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及開腹手術對膽囊切除后患者腸粘連的臨床療效對比探討

2020-09-27 13:13胡成聰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56期
關鍵詞:腸粘連開腹膽囊

胡成聰

(上海市東方醫院集團宿遷市東方醫院外科,江蘇 宿遷 223800)

膽囊切除術是常見術式,主要包括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相比而言,腹腔鏡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安全性高[1]。不過,無論何種手術方式,都是有創療法,都可能引起并發癥,其中,腸粘連是常見的并發癥[2]。本文為了觀察比較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對膽囊切除后患者腸粘連的影響,將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患者分成兩組展開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膽囊切除患者且隨機分成對照組、研究組,各組20例。入組標準:(1)肝功能正常;(2)臨床癥狀明顯的各種類型膽囊結石;(3)膽囊良性隆起狀病變;(4)無癥狀的膽囊結石,但結石直徑超過3 mm,或者同時伴有膽囊良性隆起狀病變;(5)擬行膽囊切除術;(6)對本研究知情,愿意參與研究,簽署有知情同意書;(7)本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同意。剔除標準:(1)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2)膽囊癌;(3)膽囊伴有積膿、穿孔等現象;(4)急性壞死性胰腺炎;(5)術前貧血患者;(6)嚴重高危的膽囊結石;(7)心腎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病、肝腎疾病史者;(8)精神障礙、失語失聰、無法正常交流患者。對照組:13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45.91±5.92)歲;5例膽囊良性隆起狀病變,11例膽囊結石,4例其他。研究組:11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21~78歲,平均年齡(44.12±4.85)歲;4例膽囊良性隆起狀病變,12例膽囊結石,4例其他。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疾病類型等基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發現,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開腹手術。叮囑患者保持仰臥位狀態,全麻處理,成功麻醉后,在右肋緣下做4 cm左右切口,剖離膽囊管,切除膽囊,縫合膽總管接口處,結束手術。

研究組,腹腔鏡手術。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身體稍微向左側傾斜,實施全身麻醉,成功麻醉后,基于腹腔鏡作用下,采取四孔法實施操作,借助鉗子,分離膽囊且鉗住,處于膽囊游離狀態,再切除。

1.3 觀察指標

記錄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與住院時間)。同時,統計患者腸粘連發生情況,腸粘連診斷標準[3]如下:(1)術后3天左右,排氣、排便恢復正常;(2)軀干過伸時伴有疼痛感;(3)飲水或者進食時反復嘔吐;(4)腹部伴有持續性隱痛或者不適,有時伴有腸蠕動性腹部隆起與腸鳴現象;(5)X線檢查,局部腸段擴張,部分腸腔可見積氣或者積液,內臟與內臟、內臟與腸壁處于粘連狀態。上述癥狀出現一條便可確診。

1.4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所得的最后數據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在數據處理過程中,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卡方(x2)用以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差異經P值進行判定,(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手術指標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

2.2 腸粘連

研究組1例出現腸粘連,發生率5%(1/20);對照組4例出現腸粘連,發生率20%(4/20)。比較發現,研究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外科手術是常用治療手段,存在一定創傷,緩解或者治療疾病的過程中,也會給機體帶來生理性傷害,引起系列病理、生理反應,導致并發癥。膽囊切除術(cholecystectomy)是膽道外科最常見的一種術式,1882年Lengenbuch行首例膽囊切除術以來,該術式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適合用于治療有癥狀的膽囊結石、急慢性膽囊炎以及膽囊隆起性病變等。不過,膽囊切除術,屬于外科療法,對機體存在一定創傷,術后也容易發生各類并發癥。其中,腸粘連是膽囊切除術的常用并發癥,手術操作中,造成腸管與腸管、腸管與腹膜出現不正常黏附關系,引起腸粘連。膽囊切除后,出現腸粘連,輕者無明顯癥狀,偶爾進食后表現出腹脹、腹痛,重者可能引起腹部脹痛以及排氣排便異常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降低膽囊切除后腸粘連是學者們探討的一大熱點?,F目前,預防腸粘連的方法主要涉及以下2種:(1)第一種,醫生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避免直接手術。例如,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直接降低對機體組織造成的傷害,相對腹腔鏡手術,如果采取開腹手術,腸暴露在外面,局部干燥,對機體的傷害較大。(2)第二種,手術過程中,使用防粘連試劑。其中,防粘劑主要有2種,即藥物防粘與隔離劑。另外,醫生在縫合傷口的時候,應該細心操作,防范術中異物,緩解局部缺血癥狀,正確選用細胞生長抑制劑、抗凝劑與抗感染劑,盡量防止傷口處感染,減少術后腸粘連的醫源性原因。如今,雖然預防粘連與所采取的措施之間的因果關系并沒有完全弄清楚,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腸粘連的發生率有所下降,這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成為臨床研究的一大熱點。

開腹手術,腹部組織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術中反復用紗布摩擦漿膜與腹膜,術后容易出現疼痛,且持續時間長,容易引起腸粘連。開腹手術,可能傷害切口周圍皮膚與血管,引起感染,切口愈合不夠美觀。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采取器械擴張方式,進入至腹腔,基本上維持了腹腔壁的完整性,無需暴露腹腔器官,可預防術后腸粘連。相比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保持腹壁完整性,術中不會暴露腹腔器官,紗布或者縫線使用較少,預防感染,且術后恢復快,疼痛輕,早期下床活動,減少出血量,降低腸粘連發生機率。本文經數據比較發現,研究組手術時間、疼痛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52.92±8.91 VS 81.45±9.46;37.45±5.61 VS 56.18±5.36;21.48±3.12 VS 27.14±5.73;6.78±1.56 VS 10.45±3.42 ),且腸粘連發生率低于對照組(5% VS 20%),P<0.05。由此分析,相比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在膽囊切除中的應用價值高,可降低腸粘連發生率,值得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腸粘連開腹膽囊
膽囊切除術后膽囊殘株內鈦夾超聲誤診結石1例
腸粘連的形成機制及預防措施調查
腹腔鏡下肝切除術中轉開腹的相關因素初步分析
膽囊底縫線牽引兩孔免夾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操作體會
腹腔鏡聯合手術治療腸粘連合并闌尾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腹腔鏡與開腹術治療膽囊息肉的對比分析
腹腔鏡脾切除術與開腹脾切除術治療脾臟占位的比較
膽囊切除術中經膽囊管膽道造影的臨床意義
腸粘連的形成機制及預防措施調查
腹腔鏡與開腹右半結腸癌根治術的效果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