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實踐探索

2020-10-09 11:07王貴朋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就業導向中職語文教學現狀

王貴朋

【摘? 要】中職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實踐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使學生能夠滿足用人單位對學生素質的要求。本文將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就業導向;對策

引言

職業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專業課是職業教育的重點,語文學科在職業學校中處于邊緣科目,很多中職學校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將課時安排集中在了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訓練上。

1.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1.1學生綜合素質差,學科基礎薄弱

中職學校的學生很多都是因為成績不理想,無法進入普通高中學習,才會選擇中職學校,中職學校的生源十分復雜,學生的整體素質偏低。學生的學科基礎相較于正在接受國家普通教育的學生而言較為低下,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較為欠缺,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不感興趣,甚至是不愿意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中職學校的學生尚未構建明確的語文知識結構,學生的學習能力低下,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阻礙了語文教學的開展。

1.2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落后

很多教師受到固有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在語文教學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師一味的講解和敘述,導致課堂學習十分單一枯燥,中職學校的學生個性鮮明、思維十分活躍,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沉悶乏味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個性的發展十分不符,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學生身上,很少關注到學生性感和個性的發展,教師將自己放在了課堂的核心位置,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反復的講解和練習,使得學生成為了學習的機器,本應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失去了活力,說教式的教學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甚至是出現了厭惡心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無法得到保障。

1.3學生自控能力不足

學習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中,其中即離不開教師的講解,也離不開學生的學習,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中,很多時候只是教師在進行單方面的講解,學生在底下做自己的事情,面對學生的竊竊私語、呼呼大睡、玩手機等行為,教師多次制止都沒有效果。中職學校的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在課堂上無法約束自己的行為。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營造的課堂學習氛圍過于沉悶,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認為自己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足夠了,對于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不足,在語文課堂上為所欲為,導致語文教學的質量無法得到提升。

2.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結合

首先廣大中職語文教師們要合理利用嵌入式的教學手段來將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技能課程進行全方位的融合。通常來說,中職技能型教學的基礎是要保證學生對于語文基本素養的掌握,從而對專業技能進行一個有效的訓練,并將專業素養與語文素質合理的融合在一起。而嵌入式的教學方式同時也強調了語文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同步進行。進行中職語文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保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興趣一直都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動力,因此廣大中職語文教師們要積極利用興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并根據學生現有的語文知識情況同專業課教學內容進行充分融合,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來進一步開展教學,保證了語文與專業課的合理開展。

其次是要積極建立大語文教學觀念,而大語文教學觀念中應具備以下幾點:其一是要保障教學內容能夠切近生活、回歸生活;在進行生活化語文教學活動的同時,要保障以學生現階段的生活為主要背景,結合學生的相關特點、認知方式與情感需求,充分激發出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動力。并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能夠親身進行實踐,在感受、感知、調查、探索中掌握生活,理解生活,同時還可以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語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成為語文學習的有利元素。其二是要實現語文的適用性,從大環境中出發,可以發現,現階段中職語文在中職教育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而中職教育也決定了語文的專業性特點,因此要使中職語文可以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相關服務,為學生將來面向職場的過程中奠定其語文基礎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他們的語文能力去解決就業過程中的相關問題,讓語文成為他們未來發展的堅實后盾。因而合理運用語文教育的實用性將為學生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三要時刻注重語文課堂的豐富性與廣闊性。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要充分將課堂延伸到室外,進一步延伸到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讓學生懂得法于可能、增益課外、課內外并舉的相關手段,來切實的提升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同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進一步打破語文課堂學習的單一化形式,有效的依據教學內容及特點,設置多種如情節表演、演講比賽、辯論賽或是手抄報等各式各樣的課堂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語文課堂興趣。

3.重視學生基本功的訓練

3.1要求學生寫好字

語文教師要從基礎做起,教會學生認真書寫,每天練字。對于特殊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如果完成了練字任務,一定要及時鼓勵,不吝惜表揚,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找到存在感。

3.2要求學生練好普通話

教師在教學中應帶頭講普通話;要求學生每天聽新聞聯播,注意區別和糾正自己的方言;鼓勵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話進行交流,營造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如本學期學校進行的以“推廣普通話,規范用字化,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就為學生營造了練習普通話的氛圍。

3.3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明確要求,也是二十一世紀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葉圣陶先生曾說:“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最為基礎?!睂τ谥新殞W生而言,在將來的工作、生活中,“說”是體現語文能力的關鍵。但大多數中職生都有自信心不足、畏懼心理嚴重、擔心說不好、被別人笑話的情況,于是,筆者嘗試以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課前5分鐘簡介、主題演講比賽。尤其是課前5分鐘的自我介紹,效果顯著。具體做法是每節課前抽2名學生進行展示,輪流循環安排,抽到的學生必須上講臺展示。自我介紹必須表達流利,表情自然,能突出自己的特長和個性。教師和學生都是評委。自我介紹要求人人過關,滿分10分,6分以下,還有第二次上臺機會,如果還不過關,就要罰背古詩文,這一舉措,使每位學生既有壓力又有動力。課前演講訓練,既讓學生克服了怯場心理,又鍛煉了學生的膽量,為學生以后就業應聘時的自我介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我們還專門在課堂上舉行“我是文明的中職生”主題演講,讓學生關心人、尊重人,養成健全的人格,活動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3.4要求學生每周寫周記

中職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差,“談文色變”,主要是覺得無話可說。因此,筆者規定學生每周寫一篇周記,字數不限,內容不限,可以寫一周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通過周記的批閱,教師還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思想情況,為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提供依據。

3.5引導學生養成每天看書報的習慣

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到學校圖書室借閱自己喜愛的報刊雜志、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4.結束語

中職語文教學中,要多一份思考、一份探索、一份嘗試。雖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如果能始終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強調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專業性,體現鮮明的職教特色,最終就能解決“教師乏味,學生無趣”的問題,讓語文教學呈現全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1]謝雍微.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職業中專語文課堂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9(15):48

猜你喜歡
就業導向中職語文教學現狀
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育中《兒童常見病護理》課程教法的實踐與研究
中職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
彝漢雙語教學的現狀和策略
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
立足文本,給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搭建解讀支點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效策略探究
基于學生就業導向的中職物流管理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