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策略探析

2020-10-09 15:27徐龍
新一代 2020年23期
關鍵詞:鞏固復習作業設計

徐龍

摘 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及鞏固也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且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課后學習的復習和鞏固關注度不高,課后作業的設計過于單一且力度不夠,導致學生學習中存在“虎頭蛇尾”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顯著提升。本文,就如何進行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展開探析,旨在啟發廣大數學教師合理規劃課后作業的設計,優化作業的質量,為真正幫助學生應用和鞏固數學已學知識做出努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作業設計;鞏固;復習

現代教育在持續不變的改革中愈加完善,但是如今的教學改革始終聚焦于如何改進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上,學生的課后作業的優化與完善往往是被忽略的,課后的作業設計成為部分數學教師教學設計上的一個“軟肋”。在部分教師的心目中,他們認為數學課后作業就是做書本中的、試卷上的、參考資料上的練習題,這就說明傳統的課后作業概念已經將教師的課后作業設計引入了一個死胡同,這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掉進了“題?!?,苦不堪言。所以,優化和完善課后作業的設計是當下初中數學教學急需的完成的改革,本文從三個“關注”就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展開探究,具體如下:

一、關注課后作業設計的多樣性

正如上文提到的,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多數是以課本中的練習題作為課后習題布置給學生,這樣的課后作業雖然緊貼課堂所學,但是這樣的課后作業過于單一,也毫無新鮮可言。所以,在進行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關注課后作業設計的多樣性,豐富初中數學課后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力求學生帶著好奇心、探究欲望走進課后作業中,及時、準確、高效地完成課后作業。首先,課后作業在題型上要力求多樣,可以是選擇題、填空題,也可以是證明題、統計題等;其次,課后作業在內容上也要力求多樣,可以是新知識的鞏固練習,也可以是結合生活實際的知識應用練習;第三,在課后作業的完成方面上也可以是多樣化的,可以是學生獨立完成的作業,也可以是學生合作完成的作業。

比如,在學習完“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單元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單元練習試卷的編寫作業。由于組員能力具有差異性,所以組內分工異常重要。小組內的后進生可以負責練習卷中基礎練習題的編寫,數學能力稍微好一點的學生負責常規題目的編寫,而小組內的優等生可以負責開放題的編寫。這樣一來,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試卷的編寫中;其次,為了保證練習題的可操作性,學生往往會及時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找出重點,列出提綱,匹配題型,進而深刻而全面地進行知識的鞏固與應用;第三,在合作中,學生之間得到了有效的交流,生生互助的和諧教學狀態也得到了落實。

二、關注課后作業設計的差異性

每個學生在人格、學習上都有著不一樣的差別,因為學生學習的差異性的存在,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也應該注重層次性和差異性,力求每一個學生通過作業都可以獲得應有的進步與發展。

比如,學習了“勾股定理”后,教師可以設計如下課后作業:

①熟記勾股定理,并默寫三遍;

②給出若干三角形以及邊長條件,求出三角形的未知邊;

③給出矩形的周長和長,求出矩形的對角線長;

④給出支教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長度,求出斜邊上的高;

這四道題目是具有一定的階梯性和差異性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把學生的學習進度劃分層次,給予不同層次的要求教師可以要求:對學習數學有困難的學生完①和②兩題;那些能夠掌握基礎教學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的學生完成①、②、③題;而那些能夠掌握基礎知識并靈活運用的學生,就可以五道題全部完成。另外,對于各種知識學習都非常優秀且進度較快的學生,教師在進行作業的設計一些與“勾股定理”有關的開放題去開拓他們的思維,推動他們進一步發展。

三、關注課后作業反饋的有效性

一般數學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常常喜歡用“√”和“×”兩種符號,這種批改數學作業的方式雖然簡單、快捷,但是卻缺乏感情化,只在意作業的最終答案,沒有對數學作業的解答過程進行反饋,學生從簡單的符號中也看不出教師的期許,不利于促進師生間的關系。所以,數學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注重課后作業反饋的有效性,用一些批語、網絡化的小表情或者教師有感而發的情感語句進行批改作業,如此不僅增加作業批改上的趣味感,也利于激發學生的作業完成欲望,增加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交流,減輕教師的批改壓力和學生的作業壓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外,在傳統的數學作業批改中,由教師工作任務繁忙,數學課后作業批改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及時和其他紕漏問題。所以,數學教師要改革作業批改的形式,借助集體反饋修改、針對性面批輔導等形式增加作業反饋的及時性。比如,當學生完成課題練習的作業后,教師可以讓同桌互換作業本,進行批改,并及時將錯誤的題目和錯誤的原因上報給教師,這樣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具有共性之錯的題目,并予以集體講評,從而縮短了錯誤信息在學生頭腦中停留的時間,有效將錯誤及時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總而言之,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過程中,務必要以“生”為本,要根據學生的個體發展設計課后練習的形式于內容,力求作業形式的多樣化,這樣才能有效地達到練習的目的,也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地思維,引領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達到高效的課堂練習效果,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娜.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作業的設計[J].神州·下旬刊.2019(09)

[2]陳思慧.關于初中數學課后作業設計和布置的一點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上、下).2019.07

猜你喜歡
鞏固復習作業設計
小學語文作業布置之我見
多元比較,有效開展第二輪生物復習
加強數學思想滲透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論高中生如何通過正確的預習、復習學好語文
對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的建議
初中英語詞匯復習與鞏固的幾種方法
高中數學概念教學體會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