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合作促進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的整合模式研究

2020-10-09 11:07譚建梅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
關鍵詞:教育質量家校合作兒童

譚建梅

【摘? 要】在我國教育領域,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問題是主要難題之一。本文簡單的對家校合作模式進行分析,如家訪、家長會等。重點探討了家校合作促進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的整合模式,并提出了幾點合理化建議,如以學校為基地,協同家庭對學生進行多方面輔導、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制定不同的指導模式、從環境入手,提高家庭教育質量、樹立因材施教理念,尊重兒童個體差異等,以期將家校合作作用最大化,為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提供助力,為關注這一類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特困區;體育發展;教育質量;兒童;家校合作

引言

在我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教育改革不斷深化,雖然促使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但是特困區兒童體育兒童發展問題仍未解決,阻礙了教育領域的進步。在以往體育教育中,師資力量有限、教學理念落后,加之受體育安全性的顧慮,導致最終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在新形勢下,有必要積極探討家校合作促進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的整合模式。

1.家校合作——促進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的模式

1.1家長會

在推動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中,家長會是較為常見的家校合作模式。通常情況下,在期中、期末會進行家長會的舉辦。在家長會的開展中,在引導家長對學校政策、兒童學習成績了解的同時,還需要探討兒童體育發展方面的問題,以便充分發揮家長會的作用,使其能夠更好的服務于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

1.2家訪

家訪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家校合作模式。尤其是在過去的中小學家校聯絡中,通常會采用家訪形式實現。因此,在家校合作發展特困區兒童體育中,也需要對家訪形式加以重視,將其作為主要的家校合作方式。由于特困區很多兒童家庭狀況比較復雜,所以需要到兒童家里,對其家庭進行詳細的了解,明確其在家的表現,對兒童進行科學的教育,并探尋家庭的協作教育,以降低特困區兒童體育水平提升難度,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主動性,對體育教育實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3家長學校

加強學校和家長的聯系主要是幫助家長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形式,提高其對兒童體育教育的重視度,轉變其教育理念,以兒童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對兒童進行教育,給予其體育發展足夠的支持,與學校協作,共同促進兒童體育發展,讓體育成為兒童生活的組成部分,增強兒童的身體素質,提高其身體健康水平,促使其實現身心健康發展,滿足現代教育發展需求,有效落實素質教育。

2.家校合作促進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的整合模式分析

2.1以學校為基地,協調家庭強化對學生的輔導

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中,學校和家庭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想提升兒童體育水平,應該加強家校合作,將學校作為重要場所,成立以校長為領導的家校促進小組,小組中也需要有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的加入,以為家校合作、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具體而言,體育教師和班主任應該注重對學生平時的表現進行觀察和分析,在對學生全面的了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針對在體育鍛煉中存在的問題和家長共同探討,查明原因,以為兒童提供科學化指導。由于部分家長對體育教育重視度不夠、了解不夠深入,所以還應該定期開線上或者線下體育講座,豐富家長相關的體育知識,使其能夠進一步了解體育教育,增強其體育素養。在此情況下,不但可以密切學校和家長的關系,而且還有利于促使其對子女的體育進行正確的輔導,促進兒童體育良好發展。

2.2基于學生差異,與家長共同采取相應措施模式

在兒童體育發展中,其既存在共性,也具有個性。不同學生之間是存在一定差異性的,如智力的差異、性格的差異、身體素質的差異等等,所以在體育教育中,不能整齊劃一,否則難以實現理想的教育效果,不利于兒童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家校合作中,應該結合不同類型的學生,和家長共同制定不同的教育措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這就需要對特困區兒童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如其在體育興趣方面存在不同之處,有的兒童喜歡武術、有的喜歡籃球等,在對其體育發展中,應該給予兒童足夠的尊重,并加強對家長的引導,幫其了解兒童的個性特征,不能隨意的給其貼標簽,限制其發展。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中,應該以兒童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和家長攜手共進,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計劃,以促使兒童體育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步,進而實現預期的體育教育效果,增強特困區兒童體育能力。

2.3以家長學校為基地,優化家庭教育的質量

基于家校合作發展特困區兒童體育中,應該注重家庭環境對兒童的影響。孟母三遷足以說明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的發展。因此,應該從家庭環境視角出發,對家長進行相應的教育和引導,促使家長為子女營造優越的家庭環境,以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開展對兒童的體育教育,進而形成合力,在整體上提升特困區兒童體育教育水平,促使其體育得到良好發展。這就需要學校著眼于家庭環境改善,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體育觀,更新其體育教育理念,使其能夠采用先進的體育知識對子女進行教育,并以身作為,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創造濃厚的體育氛圍,進而可對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其體育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除此之外,在家校合作中,還應該定期舉辦相應的線上和線下活動,密切學校和家長的聯系,使家長和學校在相關活動中,相互分享經驗,強化家長的責任感。例如,需要定期舉行家長討論會活動,共同為兒童體育發展出謀劃策,促進兒童體育能力日益強化,優化體育教育效果,與現代教育發展相適應。

2.4針對不同家庭和家長,實施針對性的指導措施

通過對特困區的家庭情況分析可知,其具有復雜性特征,有很多兒童生活在單親的家庭環境中,加大了家校合作的難度。同時,特困區單親家庭狀況也千差萬別,如有的因為意外事故造成單親狀況,有的是因為離異形成了單親家庭。另外,在特困區中,還有部分留守兒童,其監護情況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如隔輩監護、同輩監護等,給家校合作道路的開展設置了重重阻礙。因此,在對家長進行體育教育方面指導時,應該結合兒童的家庭狀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采取適當的方式與其交流,以促使家長能夠積極配合,共同努力提升特困區兒童體育能力,培養其良好的體育素養。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特困區兒童體育教育中,學校和家長是最具影響的兩個力量,與最終教育效果息息相關。因此,為有效應對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難題,需要樹立新型教育理念,對家校合作方式進行充分的運用,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教育,能夠加大教育力度,減少體育教育中的阻礙,進而提升兒童體育能力。在家校合作中,能夠密切家長和教師關系,使其在教育理念、態度方面保持一致性,對體育教育質量的增強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朱承敏,任朝陽,李榮峰,等.云南連片特困區農村中小學開發利用鄉土體育資源的現狀及現實策略[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0,14(04):34-39.

[2]張高華.家校合作促進特困區兒童體育發展的整合模式探索[J].中國農村教育,2019(05):127-128.

[3]魏勝.集中連片特困區中小學體育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6):140-141.

[4]趙祥云,羅斌.秦巴山連片特困地區群眾體育發展研究——以廣元市為例[J].運動,2018(06):136-137.

[5]雷吉紅,羅洋.連片特困地區留守兒童學業成績的影響因素研究——以貴州省典型連片特困地區為例[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7,19(05):171-176.

猜你喜歡
教育質量家校合作兒童
幼兒高等師范??茖W校教學質量改革綜述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對職業教育發展中“軟實力”的思考
家長參與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機制分析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