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現性評價在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2020-10-09 11:16任存寶
湖北教育·科學課 2020年5期
關鍵詞:表現性評分目標

任存寶

評價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有效教學需要評價的支持?!读x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評價中除了紙筆測驗,還要重視表現性評價的運用。表現性評價作為傳統紙筆測驗的有效補充,更能對教學構成積極的影響。表現性評價在測評學生的多種復雜能力,實現教、學、評的一致性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表現性評價的組成

表現性評價指運用評分規則對學生完成指向表現結果的學習任務的過程表現與成果作出評價,由目標、表現任務和評分規則組成。

目標是教師期望學生能表現出來的學習結果,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設計表現任務與評分規則的根本依據。表現任務是教與學的重要內容及達成預期目標的載體。評分規則是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過程與成果進行評判的評價標準。這三個核心要素互相關聯,互為因果。表現性評價與教學整合,與課程標準關聯,多種表現性評價任務的綜合運用構成表現性評價體系。表現性評價的概念框架如圖1。

表現性評價的意義

表現性評價特別強調表現任務對學科或現實世界是有真實意義的,這與“我國課程改革中關于突出學科知識的應用性,注重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一致。

1.實現有效評價

目標與評價的匹配是有效評價的核心。教師要根據目標選擇匹配的評價方法,不能通過對事實性知識的記憶來考查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圖2列舉了一些適合運用表現性評價的目標,這些目標正是小學科學課程所關注和培養的重要能力。

2.實現教、學、評一致性

教、學、評一致性指在目標統領下的教、學、評各要素之間的匹配程度。表現性評價的目標、表現任務、評分規則具有內在一致性,它以目標為導向,強調目標的實現及證明,契合教、學、評一致性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表現性評價可以實現教學即評價、評價即教學的目的。

3.順應小學科學課程的需要

課程標準指出,隨著評價范圍的擴展,科學評價的方式也應該多樣。除了紙筆測驗,還要重視表現性評價,即通過有組織地收集學生在學習中的成果表現,對學生進行評價。表現性評價既關注學生的“最終結果”,也關注學生的“表現過程”。小學科學課堂中有大量的學生行為表現和成果(如圖3),并且適合采用表現性評價來評價。

4.轉變教師教學設計思維

通常,教師的教學是按“目標—教學—評價”的傳統思路設計的,而在實際備課中,又常表現為“教材—教學—評價”的模式??梢?,僅僅將“教什么”“怎么教”轉變為“學什么”“怎么學”“如何引導”還不夠,必須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設計的思維模式。以“要把學生帶到哪里去”為邏輯起點,然后對“如何證明學生學會了什么”“學生需要經歷什么樣的活動”以及“如何展開教學活動”進行思考、追問與設計,這正是逆向教學設計的思考邏輯,即“目標—評價—教學”。

如何設計與實施表現性評價

1.表現性評價的關鍵步驟

表現性評價可用于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的周期可長可短,視具體的評價目標和評價任務等因素而定。設計和研發表現性評價是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如圖4),需要持續不斷思考和修正。

2.逆向教學設計步驟與要點

逆向教學設計是課堂中實現表現性評價的必然。在課堂中實施表現性評價,首先要改革傳統的教學設計,倡導逆向教學設計,從內容驅動轉向評價驅動,著眼學生理解和表現所需要的邏輯,這是“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逆向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為:確定所期望的結果(目標)→確定該結果的適當證據(評價)→安排教學活動。

第一步:確定所期望的結果(目標)。表現結果(即表現性評價的目標,與期望目標一致)的確定應以課程標準為基準,指向學科核心概念、重要的學科技能或跨學科技能,是學生后續學習與發展的基礎。這些結果是期待學生在表現性評價里學習和展示的學科知識、行為和技能。把結果界定為更為具體的、可測量的結果很關鍵,如期待學生能夠設計和做實驗,嵌入任務中的一些表現結果包括:提出恰當、可驗證的問題,提出假設,確定要測量的變量等。

第二步:確定該結果的適當證據(評價)。教師需要思考和設計學習證據,即如何知道學生達成目標的情況,證據是什么,應該在哪里尋找這些證據。根據需要的證據設計出什么樣的任務,幫助學生達到想要的結果。學習結果的表現形式是什么?如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客觀、真實的測評?這就需要選擇或設計一個評分系統,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準確打分,這是表現性評價設計的難點所在。常用的評分記錄工具主要有核查表、等級量表和評分規則三種。

為了檢測預期目標達成情況,引出所要測量的表現結果的證據,就需要設計表現任務。一個好的表現任務一般有五個要求,即與目標匹配,提供學習資源,任務指導語簡要清晰,盡量真實的問題情境,結果要求明確。

第三步:安排教學活動。教師需要思考學生完成表現任務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需要提供怎樣的指導與幫助,助推學生完成表現任務,達成相應的學習目標;需要提供什么樣的儀器設備與材料;如何使“學的活動”更有結構性;如何突破重難點;課堂評價如何有機鑲嵌于教學活動中,具體解決“學什么”“怎么學”“如何引導”“如何評價”等問題。

3.表現性評價的實施建議

(1)表現性評價有其優勢與局限性。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課程,注重探究活動,實踐性強,課程中許多目標適合應用表現性評價,但表現性評價并非萬能的。因此,有效評價是關鍵和核心,要關注其適用性,關注評價與目標是否匹配,倡導多種評價方法的合理運用。

(2)確立教學即評價、評價即教學的理念。表現性評價既是一種評價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活動。表現性評價必須與課堂教學融合,而不是成為額外加進來的事物,成為教學的累贅。

(3)在目標的統領下,教、學、評一致性是教學的根本要求。教學要始終關注目標的實現,向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和幫助,助力學生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其中,評價任務是關鍵,它是達成教、學、評一致性的關鍵之處。

(4)經歷基于表現任務的學習過程。表現任務盡可能是基于真實情境的問題或任務,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引發學生的建構反應。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讓教師可以看到任務結果和表現歷程。

(5)觀察并收集學生的學習表現信息。表現性評價是一種學習經歷,教師要了解學生學習發展變化的進程,收集有意義、有效的信息,為教學決策服務。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與機會,幫助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學習表現進行反思與評價。

表現性評價設計案例

以“鐵生銹”內容為例(見表1),在逆向教學設計框架下,把表現性評價整合于原來的教學設計中。

猜你喜歡
表現性評分目標
高中說理性文言文表現性評價案例設計
APACHEⅡ評分在制定ICU患者護理干預措施中的應用研究
“表現性”語文課堂風景——建甌市東峰中學課改觀摩側記
雙周最佳陣容
雙周最佳陣容
雙周最佳陣容
論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性學習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