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媒體時代民辦高校大學生網絡意見表達引導機制的構建

2020-10-14 14:46秦凱陳子冰鄧玉坤程星火張翔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7期
關鍵詞:民辦高校

秦凱 陳子冰 鄧玉坤 程星火 張翔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新媒體時代下民辦高校大學生網絡意見表達引導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原因;接下來,結合民辦高校大學生的特點,詳細分析其非理性表達的心理成因;最后,提出著力從4個方面入手,協同構建民辦高校大學生網絡意見表達引導機制。

關鍵詞:民辦高校;網絡意見表達引導機制;非理性表達

一、新媒體時代下民辦高校大學生網絡意見表達引導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其原因分析

目前我國正處于一個相當長的社會轉型期,大量社會矛盾凸顯,初入社會的大學生開始獨自面對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各種壓力,但沒有適當的疏解途徑。隨著新媒體的日益普及,正逐漸成為大學生進行網絡意見表達的主要渠道。與此同時,這也給民辦高校的輿情管理和大學生網絡意見表達引導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1.信息主導權被動搖

新媒體改變了以往一對多、點對面、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模式,以網狀傳播方式打破傳統媒體對信息資源的壟斷優勢。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提供了開放的言論表達空間和公共話語平臺,大大降低了意見表達門檻,學生日益受到網絡上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高校的信息主導權遭到了極大的挑戰,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大不如前。

2.網絡輿情監管和引導難度加大

早期的網絡輿情監控工作多是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人們發表的網絡意見需要得到管理員的審核通過才能發布到網絡上。但隨著使用互聯網的人數劇增,信息呈指數級增長,效率低下的人工審核已不能適應這一新形勢,于是基于敏感詞檢測的計算機審核逐步取代人工審核[1]。雖然這種方法能極大地提高效率,但它缺乏智能判斷,僅僅使用諧音字、重組文字排列等方法就能輕松躲避監管。不僅如此,由于圖像、音頻信息更具沖擊力和感染力,人們在網絡中表達自己意見的時候,越來越多地采用圖片、視頻等形式,這使得當今主要針對文字信息的計算機輿情監控體系日漸暴露巨大漏洞。另外,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圈群化”現象[2]嚴重。以在大學生群體中最為普及的微信為例,查看、評論和轉發信息等功能都僅向好友開放。校方雖然可以通過行政命令與其建立好友關系,但學生可以關閉信息分享功能或者僅分享部分信息,因此,這種封閉或半封閉的狀態使得校方難以監管學生的網絡行為。最后,在新媒體時代下,每個人既是信息的生產者,又是信息的傳播者。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每個評論人、轉發人都有可能增加其觀點和主觀感受,以致事件的真實性不斷降低,甚至可能演化為網絡謠言。新媒體的網狀信息傳播特性又加大了這一可能性,并且使得網絡意見表達具有更強的不可預測性和不可控制性,很難及時監測網絡意見的發展動向,更無法準確引導網絡輿情的發展方向。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的特點非理性表達心理成因分析

網絡非理性表達主要是指不受理性思維的支配,不自覺、情緒化、無邏輯性地在網絡上表達個人觀點和情感的行為。民辦高校大學生一方面求知欲強、思維活躍、渴望表達自我,另一方面,他們閱歷尚淺、心智尚不成熟,判斷力相對較差,面對網絡中泛濫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思想,時常出現盲從、偏激、情緒化等非理性表達行為。

在非網絡環境下,人們是用全部身體和感官來和這個世界互動,但使用網絡進行交流以后,他們和世界的互動關系發生了一次質變。此時,看似是與屏幕另一端的人進行交流,但實際上僅僅是與屏幕進行互動,此時大量和外界世界相連接的信息通道被阻斷了,嗅覺、觸覺被屏蔽了,僅剩的視覺和聽覺交流能力也是大大下降的?,F實交往中可以通過表情、語氣等表達自己的態度、感知他人的態度,此時卻只能使用文字來表達,這使得人們覺得只能換以更為激進的方式表達,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比如戴上耳機聽音樂和他人說話,或者喝了酒和他人說話的時候,我們不自覺地就會把自己的聲音放得很大,就是因為部分感官被阻隔,以致認知失調、行為扭曲。

