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訓練學知識在高中田徑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020-09-27 23:00吳貴桿
讀與寫·中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知識

吳貴桿

摘要:生命不息運動不止,運動能夠幫助人體維持健康,增強人體免疫力,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需要借助運動這種較為積極的方式排解壓力,同時也需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擁有健全的體魄、斗志昂揚的精神參與高中沖刺,而田徑作為體育常規運動形式,是高中生必不可少的運動項目,教師應吃透運動訓練學知識,采取科學的方式,對學生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構建和諧的田徑運動環境。

關鍵詞:運動訓練學;知識;高中田徑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5-0233-02

引言

人類的日常肢體活動就是走、跑、跳,這也是人類生存中所必備的技能,田徑運動將人類肢體運動整合起來,在田徑活動中,學生們只需要從自己的生理習慣出發,按照教師的幫助糾正動作錯誤,采取更輕松且不傷害身體的行動形式進行田徑運動,就可以在簡單的田徑中牽動全身大部分的肌肉力量,從四肢延伸到身體的其他部分,獲得整體鍛煉的效果。田徑運動中,教師應充分結合運動訓練學的指標,采取高效且安全的訓練形式,優化教學效果。

1.高中田徑教學中缺乏運動訓練學認知的表現

1.1?學生田徑運動的興趣低。

田徑運動疏于常規運動形式,學生從小就接觸田徑,對田徑已經十分熟悉,但田徑運動能力卻高低差別大,認為田徑就是跑圈的死任務,每節體育課都需要進行跑圈活動,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固化的運動要求,學生們在體育互動中,更喜歡新鮮有趣的運動形式,對于這種比較無聊且運動動作幅度較大的項目,漠不關心,教師在田徑運動中,也過于籠統的進行教學,沒有關注學生的生理差異,運動中對學生的要求相同,一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跟不上其他學生的腳步,運動中排斥感較強。

1.2?田徑運動技巧的了解少。

田徑活動包含田賽、徑賽和全能比賽,具體的說田徑活動包含競走、跑、跳躍、投擲以及由跑、跳、躍、投擲的部分項目組成的全能運動。田徑各個運動形式下均有一定的活動技巧,如手臂應該抬高到什么幅度,手掌應握拳還是張開,活動中腳掌、腳尖、腳心應如何作用力,腿部的肌肉應放松還是緊繃,這些教師很少去說明,學生全憑自己的感覺去運動,學生自我去摸索適合自己的運動形式,這個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訓練學知識掌握的少,很容易在運動中受傷、感到無力等。

1.3?田徑教學形式較為單調。

田徑運動不僅僅是跑圈活動,也不僅是賽跑比賽活動,若田徑的教學中,教師就不重視運動訓練學的要求,不能結合學生的特點等進行教學形式的創新,讓小學、初中、高中田徑之間無差別的進行活動組織,這樣就會產生運動量不足、運動量過大、運動強度控制不得當、運動中無法激發學生的主觀意識、運動中學生負擔重等系列問題,原本田徑運動能夠消除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壓力,結果單調的運動形式反而增添了學生的生理壓力。

2.運動訓練學知識在高中田徑教學中的應用

2.1?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

教師應評估學生的生理特點與運動能力,可先進行一次集中的田徑運動比賽,如教師拿著計時器,讓學生進行跑圈比賽,不計男女、不計體重等,先進行一次比較公平的較量,然后將學生的跑步時間記錄下來進行分值統計,按照學生跑步的時間,將學生進行分層,跑步運動中,讓學生在三個分層小組中跑步,每個小組之間隔開一段距離,觀察學生跑步中的問題,如有的學生彎腰駝背、有的學生容易岔氣,表現為手總是扶著腰、有的學生跑步時腳步虛浮,不能抬起腳來等,然后將學生們大致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可拍攝照片視頻等,方便在學生自由活動時,教師反復觀看視頻揣摩學生運動的問題,統計好之后初步的分析學生的運動不良習慣,按照學生不同的運動情況展開因材施教。如發現學什么一開始跑步的時候還比較整齊,但越是快結束的時候,學生產生的問題就越多,這樣就發現學生的短距離耐力還是不錯的,但長距離的耐力就很差,教師可先幫助學生塑造信心,讓學生打消對田徑的排斥心理,創建短跨接力活動,按照之前的分層,A為優秀層、B為中等層、C為潛力層,先讓C層學生開始,經過B層接力,最后由A層學生結合距離差距進行沖刺,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提高趣味性,同時也照顧到不同田徑運動能力的學生,而后可逐漸的拉長短跨接力的距離,變為長距離接力,逐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2.2?基于負荷理論制定訓練計劃。

