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戰與機遇:“一帶一路”倡議下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輸出

2020-10-12 14:06陳輝汪衛平
職教通訊 2020年8期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倡議藝術設計

陳輝 汪衛平

摘 要: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輸出承載著提升我國文化影響力、增強軟實力的重大使命,也是落實“一帶一路”人才互通倡議的重要內容?!耙粠б宦贰背h是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輸出的重大機遇。高校要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改革藝術設計人才招生選拔機制、創新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教學模式、優化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師資,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此基礎上,應以充分的調查研究為前提,以人的發展為核心動力,注重當前社會藝術氛圍的塑造,以藝術設計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為抓手,強化國家人才政策的導向作用,打造良好的國際關系和大國形象,把培養和輸送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建設成為持之以恒的系統工程。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人才輸出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工匠精神視野下高職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研究”(項目編號:16YB170)

作者簡介:陳輝,男,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大學生創業教育;汪衛平,男,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2017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政策。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4-7747(2020)08-0023-06

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在不斷提升,但是,文化影響力與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卻不太相符,“一帶一路”的宏大倡議能否得到沿線國家的認同,既取決于沿線國家對當代中國的了解和認同,也離不開歷史和文化的牽線搭橋[1]。作為文化交流的使者,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更容易將中國氣質、中華文化鐫刻于沿線國家,加深沿線國家對中華文化的認同。2016年文化部頒發的《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就明確提到,要“完善‘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臺,打造‘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動‘一帶一路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雖然學者們意識到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文化產業國際化中的問題,但是他們提出的政策落腳點均在政府監管和產業創新[2]、文化整合[3]等視角,而忽視了高技能人才在文化產業國際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人們呼吁“一帶一路”倡議需要培養專業人才的背景下,作為最重要的藝術人才培養機構的國內藝術高校,其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輸出既是提升我國文化影響力、增強軟實力的重要方面,又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所推崇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重要途徑。

一、國內關于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研究現狀

我國學術界關于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研究成果非常豐碩,但大多數研究聚焦于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現狀、問題與模式探究。

(一)關于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與問題的研究

劉敬華、李素芳[4]等學者著重指出了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其中,以人才素質與市場需求脫節、實踐能力薄弱、師資隊伍難以匹配、教學方式傳統單一等最為典型,這些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張俊竹[5]、張迎春[6]等學者都在研究中表達了相近的觀點。王麗紅[7]還特別指出,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與飛速發展的時代需要、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發展著的人才培養需求以及展示學生專業水平的畢業設計和作品應該達到更高程度的契合。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直接影響“一帶一路”倡議下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對外輸出,影響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是急需改變的現狀。

(二)關于優化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研究

劉敬華[4]等提出,應根據市場需求,確定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式,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配合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師資隊伍梯隊,打造專家引領、骨干支撐、新秀助力的師資團隊,注重師資團隊的復合型和傳幫帶,發揮教學團隊的協同育人作用,把教師從單純的教學角色轉變為復合型的教學組織角色,從而提高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質量。張俊竹[5]從產教融合的角度分析了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路徑。他提出,高職院校應依據“立足地方、服務產業、塑造特色”的原則,以國際化的視野,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的職業教育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和區域經濟產業與支柱企業的優勢,鼓勵與引導行業企業參與辦學,開設相關專業,實施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李建軍、劉金杰[8]則從實訓的角度,提出建立貫通式、項目化、模塊化、多層次、開放式的新型實訓教學體系,密切工作室與社會的關系,更好地提高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三)以更加科學的角度和發展的眼光探索藝術設計人才培養

