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彰顯的五大特質

2020-10-09 11:07謝暉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全球治理特質中國

【摘? 要】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不斷蔓延的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風潮,中國以負責任大國的有力擔當,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成為世界亂象中的中流砥柱。在推進革新全球治理體系的過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展開了一系列重大實踐,推進了一系列重大工作,這不僅厘清了人們對全球治理現狀的困惑,更堅定了各國對世界前途和人類命運的信心。

【關鍵詞】中國;全球治理;特質

引言

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世界之問,美國為首西方大國主導的全球治理范式難以為繼?!爸袊桨浮庇y而上,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與新實踐特色鮮明、卓有成效。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包容、開放、自信、負責的國際形象,呈現了一個和平、穩定、成功的大國擔當。

1.方法論上的“辯證”特質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所謂“辯證”,就是要在變革全球治理體系的過程中多用聯系與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其一,應對和平赤字之挑戰,“中國方案”強調要用聯系的觀點看世界。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耙粯s俱榮,一損俱損”只有各國一起走和平發展道路,才能實現世界長久和平。故而,中國堅決反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主張各方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安全,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其二,為破解全球發展赤字,“中國方案”用發展的眼光分析問題,闡明唯有發展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發酵,保護主義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收入分配不平等、發展空間不平衡已成為全球經濟治理面臨的最突出問題。于此,中國提出“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發展理念,并在實踐層面向全世界發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為整個世界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公共產品,為低迷的世界經濟注入了中國動力。

2.實踐觀上的“務實”特質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所謂“務實”就是要講究實際、實事求是。就是要準確把握當前的國際趨勢,樹立起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一方面,堅持實事求,就要清醒認識和正確把握當今世界發展基本態勢。當今世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改變著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大勢難逆??沙壌髧菩邪詸嘀髁x和強權政治的意愿和行動不會自動放棄,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斗爭仍將是艱巨且激烈的。另一方面,堅持實事求,就要不斷推進全球治理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為加快修復全球生態,實現生態文明,中國強調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可持續全球生態體系。這些主張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與意愿,體現了中國對世界對責任與貢獻,為構建美好新世界找到了實現路徑。

3.價值觀上的“為民”特質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所謂“為民”,就是要站在全人類的高度,摒棄狹隘的國家中心主義價值觀,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理念,通過共同協商和共同行動來協調各方利益,為增進全人類共同利益而不斷努力。

中國主張各治理主體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共同把握世界發展脈絡、都應一同書寫全球規則、都應對全球治理事宜有商有量,更應共同享有全球發展紅利。由此,提出了涵蓋以上思想精髓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理念?!俺珜祟惷\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边@是對傳統國際關系的揚棄和超越,它為增進世界人民福祉、革新全球治理理念指明了正確方向,自提出到被寫入聯合國決議,獲得了國內外廣泛認同,深入世界人民心中,必將成為全球治理的價值遵循與追尋方向。

4.文明觀上的“包容”特質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所謂“包容”就是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不同樣態的各式文明都包含著獨特的自我價值觀、準則、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各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盡管文明沖突、文明優越等論調還不時沉渣泛起,可隨著文化多樣化的持續推進,建立一種與新的時代精神相適應的新型文明觀,實現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不僅是這個時代發展訴求,更是已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國尊重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樣性,認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文化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文化發展道路。世界的本質是“多”,而不是“一”,根本不存在神圣的“同一性權威”,對“同一秩序”的極端迷信根植于“獨斷主義的真理觀”和“排他主義的道德觀”,由此生發出對多樣、差異格局的反感。只有摒棄傲慢和偏見,打破西方文化霸權秩序,消解“同一性”權威的絕對專制,才能讓“差異性”“多樣性”獲得自由呼吸的空間,才能實現不同文明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好愿景。

5.義利觀上的“共贏”特質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所謂“共贏”就是要摒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為準確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著眼于尋求人類最大公約數,中國積極探尋合作共贏新路徑、展開新實踐,并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5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共獲5大類、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成為新時期推動全球發展合作等機制化平臺?!皬娖饋怼钡闹袊钪陨砑缲摰膰H責任,力所能及地為世界發展提供更多的國際公共產品?!爸袊鴮⑹冀K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來實現共同發展?!薄熬痈呗曌赃h,非是藉秋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主張聚焦全球關切,對接各方機遇,同行者越來越多,朋友圈越來越大。這一系列合作共贏的堅定諾言和務實舉動,勾畫出了中國與世界深度聯通的新圖景,架構起了中國夢與世界夢交相輝映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習近平:《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M]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3]羅伯特·基歐漢:《霸權之后》[M](蘇長和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詹姆斯·羅西瑙:《沒有政府的治理》[M](張勝軍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2(01)。

[6]李東燕:《全球治理——行為體、機制與議題》[M],當代中國出版社,2015年版。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規劃課題“習近平全球治理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研究”(19NDQN341YB)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謝暉,女,法學博士,浙江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浙江基層社會治理學院執行院長。

猜你喜歡
全球治理特質中國
好校長應該具備的三大特質——兼談校長培訓的幾點思考
喜新厭舊與神經特質有關
你看見了什么
中國參與極地開發與治理的前景透視
全球治理下跨國公司社會責任監管模式轉變
中華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機的全球治理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Crying baby mammals all sound the same to Mam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