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措施

2020-09-30 10:18霍媛媛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3期
關鍵詞:牙科上頜情況

霍媛媛

(濟南市口腔醫院,山東 濟南)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工種植牙技術在牙科中逐漸廣泛應用,其不僅解決了困擾牙科多年的牙齒更換問題,同時有效提高了牙科患者的治療質量[1]。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術不僅有著美觀、牢固等優點,并且其能進一步降低傳統治療對患牙鄰牙的損傷[2]。研究指出,在臨床上對于患者上頜磨牙缺損的治療通常采用固定義齒以及活動義齒等方式,但由于兩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術后不良反應,使得臨床治療效果較為不理想[3]。因此,人工種植牙技術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但是術后給予患者相應的圍術期護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術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4]。本次研究主要對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在圍手術期時的臨床護理措施進行探討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整理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80例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圍手術期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在圍術期不同的護理措施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男性50例,年齡35~40歲,平均(37.54±1.36)歲;女性 40例,年齡 30~35歲,平均(33.58±1.24)歲。觀察組患者男性53例,年齡35~40歲,平均(37.24±1.71)歲;女性 37例,年齡 30~35歲,平均(33.34±1.4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隨機分組對比研究標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經相關檢查診斷,所有患者的牙科疾病均符合需要行種植術者;(2)所有患者均已知情本次研究,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3)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患有心、腎等器質性功能障礙或不全者;(2)患有嚴重神經性疾病患者;(3)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4)依從性差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圍術期護理干預,包括:對患者進行口腔健康宣教,術前為患者講解關于種植牙等相關流程及注意事項,并告知其相應的手術風險以及術后復診等情況。1.3.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基礎上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包括:①術前?;颊呷朐壕驮\時,相關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拉近彼此間的護患關系,同時為患者介紹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術相關的注意事項等,同時為患者介紹手術相關醫療設備和醫師的專業性,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和對醫院的信任感,給予患者一定的鼓勵和安慰,使其能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②術中。在行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術時,確保手術室溫度處于人體舒適的溫度,同時密切監測手術所需的醫療設備運行情況,密切觀察患者體征情況,為其擦拭汗液等;另外,在手術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③術后。指導患者咬緊牙與手術創口面紗40 min以上,同時在24 h內對術側面部進行冰敷,向患者介紹術后注意事項,如術后唾液帶血絲屬于正?,F象等;術后2 h可進行進食、飲水,同時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結構標準,叮囑其謹遵食譜用餐,禁止食用寒冷、辛辣等具有刺激性食物,同時切勿大力咀嚼食物,防止預后遭受影響;若術后患者手術部位出現疼痛、異物感等,為其講解這屬于正常術后反應;術后2 d,可使用漱口水進行漱口,5次/d,確??谇磺鍧?,避免發生感染;術后3 d,禁止洗熱水澡、游泳等,避免體力勞動;術后7 d內,禁煙酒,為避免牙槽骨和軟組織愈合情況受到影響,切勿用手、舌接觸創口以及用力擤鼻子等;術后7~10 d可進行拆線,術后4個月進行復診治療;電話隨訪,詢問患者病情恢復情況。

1.4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焦慮情況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術后焦慮情況采用牙科焦慮量表(DAS)評分進行,其中分為三項,即4~9分為低度畏懼,10~14分為中度畏懼,15~20分為重度畏懼;患者得分值越低,則表明患者焦慮程度越低。術后不良反應包括疼痛、牙齦腫脹以及牙齦出血等。

15 統計學方法

收集整理兩組受檢者資料,隨后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DAS評分情況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DAS評分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DAS評分情況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DA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DAS評分情況,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DAS評分情況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DAS評分情況比較(±s, 分)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90 14.12±2.60 8.04±1.09對照組 90 13.48±2.64 12.18±1.06 t 1.639 25.832 P 0.103 0.000

2.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工種植牙技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牙科臨床中的諸多問題,其不僅使得臨床治療牙科疾病的治療質量提高,同時也受到牙科疾病患者的青睞[5]。臨床治療中,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術雖然能有效解決固定義齒以及活動義齒的缺點,但是在治療過程中無法給予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術相關的護理措施,同樣會對患者治療效果以及預后造成嚴重影響,導致不良后果的發生[6]。因此,給予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術患者有效且合理的護理措施顯得極為具有意義[7]。本次研究給予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圍術期患者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DAS評分情況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患者DA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DAS評分情況,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通過術前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性,減少其不良負面心理的產生,同時增強患者對治療的積極配合性,提高手術治療效率;再通過術中對手術環境以及患者體征等的嚴格控制及檢測,使得手術順利展開,加快了患者的手術進程;隨后,在患者術后為其制定相應的飲食結構,叮囑其謹遵食譜用餐,在保證患者得到足夠的營養時,提高患者預后效果,使其在更短的時間內康復。

綜上所述,給予上頜竇內外提升種植牙圍手術期患者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護理效果顯著,有效減少術后不良反應以及不良心理的發生情況,提高治療效果,具有臨床應用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牙科上頜情況
牙科手術
CBCT分析上頜磨牙牙根及其牙槽嵴頂與上頜竇底壁的位置關系
三種無托槽隱形矯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學性能對比研究
上頜第一磨牙牛牙癥伴牙源性上頜竇炎一例
口腔健康宣教對潔牙患者牙科焦慮心理的影響
上頜竇口大小與上頜竇副口對上頜竇氣化影響的CBCT分析
牙科界茅臺來了
錐形束CT診斷上頜竇內病變的發生率
脫發 養“老金”
一周融資融劵情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