另外,西英格蘭大學心理學家亞當·喬英森認為電子屏幕能夠引發“松綁效應”。人們意識到是和屏幕交流,對面沒人看著你,這種感覺會消除因他人評價而產生的焦慮和自我意識,這樣雖然可以減少束縛,更加暴露內心和本性,但也會使得人們做出很多不負責任的行為?!八山壭彼坪跻部梢越忉尯芏喱F實生活中表現好、道德水平高的學生在網上淪為“鍵盤俠”這一現象。駕駛汽車比駕駛摩托車出現“路怒癥”的比例更高,排除道德因素,這與汽車駕駛員身處汽車這一密閉環境,與外界缺乏更為直接的互動有著一定關系。而網絡意見表達的匿名性則加重了“松綁效應”,進一步降低了現實社會中的社會責任、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等各種因素的控制和約束,導致極易出現絕對自由的非理智行為[3]。

三、民辦高校大學生網絡意見表達引導機制的構建

1.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價值導向,培植健康積極的校園網絡文化

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引導作用,在課堂中針對當下的社會熱點事件,鼓勵學生積極發表意見。引導學生靈活運用馬列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觀點對該事件進行分析、討論,從而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追求。采取多渠道、多方面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治引領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大學生的政治覺悟和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守法意識。筑牢思想的防線,自覺抵制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觀沖擊的負面影響。大力開展網絡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大學生對各種信息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創造等能力,從而提高其理性思辨能力和獨立批判意識,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

2.培養學生理性維權觀念,搭建多元的訴求表達渠道,解決實際問題,化解輿論根源

鼓勵并主動幫助學生合理合法地維護自身權益,幫助學生樹立通過合法渠道、正常途徑合理伸張利益的思想觀念,要善于運用法治方式維權,通過協商方式維護各方權益,自覺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打通“線上線下”、各層級訴求表達渠道,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對于校園建設方面的合理訴求,學校層面能夠解決的,要想辦法迅速解決;學校層面解決不了的,也要及時做出合理的解釋,并盡快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不能采取壓制的態度,以免疑惑、焦慮、恐慌、憤怒情緒在學生群體中不斷聚積以致爆發輿情失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4月19日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上強調:“網民大多數是普通群眾,來自四面八方,各自經歷不同,觀點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門的,不能要求他們對所有問題都看得那么準、說得那么對。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p>

3.培養網絡意見領袖隊伍,掌握輿論話語權

一方面,民辦高校要發揮內容權威的優勢,在輿論博弈中善于爭奪輿論制高點,主動占領以微信、微博等為代表的新媒體社交陣地,掌握信息引導權。另一方面,還應順應新媒體的傳播趨勢,組建一支“又紅又專又多樣”的網絡意見領袖隊伍,發揮意見領袖的教育引導作用?!岸鄻印笔侵戈犖槌蓡T來自不同群體,可以在專業課教師、輔導員、學生黨員、學生干部中遴選;“紅”是指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扎實,能夠熟練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對時政熱點、突發事件、社會現象進行深入解讀與分析;“?!笔侵笇>诎盐招旅襟w傳播規律,提升自身影響力、感染力。這需要掌握傳播學、新聞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計算機科學等諸多學科的知識,并熟練運用。此外,對于自發形成的意見領袖,要給予合理的監管和恰當的引導,使其在網絡中發出好聲音,傳遞正能量。

4.使用新技術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提高網絡輿情分析、研判與反饋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健全網絡輿情預警監控機制與網絡信息疏導辟謠機制,及時發現網絡謠言等不良信息,提早做好預警準備,從而確保網絡輿情沿著健康、可控的方向發展?;诤A康纳缃幻襟w大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學生群體網絡的關聯性,找出潛在的自發形成的意見領袖。不僅如此,人工智還能夠對學生提交的網絡意見進行語義識別、聚類分析,在評估其影響效果之后,可以立即制止“負能量”信息的傳播,對有違“兩個維護”的反動言論、網絡謠言,迅速找出信息源頭送交人工處理,并進行追責。

結語

隨著移動互聯網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新媒體已然成為大學生意見表達、情緒宣泄的重要途徑,給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面對新媒體的飛速發展以及由其引起的社會變化,反思現代教育和現代輿情監控管理理論,探索民辦高校大學生網絡意見表達引導新機制應當成為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朱斌.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網絡輿情引導對策.理論視野[J].2017(5):71.

[2]陸優優.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的特征、挑戰與應對.思想理論教育[J].2015(6):77.

[3]白曉寧.大學生網絡非理性表達引導與思政教育協同研究.亞太教育[J].2016(3):151-152.

作者簡介

秦凱(1982—),男,湖南湘潭人,湖南軟件職業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民辦高校
營利性與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研究
完善民辦高校辦學運行機制研究
引導支持民辦高校轉型發展
可持續競爭優勢理論下民辦高??沙掷m發展
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創新方向思考
民辦高校教師權益現狀調查
民辦高校內部審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非營利性民辦高校扶持政策體系構建研究
民辦高校稅收籌劃的幾點建議
以高度責任感 做好民辦高校統戰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