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農業農村經濟的有效措施分析

2020-10-09 11:07何海成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提升措施

何海成

【摘? 要】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取得了重大的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改善農業技術和和設備,進一步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農村經濟;提升;措施

引言

近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取得了重大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完善現有的農業經濟模式。需要完善基層民主制度,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需要加大財政與技術支持力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需要注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需要強化教育培訓來提升農民綜合素養,需要改善農業資源態勢,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1.加強農業經濟管理

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是保證我國“三農”政策落實的基礎,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1.1創新經濟管理體制

作為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經濟與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農業經濟發展好了,農民收入就會增加,農民幸福感也會提高。從目前來看,我國農業經濟依然存在發展水平不平衡的問題,亟需體制的進一步創新,創新經濟管理模式是發展經濟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應逐步落實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通過計算機等設備開展管理和生產工作;另一方面要優化管理手段,為經濟管理提供科學的農業指導,提高農業經濟的收入。

1.2改變經濟管理模式

如果管理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過去,就會跟不上經濟發展的大趨勢。隨著社會更加重視環保理念,農業經濟管理的思維模式就不能一味地停留在關注增產擴銷上,也要關注和重視環保。隨著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受到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環保問題變成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只有高舉環保理念,才能將可持續發展貫徹到農業經濟的發展中。

1.3不斷優化農業生產結構

傳統農業經濟管理更加注重對農作物生產能力的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戶的經濟收入水平。為此,需要不斷完善農業生產結構,建立多樣化的農業生產結構模式,為增產增收奠定基礎。地方政府應該根據本地區的資源優勢采取規?;纳a經營方式,推廣種植無公害農作物和綠色農作物,提高本地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此外,要研究農戶收入偏低的問題,鼓勵農民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升農作物質量,減少農產品保存、運輸和包裝過程中的損壞,提高農作物的價值。地方政府還應培養輔助加工單位,提高深加工能力,為推動農作物深加工奠定基礎,從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完善農村基層民主制度

農村基層民主制度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完善農村基層民主制度,應通過民主管理、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民主決策,讓廣大農民對本村事務當家做主,更好地調動他們的創造性、積極性、主動性,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因地制宜地發展當地農村經濟。通過完善農村基層民主制度,能夠使農民更加尊重集體的力量,更自覺地團結起來,共建美麗農村。通過輿論監督,能夠使鄉鎮政府的各項工作更有效地開展。幫助農民實現自身的民主權利,才能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大財政與技術支持

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地區的財政支持和技術支持力度。財政支持主要體現在加強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村公路的修建、文化廣播設施的組建升級、村屯代電線路的升級改造、農田水利工程的維修完善等方面。技術支持主要體現在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以高質量和高產量換取高收入,將高新技術廣泛應用于農產品加工各個環節。目前來看,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微膠囊技術、微生物發酵技術、膜分離技術、微波技術、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無菌貯存與包裝技術、超高壓技術、超微粉碎技術、膨化與擠壓技術、瞬間高溫殺菌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等一些高新技術已經在農產品加工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加大了農業的技術投入,提高了產業經濟效益,提高了農戶的經濟收入。積極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促進村集體股份制合作社的建立,帶動合作社社員適度規?;洜I,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極大程度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

4.著重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目前,農耕作業是農民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要想實現農業規?;?、集約化,就必須著重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利用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形成。農產品加工業在提高農業發展競爭力、保障農民收益、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增加就業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政府部門要從整體考慮提升農產品加工業,使農產品行業向著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要擴大農業產業化范圍,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既增加農民的收入,又推進城鎮化進程。鄉鎮政府應當培養出一批優質的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來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吸引流轉出土地的剩余勞動力,讓他們學到適應新工作的新技能,增加他們的經濟收入。這樣不僅節約了農業成本,還加快了新農村創建的步伐。在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帶動下,生產基地、加工原料、加工過程實現了有效連接,逐漸形成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鏈,讓農業產業化形成一定的規模,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5.強化對農民的教育培訓

為切實緊跟新農村經濟發展趨勢,鄉鎮政府應當高度重視農民的教育培訓工作。鄉鎮政府應鼓勵農民不斷充實自己,摒棄以往傳統的思想理念。在農業生產中運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并不斷更新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質量,做到科學栽培,做到與時俱進。鄉鎮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業技術的宣傳力度,讓廣大農民運用農業技術實現農產品的優質高產??梢砸虻刂埔说嘏e行一些培訓活動,讓農民掌握更多的農業知識,處理一些簡單的農業問題,做到正確栽培,實時關注農業技術發展進程??梢匝堃恍┺r業專家定期開展知識講座,讓廣大農戶踴躍發言,提出自己的問題,專家針對這些問題因材施教。邀請農業專家為農民耐心講解栽培技巧,全力搭建教育培訓平臺,通過更專業的平臺培育出一批具有高文化涵養的現代型農民,保證農業生產的創新性和時效性。

6.改善農業資源態勢

要改善我國農業資源短缺的現狀,就必須利用自身優勢,通過有限的資源來支撐更大規模的農業發展,使農業發展由資源消耗型向節約型發展。要特別重視農業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保障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鄉鎮政府必須要有效整合各種農業資源,突出農業發展的主要優勢。要重視各項農業資源之間的合理分配,保障資源配置最優化,促進農業資源的發展應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實現對資源優勢的有效應用。政府部門之間還必須要提高對資源節問題的重視程度,調配農村經濟發展標準,保障對農業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7.結語

提高農業農村經濟,需要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完善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完善基層民主制度,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需要加大財政與技術支持力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需要注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需要強化教育培訓來提升農民綜合素養;需要改善農業資源態勢,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寧其貴. 強化農村經濟管理 推進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J]. 吉林農業, 2018, 000(001):53.

[2] 周振. 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及發展展望[J]. 宏觀經濟管理, 2018, 000(003):37-47.

[3] 鄧濤.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模式改革創新的分析[J]. 消費導刊, 2018, 000(018):107-108.

猜你喜歡
提升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轉爐煉鋼脫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療科輻射防護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論新形勢下政工干部的修養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如何提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