隨著研究角度的不斷細化、研究內容的不斷深入和時代環境的不斷變化,學者們對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方式有了更加科學的認識,并且從動態發展的角度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和闡釋。陳光[9]從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角度指出,為了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藝術設計人才,更好地與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銜接,需通過分階段教學模式優化美術基礎課程,融入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加強實踐教學探索,創設更加科學合理、長遠高效的美術基礎課程體系。石林[10]則從新的研究角度提出了改進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質量的方案。他引入服務型學習的概念,建議以服務型學習為導向,克服設計類專業教育教學存在的“逐理論、避實際的理路”“高投入、低產出的模式”和“重虛擬、輕實戰的方法”等重大問題。以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探討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問題是時代不斷進步和學科發展的必然要求,能較好地支撐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實踐活動。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復合型藝術設計應用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楊麗與王曉曉[11]通過對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文化創業競爭力的比較發現,中國在企業運作競爭及競爭對手、貿易環境和文化貿易競爭力方面處于優勢地位,但也存在高級人力資源缺乏等問題,進而從加強人才培養的視角提出提高國內文化產業競爭力的策略。結合《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中的“絲綢之路文化使者”計劃,本研究認為,當前國內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應該從理念、招生選拔機制、教學、師資等方面入手。

(一)創新人才培養理念

在“一帶一路”倡議指導下,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立足能力培養,面向行業需求,更加注重培養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廣闊的創新思維、包容的文化品格和堅定的民族品質。廣闊的創新思維是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在創造性思維不斷積淀、生發的基礎上,在了解不同地域文明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學習不斷思考,進而鍛煉出的海納百川的思維品質,是創新思維、創意思維在橫向上的進一步拓展。包容的文化品格是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走出去的必備品質?!爱斀袷澜?,一個國家不可能封閉起來進行文化建設。只有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文化發展才能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進步”[12]。包容文化品格的培養是建立在對世界不同文明的認知與理解基礎之上的創意思維的升華,是文明與文明對話的必要條件,需要人才培養的多方共同努力。堅定的民族品質是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基于對中華文化的堅定認同而塑造起來的,是“一帶一路”倡議下輸出人才的必備品質。

(二)改革藝術設計人才招生選拔機制

由于文化和語言的差異,當前藝術設計人才的選拔基本局限于國內以及周邊國家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雖然每年有數以十萬計的留學生到中國學習,但主要專業仍集中于語言、工科、管理、理科等方向[13]。筆者認為,國內藝術特色院??梢栽O立“一帶一路”國家專項招生計劃,走出去招生,引進來文化,為拓展我國藝術設計人才的多元文化感知力和認同感、提升其創新思維的廣闊性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同時,建立起人才交流的情感通道,為后續的走出去交流鋪設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國內院校應建立適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招生機制,加強與國外知名藝術大學的聯合宣傳,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培訓機構加強合作,積極走出去開展學校招生宣講會,甚至可以采取直接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中學校進行招生宣傳等多項措施,廣開渠道,主動走出去,把學校宣傳、文化宣傳和招生宣傳結合起來,建立適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情的藝術設計人才招生機制。

(三)創新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教學模式

國內院校在培養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強調創意思維、實踐能力和綜合人文素養的培育。教師應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開展因材施教,了解學生的行業適應性,并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職業發展規劃,引導并培養其創意思維。學校在教學中要引進企業的真實項目,以行業標準要求教師的教學標準,評價學生的學習標準,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就能直接參與行業企業的真實項目,提高學生對行業企業環境的適應性,提升其職業認同感,幫助其建立行業思維,更重要的是能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人文素養是“一帶一路”創意人才的必備素質,學校在教學中要引進通識文化課程和藝術課程,讓學生從日常學習中累積厚實的思考和創意素材,提升學生的思維敏感度。尤為重要的是,在藝術設計人才輸出過程中,我們應該著力強化對學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訓練[14],例如,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語種人才的培養,以及區域與國別研究人才的培養[15]。

(四)優化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師資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復合型藝術設計應用人才培養不僅要從培養方式、課程設置、招生機制上進行改進,而且要整合配套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實踐精神和中國氣質的師資隊伍。師資隊伍的培養具有周期性,為了盡快搭建起結構合理的師資團隊,需要國家和學校共同努力。國家層面,要選派綜合素質優秀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系統學習、調研和進修,一方面了解沿線國家的藝術設計教育現狀,另一方面提升自身的國際視野和文化認同;學校層面,要建立藝術設計類專業師資與非藝術設計類一流師資相結合、校內專業教師與藝術設計行業專家相結合、中國教師與國外一流學者相結合的多元化、國際化、跨學科的師資隊伍。

