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2020-09-27 08:47舒濤
數碼設計 2020年10期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高職

舒濤

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職院校普遍開設的必修課程,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教學的需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改變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術手段。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手段,在教學中受到了師生的重視。文章在分析當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微課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將微課應用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中,并給出了微課的制作方式和步驟。

關鍵詞:微課;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4;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0-0030-02

引言:當前,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的信息技術已經在包括教育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正在深刻的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式。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使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能夠在信息化社會很好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加強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高職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開設該門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普及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樹立信息化社會意識、掌握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還比較陳舊和單一,以老師講授為主,這種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較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經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微課以形式多樣、時間短、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等特點,已經成為廣受師生歡迎的一種新教學方式,有效的克服了傳統課堂教學和單純的網絡教學帶來的的弊端,將信息技術和傳統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水平。

1?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絕大部分高職院校會將計算機應用基礎類課程作為必修課,并在大學一年級開設。該門課程內容多,與實踐聯系緊密。在教學中,不僅要給講授相關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目前,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課程容量大,但課時數少。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培養高職學生信息素養和應用技能方面起著重要的基礎和先導作用。課程教學內容要求學生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操作系統的使用、能夠使用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軟件進行日常的辦公、能夠利用網絡軟件使用互聯網六部分,教學內容非常多,且有大量的實際操作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在實際應用中的加深,必然要求教學內容也要不斷的更新和增加,也就要求學生需要掌握的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也會越來越多,而課堂教學時數非常有限,這樣會導致部分基礎和主動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無法完成教學任務。

1.2學生計算機基礎能力有較大差異。高職院校學生來源多樣,有普通高考學生、高職單招學生、中職學生、五年制學生等,且許多高職院校還面向多個省份招生。根據基礎教育的培養方案,從小學到高中均要求開設信息技術課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也包含了信息技術課程,因此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我國地域廣大,東部與西部之間、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教育水平差異較大,加之學生類別和學校的不同,學生在計算機知識和應用上的有較多在的差異。有小部分學生能夠熟練操作Windows、辦公軟件和其他一些應用軟件,有的甚至還能使用編程語言,但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機的理解還停留在瀏覽網頁、使用微信、使用QQ、打游戲等應用上,對于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的使用還知之甚少。還有一小部分來到民族邊遠地區的貧困學生,很少甚至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針對這種情況,不能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

1.3教學方式單一,較難調動學習積極性。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教學時主要由包括課堂教學和實驗兩部分:一是教師在教室通過教學課件和相應軟件進行講解,二是學生在機房進行實際操作。在課堂教學中,雖然采用了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但單一的講解和操作演示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較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4教學內容沒有針對專業特點。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對所有學生類別、所有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均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學大綱、同一教學進度,沒有有針對性的對課時、內容、教材等進行安排,使得教學內容和在專業中的應用沒有多少關聯性,無法為專業學習提供輔助。

2?微課的主要特點

微課概念最初是由美國學者戴維·彭羅斯提出來的。他指出,微課是采用建構主義的方法將常規教學內容轉化為適合于移動學習的在線教學內容,為學習者提供能夠隨時隨地自主學習的網絡平臺,使學習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學習到課程的核心知識和相關概念。而在國內最先提出“微課”概念,也得到普遍認可的是由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老師提出的,他指出:微課又名“微課程”,全稱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微課用簡短的教學視頻將某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或教學環節展示出來,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改變。將微課引入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對教學時間進行重新分配,可以做到讓學生課外學習,課內練習,也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用部分時間觀看微課、做實驗,其他的時間則進行重點和疑難講解。微課具有以下特點:

(1)學習時間短。根據相關理論,人們的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的,絕大部分人只能在10-15分鐘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所以,微課的時間不能與線下課堂時間一樣,故一堂微課的時長一般不超過20分鐘。針對高職學生來說,微課時長在10 分鐘左右較合適。

(2)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微課是將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環節、教學活動、某個知識點的核心內容等,分解為一個個小的模塊,每一個模塊講授一個單一的知識點。每個模塊在內容上,都包含了復習,本節教學的重難點,師生交流互動,作業和測試等,這樣學生就較容易掌握教學內容。

(3)共享方便。微課視頻容量較小,一般一堂微課視頻大小為幾十兆,視頻格式通常為WMV、MP4、MPG、FLV等能同時支持本地和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視頻不僅能夠在線觀看,還能夠下載到本地設備上進行觀看,做到了隨時隨地的學習。

(4)方便師生互動。學生可先通過微課進行學習,然后利用練習題檢測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有疑問的內容在線向教師提出,課后還能夠進行復習。教師則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數據和反饋來掌握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內容、進度、方法。

3?微課的制作

制件一堂微課,必須先圍繞一個知識點進行設計,然后進行教學視頻和其他教學資源的收集制作,最后將制作好的教學視頻和各種資源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學習。微課視頻的從制作方式來看,一般采用的方式有三種:攝像、屏幕錄制或屏幕錄制和攝像結合。綜合來看,理論課程比較適合采用攝像方式,實踐操作課比較適合采用屏幕錄制方式。屏幕錄制和攝像結合方式制作微課,聲像效果好,能夠同時將教師授課圖像和操作演示很好的展示出來,缺點是對授課教師的要求和制作成本較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采用混合方式制作微課。微課應該按照選擇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制作視頻-制作教學資源-上傳-反饋的步驟來進行制作。

4?結語

微課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忙很大,相比傳統教學模式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采用微課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對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也減少了許多重復的勞動,提高了教學效率。但微課教學模式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是不可能代替傳統課堂教學的。相信在不斷的改進中,基于微課的遠程教學模式將會更加完善,必將在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 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 遠程教育雜志,2013(4): 38-44

[2]祁博. 微課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 計算機教育,2014(24):82-85

[3]蘭春霞.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實證研究[J]. 職教論壇,2015(23):73-77

[4]王建君. 基于微課的計算機基礎翻轉課堂設計-以word為例[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6):28-29

猜你喜歡
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高職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設計與制作實踐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任務驅動和專題式相結合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