷刺意味的《雜色羊》、富有哲理且耐人尋味的《農夫和蛇》,通過學習,學生對克雷洛夫的作品風格有了深刻的了解,知道這樣的寓言故事雖然反映的是日常生活現象,但背后往往蘊含著大道理。

四、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兒童詩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取群文閱讀教學方式,通過群文閱讀,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既能更好地將兒童詩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傳遞給學生,也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詩意和浪漫鉆入心里,發揮兒童詩應有的教育價值,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忠瓊.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9).

[2]魏曉琴.小學現代兒童詩歌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天地,2019,(9).

猜你喜歡
兒童詩群文閱讀低年級
教案《創作兒童詩》
長了翅膀的兒童詩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淺談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
一年級同音字教學例談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淺談低年級隨文練筆的有效訓練
兒童詩的情感表述與情境創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