三、培養和輸送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是一項持之以恒的系統工程

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輸出不僅是人力資源的輸出,更是傳播中華文化、傳承中國精神的重要載體輸出,關系著我國文化影響力的提升,關系著中華文明在國際社會的傳播。在“一帶一路”倡議精神的指引下,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輸出需國家、社會、學校各個層面勠力同心,尊重人才規律,遵循世界人才流動規則,把落實國家倡議和推動社會、文化發展結合起來。

(一)以充分的調查研究為前提

輸送優秀的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要以充分的調查研究為前提。首先,需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藝術設計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需求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這是人才輸送的前提。同時,要了解相關國家人才招聘、應聘程序及選拔標準。其次,要充分調研“一帶一路”沿線輸入目標國的人才政策,建立和完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藝術人才數據庫,在把握其人才政策的基礎之上,研究人才輸出的時機、具體方式和門檻,有針對性地調整我國的相關政策。再次,充分的調研要建立在客觀基礎之上,放眼長遠,不拘于眼前,要充分預估好國際形勢發展和輸入國整體國情發展對我國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輸入、留任、發展和回國的各方面影響,從根本上確保人才輸得進、留得住和回得來。

(二)以人的發展為核心動力

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不斷提速,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為藝術設計類應用型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以人的發展為核心動力,即要著眼于人才價值的最大發揮,重視人才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共同實現,配套科學合理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機制,從根本上促進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流動。人才的流動和使用還會給人才的教育培養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使之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為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撐?!耙粠б宦贰比瞬呕ネC制的目標是要最大程度地釋放和獲取人才紅利,包含“一帶一路”倡議涉及的國家、地區以及企業和組織[16]。

(三)注重社會藝術氛圍的塑造

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孕育和成長需要相應的社會環境。社會各界要齊心協力,努力培育深厚的人文底蘊與藝術氛圍兼備、國際視野與中國氣質相容的文化生態,讓藝術設計人才在適宜的氛圍中成長和流動。

一要加強輿論引導,建設寬松的藝術創作空間。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和藝術創作文化應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讓全社會重視、關心、鼓勵和支持藝術設計創作和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成長成才。要引導民眾提高對創意產品的欣賞和消費能力,增強對創意人才奇思妙想的認可程度,通過大力弘揚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精神,努力降低叢林法則思想對主流思潮的影響[17]。

二要完善機制建設,突出藝術設計榜樣人才。文化創作離不開高層次的領軍人物和榜樣人才的強力帶動,為此,要完善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開發、評價、選拔任用的激勵保障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干創造有利的制度環境。同時,還要積極引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優秀的藝術設計人才,促進中外藝術設計文化的碰撞,加強中外藝術設計人才的交流和溝通。

三要強化政策指引,保障優秀藝術設計作品的廣泛傳播。藝術設計創作和人才成長需要政策的指引、激勵和保障,為其提供平臺;各類形式的交流會、研討會和展覽會要在政策的支持下有序開展;不同設計創作的觀點、學派要充分討論,提倡題材、形式、手法的充分發展,推動觀念、風格和內容的積極創新。

(四)以藝術設計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為抓手

藝術設計院校是培養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抓好藝術設計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落實人才培養要求,既關系到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又影響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人才的輸出和使用。藝術設計院校要有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高度和格局,既要關注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又要注重其綜合素質和語言能力的培養,厚植中華文化、中華氣質。此外,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提供支持,因為教育行政部門具備較強的引導能力和全面的支持路徑。項目立項資助是較為柔性且有效的手段,通過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出的項目立項,可以較好地激勵有想法、有能力的學校積極探索,認真實踐,更快地促進項目實施和人才培養。教育行政部門還可以加強對藝術設計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技術指導,使之更加切合人才培養實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藝術設計行業發展實際和人才流動的實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育行政部門的干預應盡量避免單一的行政手段,避免一刀切,主要應起到引導和支持的作用。

(五)強化國家人才政策的導向作用

人才流動很大程度受到國家人才政策的影響。與常規人才引進政策不同,對外輸出藝術設計人才需要國家綜合考慮,往哪里輸送,誰出去,怎么輸,怎么回,這些都需要國家政策的頂層設計。