高中生的運動能力充分,但他們的主動運動意識差,在非體育課程上,能夠堅持運動的學生不多,僅有幾名學生喜歡運動,也多是競技類的游戲、為了減肥而運動等,很少有學生真正喜歡運動和田徑,教師應結合學生可負荷運動量,制定計劃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田徑運動中展現出自己真正的實力,不斷的實現自我突破,同時注意避免學生運動過量而產生肌肉酸痛、關節扭傷等問題,避免運動量不合理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如發現學生在田徑運動中有扭腳、腳步虛浮等問題,為增加學生下盤的穩定性和下肢關節的力量,對學生進行動作平衡訓練,讓學生站立在原地,擺出田徑運動的姿勢,左腳用腳掌支撐,膝關節彎曲約90°,左手在肩部高度,右手在臀部高度,右腿高抬,右腳踝靠近臀部,身體前傾假設自己正在奮力沖刺,保持姿勢直到學生站立不穩,這樣逐漸從幾十秒到一分鐘,讓學生逐漸能夠堅持穩定站立的之間,而后增加難度,讓學生站立在比較綿軟的海綿墊上,鍛煉學生的平衡能力、身體支撐力等,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摸索如何讓身體比較輕松,減少酸痛感,他們可以調整動作,如有的學生堅持不住,就握緊雙拳,身體肌肉緊繃起來,促使他們的身體平衡性增強。而針對田徑運動中,學生們的腳步頻率、步長不規律的問題,進行踮步高抬腿伸膝走拉訓練,跑步中經常發現學生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跟不上隊伍、一會兒隊伍的間距又過小,踩了前面學生的鞋子,針對這種很常見的問題,追根究底的應幫助學生適應規律化的腳步頻率。引導學生在兩個踝關節上系膠帶,膠帶的另一端固定于地面,擺動腿高抬并充分屈膝,腳靠近臀部。腳尖翹起,快速完成練習。這種鍛煉形式可強化學生的爆發力,促使學生迅速推動髖部向前,腳步動作也不再虛浮,另外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情況,分別進行小步跑訓練等,訓練形式多樣化,結合學生的田徑運動不足針對的展開訓練思考。

2.3?依據運動恢復理論消除學生的疲勞感。

田徑運動比較疲累,運動后一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大喘氣,站立不穩,有的學生著急的去喝冷水,有的學生趕快坐在了地上休息,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學生恢復的,教師應通過運動訓練學知識的傳遞,讓學生掌握運動后的自我恢復方法,首先就去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說明運動后不應立即喝水,避免腸胃超負荷工作,等學生的呼吸平穩后可以喝常溫的水,有的學生運動后出汗較多,感到悶熱就去喝冰水,這是不對的,另外叮囑學生在運動后應有一定的身體適應時間,如暫停跑步后,不應立即坐在地上,而是可以雙手扶住膝蓋彎下腰深呼吸,等身體的過度疲累感過去再坐下休息,避免運動后身體活動戛然而止,造成胸口發悶等感覺。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田徑運動中,教師應充分的考慮到高中階段學生的運動能力、習慣,運用運動訓練學知識,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運動趣味感。

參考文獻:

[1]趙秋,郭道全.分層次教學方式在高校田徑運動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2:44.

[2]趙麗君.運動訓練學知識在高中田徑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4:64-65.

[3]李杰.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普修課教學現狀分析與研究[J].網友世界,2014(17):392.

[4]樊玉杰.運動訓練學知識在高中田徑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2012(31):327.

[5]高麗華.運動訓練學知識在高中田徑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創新教學模式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7):125,127.

猜你喜歡
知識
延邊地區大學生艾滋病知識及態度的分析
論知識的匱乏與人民公社的失敗
聲樂教學體態語的理論及實例研究
從教學管理者視角看全科醫生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初探
習題變一變 思維現一現
是“知識”,還是“知識權力”追求?
愛與知識的力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