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愛校教育研究

2020-10-09 11:07甘巧丹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自媒體對策

【摘? 要】隨著互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當前社會步入了信息化、數字化的全新時代。大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傳播實時信息,分享學習生活中與他們息息相關的點滴,而微信、QQ、微博和抖音等眾多社交應用媒體平臺的出現為他們提供了便利?!叭巳私悦襟w”的時代,極大的滿足了當前大學生自我表達的需要,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消極的影響,尤其在一些突發事件中,學生會傳播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或者發表自己的見解。高校關注大學生使用自媒體過程中存在的利弊,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是獨立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自媒體;愛校教育;對策

引言

2020年4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網民規模達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64.5%%。根據報告統計,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人均上網周時長尾27.6小時。網民的年齡結構中,10-39歲群體占整體網民的67.8%。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比最高,達26.8%。從這個數據中可以說明,大學生群體網民占比最高,互聯網絡已經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

即時通信服務是互聯網最基礎的應用之一,截止2018年12月,即時通信通信用戶規模大7.92億。在網絡技術和社交應用普及的社會,微信、QQ和微博等為主的自媒體時代來臨,它們使用率分別是83.4%、58.8%和42.3%。在校大學生是中國網民的主力軍,也是微信、微博和抖音等自媒體應用的最主要的群體。

1.自媒體與大學生的關系

自媒體與大學生本沒有的必然聯系,但隨著大學生對自媒體廣泛而深入的使用,且自媒體平臺越來越多地服務于大學生的發展,自媒體與大學生之間形成了緊密的聯系,因為大學生的使用和參與而讓自媒體更加精彩,因為自媒體的充分應用而讓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高效和豐富多彩。

現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更新以及普及,都在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在前進。大學生作為年輕一代他們對自媒體等現代技術的掌握超乎想象,甚至引領著時代發展的潮流?,F在的大學生喜歡通過自媒體平臺來傳播信息,同時也從這些平臺獲取社會娛樂、日常生活等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學生不僅可以便捷的交流,平等的溝通,也可以彰顯年輕一代的個性。自媒體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推向了全新的時代。大學生不自覺的成為自媒體平臺的擁護者,他們求知欲強、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以自媒體傳播信息時,不僅可以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而且可以利用自媒體平臺充分地展示自我。大學生在以自媒體形式表達訴求,會選擇主流的平臺,這些平臺都能在某種程度滿足學生的心里需要。有的大學生通過微信來炫耀自己的生活狀態,在就餐前先拍照發朋友圈;有的表達“自我中心”的個人主義;有的在遇到不高興的事后通過網絡宣泄情緒緩解壓力。

綜合分析,自媒體在大學生當中的發展,主要特點是普及率高,受眾廣。大學生手機持有率幾乎百分之百,電腦擁有率不低于50%,每天上網時間至少4小時,這為大學生掌握自媒體技術提供了充分便利。問卷調查表明,南寧學院在校大學生幾乎都擁有自己的微博、QQ、微信等賬號,利用這些平臺每天最少瀏覽或發送一條信息、評論等,并把在微博、微信平臺發布信息作為表達自身訴求的首選。另外一個重要的特點是自媒體在大學校園里的發展不僅信息量越來越大,內容也越來越龐雜,不僅包含時事新聞、娛樂熱點,也包含求職、網購、時尚風范等信息,方方面面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生活與學習。

2.獨立院校大學生自媒體行為的分析

南寧學院是2012年12月升格為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計一萬四千余人。本研究結合自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主動體驗各類自媒體功能、積極與大學生進行自媒體互動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調查南寧學院學生自媒體平臺的使用情況,以及他們對在自媒體平臺言論的認識。其次,了解自媒體在學生的愛校教育的影響,如何加強在高校大學生中的主流價值引導,以期對新形勢下如何利用自媒體加強對大學生的愛校教育研究。

通過問卷調查研究,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在使用自媒體,甚至有的學生有多個自媒體平臺的賬號,其中在500份有效問卷中,有90.16%學生在使用微信,94.81%在使用QQ, 64.48%的學生在使用微博,這些數據在說明學生熟悉并掌握自媒體平臺,自媒體平臺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他們的使用動機有獲取資訊、學習、生活娛樂和關注他人等等。自媒體平臺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積極一面,同時也給學校思政教育帶來新的問題。

2.1自媒體對大學生行為的積極影響

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的話語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現。以微博熱搜為代表的自媒體平臺,人人都可以在微博發表言論,影響或大或小,從微博的使用層面上人人平等,釋放的話語權體現出自我價值、社會價值。自媒體增強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他們利用自媒體擴大交際圈,強弱關系都得到了加強。

2.2自媒體對大學生行為的消極影響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的,自媒體對大學生學習生活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在自媒體時代,傳播虛假信息、泄露隱私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自媒體傳播易形成網絡輿情,大學生群體個性鮮明,熱情沖動,但又缺乏理性的分析,推動網絡輿情愈演愈烈。如高校禁止外賣、宿舍退費、疫情期間封閉式管理等,都極其容易引起線上、線下大面積的輿情反應。

3.獨立學院自媒體時代如何加強大學生愛校教育

從以上調查結果不難看出,目前獨立院校的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普遍較低,在自媒體平臺上,充斥著學生對學校的負面言論、負面情緒,甚至是對學校管理、教師教學等侮辱的語言。認同感、滿意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反應了當前大學生愛校情懷的缺失。由此,培養學生愛校情懷成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增強獨立院校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觀念的重要課題。

愛校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發幾個文件或者舉辦幾場講座就可以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認真思考,認清形勢,轉變理念,才能順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我認為在加強大學生愛校教育方面可以做到幾點:(1)規范網絡行為,創建文明網絡環境。(2)發揮高校思想教育的陣地建設,加強網絡行為規范教育。①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成立學校輿情監控的隊伍,把握輿情走向,及時引導回應,避免引發群體性的線上線下輿情。加強學校宣傳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學??梢酝ㄟ^積極開通微博、微信等自媒體育人陣地。②重視培養大學生骨干隊伍,發揮他們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作用。③重視大學生網絡規范和網絡素養教育,加強愛校教育的實踐活動等。此外,提高大學生自律能力,自覺規范的自媒體行為等。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8.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20.

[3]羅斌.網絡自媒體研究[D].蘭州大學,2009.

[4]連雪杏.大學生自媒體行為規范研究—基于廣西五所高校調查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2015.

[5]趙慧.培養學生愛校情懷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途徑[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

作者簡介:甘巧丹(1990-),女,廣西南寧人,研究方向為對外漢語教學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自媒體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全民記者團”:濟南電視臺與“百姓記者”的“握手”實踐
大眾文摘期刊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實現“內容突圍”
溶解度計算錯誤種種和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