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的運用

2020-10-09 15:27吳垠
新一代 2020年23期
關鍵詞:法律教學案例教學職業道德

吳垠

摘 要: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下,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活動開展也發生很大變化,由于職業道德與法律具有很強的生活性、多樣性,在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職業道德與法律知識。文章通過案例教學法的優勢分析,探討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下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職業道德;法律教學;道德法律

案例教學主要是通過分析具體的案例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較強的法律知識水平,有助于當期中職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而“職業道德與法律”作為中職的重要學科,應借助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對相關專業的認識,并且將其應用到實踐中。

一、案例教學法的優勢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起來,案例教學法以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來調整最為適宜的教學步驟,提供相應的案例,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及時進行討論以及研究。案例教學法模式應用最大的優勢是讓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識形象化,讓學生更為簡單地掌握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增進師生的交流,完成更為有效的課堂互動,在這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顯著提高學習效率。結合實際應用效果來看,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將知識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學生可以更好地將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將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來保證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有效運用。

二、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運用案例教學的過程

(一)選擇案例

在“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教師利用案例教學需要注重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進而提高其實際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先選擇案例,再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與分析,以體現案例教學的特點。在開展“弘揚法治精神,當好國家公民”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法治精神的內涵,并讓學生對自己熟悉的內容進行分析,這有助于他們思維的發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選擇“大學生掏鳥判刑”等案例[1]。

(二)案例的討論

學生思維的拓展以及知識的獲得都是通過案例的討論過程來實現的,在案例教學當中,案例的討論是其中的核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所想到的問題從自身方面來發表意見,完成交流,這是學生拓展思維的過程。經過高質量的討論,學生可以從更多角度來看待問題,形成更為周密的思維。案例教學中,學生主要參與的環節就是案例的討論,在該過程,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將表層信息加以處理,從而直接分析其案例中的本質問題,表達自身的觀點。同時,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分享自身的見解,集思廣益,師生共同推動課堂的進展。

(三)小組成果討論

課堂知識的內化主要通過實踐→理論→實踐的過程。利用課前的小組案例討論,在課堂上展示小組分析結果,并形成小組間的觀點碰撞。以“大學生掏鳥被判刑,你認為判得太重了嗎?”這個案例為例,除了常見的正反方堅定立場觀點外,還出現了中間派觀點:如必須判刑,因為是違法行為,但量刑可以酌情減少,畢竟這在農村習以為常。此外在證據羅列中出現了新穎性觀點:從鳥類的棲息習性分析了大學生掏鳥是有意為之,而非大眾認為的無辜倒霉?;谡n后對學生的學情反饋,皆表示受益匪淺。通過案例分析,既改變了教師一家之言的弊端,又呈現多元探討的氛圍與亮點,考察了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與語言表述能力[2]。

三、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運用案例教學的措施

(一)營造教學氛圍

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案例教學法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由討論。中職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多不喜歡獨立思考,特別是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只有課堂氛圍濃厚,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發散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積極發表意見。例如,在開展“知榮辱,有道德”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當代社會的道德事件進行分析。雖然這些事件通常一抓一大把,大多不突出,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小事才能見真章。教師通過讓學生分享自己遇到過的榮辱事件,然后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既活躍了教學氛圍,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教師應具備實施案例教學的能力

盡管案例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而實施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案例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方法來發揮各層次學生的優勢,挖掘他們的潛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另一方面,教師教學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案例的選擇和教學設計工作。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適當的課堂氛圍,既要使學生達成一定的共識,又要給不同的見解以空間,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案例教學結束之際,教師還要善于總結,從案例中提煉出相關理論[3]。

(三)開發課程資源內容,創建數字化課程資源庫

首先,根據原有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狀況,在不改變課程核心內容的前提下,刪除跟不上時代發展需求的內容,增加學生感興趣的新內容,克服教材的滯后性。其次,打破原有教材體系,把教材分解為三個一級模塊和十個二級模塊(后述),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再次,細化、微化、精化各模塊內容,列出知識點,按照由簡單到復雜、形象到抽象、單一到綜合的方式對資源進行排序,進行數字化制作,形成《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資源庫》。

總之,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中運用案例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緊密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不斷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是實現“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目標的必然要求。通過案例教學方法能夠更貼合生活、工作實際情況,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的精神。

參考文獻:

[1]孟貴會.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文教資料,2016,(26).

[2]唐冬梅.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3).

[3]姚瑋.中職生的職業道德與法律教育的教學對策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11).

猜你喜歡
法律教學案例教學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高校法律教學方法研究
中專學校實踐性法律教學創新的研究
情景式教學模式在法律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案例教學在機械創新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EXCEL在《投入產出法》案例教學中的應用
《運籌學》教學模式探討
案例辯論式教學方法在法律教學中的應用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