“一帶一路”倡議人才互通,強調國家間的人才流動,但這個互通絕非傳統意義上的人才引進,更重要的是“通過采取多樣化的人力資源配置與管理方式達到人才流動和調配的目的。它的核心是加強沿線各國和地區在人才培養和使用等方面的合作,破除各種束縛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及國別、地域、信仰和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造成的阻礙,促進人才有序流動”[10]。因此,國家層面應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人才互通備忘錄,明確人才流動的要素,解決往哪里輸送的問題。國家人才政策要對承載文化輸出的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有所傾斜,為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求職、任職提供資助、咨詢和培訓;設置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輸出專項項目,由政府牽線、遴選和派送,從而解決怎么輸出的問題;根據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輸出的通道、工作性質、工作內容,政府制訂有針對性的人才方案,為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任職期滿后回國發展提供便利,從而強化人才走出國門的信心,增強其對祖國的歸屬感。

(六)打造良好的國際關系和大國形象

文化影響力的輸出與良好的國際關系和大國形象是互動關系。國際關系越是融洽,文化影響力的輸出越是順暢,我國的國際形象越容易提升。良好的國際關系是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輸出的必要基礎。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輸出需要“一帶一路”沿線廣闊的舞臺,這個空間的大小取決于我國與沿線國家的關系格局,多邊關系越融洽,人員相互交流、相互融通的程度就越高。把握國際關系的首要原則是國家利益,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我國將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積極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人員往來、思想交流和互幫互助,妥善管控沖突和分歧,營造良好的國際關系,為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的人員流動、作品交流和技藝切磋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虹.“一帶一路”需要跨文化人才支撐 [N].人民日報, 2016-02-01(5).

[2]何宇.“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文化產業國際化問題研究[J].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80-85.

[3]李玉娟.“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文化產業對外發展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7(6):67-69.

[4]劉敬華,李素芳,董齡燁.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人才,2013(3):153-154.

[5]張俊竹.基于產教融合的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28):88-91.

[6]張迎春.藝術設計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的再思考[J]. 教育與職業,2011(24):122-123.

[7]王麗紅.以本為本 寓研于教——轉型升級中的高校藝術設計教育[J].陜西教育(高教),2020(7):20-21.

[8]李建軍,劉金杰.構建藝術設計實訓教學體系 培養應用型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2):154-157.

[9]陳光.藝術設計類專業美術基礎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 高教學刊,2020(20):63-66.

[10]石林.以服務型學習為導向與基礎的設計類專業教育教學體系構建[J].現代大學教育,2019(6):93-99.

[11]楊麗,王曉曉.“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與中東歐國家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比較分析[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8(4):149-161.

[12]陳秀瓊.提高文化傳播質量 促進共建一帶一路[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02-10(4).

[13]趙鹿鳴.來華留學生群像:從哪來,學什么,花誰的錢?[EB/OL].(2019-08-06)[2020-07-30].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68017.

[14]陳海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與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J]. 中國高教研究,2017(6):52-58.

[15]屈廖健,劉寶存.“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國別和區域研究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與發展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20(4):77-83,97.

[16]張立.“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人才互通:模式、實施路徑及存在的問題[J].技術經濟,2017(12):38-44.

[17]陳治平.影響創意人才集聚的政策因素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9:92-93.

[責任編輯? ? 賀文瑾]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Research on the Output of Applied

Talents in Art Design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Belt and Road"

CHEN Hui, WANG Weiping

Abstract: The output of applied talents in art and design bears the great mission of enhancing Chinese cultural influence and soft power, and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mplementing "Belt and Road" talent exchange initiativ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the output of applied talents in art design. 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the concept of talent training, reform the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mechanism of art design talents,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in art design, optimize the training teachers of applied talents in art desig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On this basis, we should take ful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as the premise, take human development as the core power, pay attention to the shaping of the current social art atmosphere, take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art design colleg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rengthen the guiding role of national talent policy, and make the cultiv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art desig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 persistent system engineering.

Key Word: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t desig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alent output

猜你喜歡
應用型人才倡議藝術設計
倡議書的寫法
Happy Afternoon Tea
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探索研究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書封與現代藝術
歐盟提出保護生物多樣性新倡議
河北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辯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