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康復模式下殘疾兒童融合教育遞進式階梯課程設計與實施

2020-10-14 09:39張艷紅湯飛鷺朱湘枝李利君戴崢嶸胡德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7期
關鍵詞:殘疾兒童融合教育

張艷紅 湯飛鷺 朱湘枝 李利君 戴崢嶸 胡德

摘要:當前融合教育需要破解的最大障礙在于實施,而課程設計又是實施融合教育的關鍵要素。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學前融合教育,需要不斷在實踐中探索有效的學前融合教育課程。本文以湖南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開展的機構康復模式下殘疾兒童融合教育遞進式階梯課程為例,詳細介紹了情感性理解接納課程、滲透性交往互動課程及計劃性多重水平課程。此課程的合理設計與有效實施,讓殘疾兒童在康復中心接受康復訓練期間,就因人而異、循序漸進地以不同方式、方法參與到不同層次、既可能又適當的融合學習和活動中,促進了殘疾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為殘疾兒童后續完全融入普幼或普小學習打了基礎,做了準備。此課程既兼顧殘疾兒童缺陷補償和潛能開發,又滿足其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為殘疾兒童融合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此課程值得借鑒和推廣。

關鍵詞:殘疾兒童;課程設計與實施;融合教育;遞進階梯;機構康復模式

當前融合教育需要破解的最大障礙在于實施[1],而課程設計又是實施融合教育的關鍵要素。為了探求殘疾兒童學前融合教育發展新途徑、新方法、新成效,湖南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與70多家普幼園簽訂了愛心共建結盟協議,并借此愛心共建結盟園平臺開展了殘疾兒童康復機構與普幼融合教育資源調查研究及融合教育實踐,在助推康復與教育深度融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嘗試和探索。本文重點聚焦探討:康復機構充分利用普幼園及其他社會融合教育資源,有效實施殘疾兒童融合教育的關鍵要素——機構康復模式下殘疾兒童融合教育遞進式階梯課程設計與實施,以期從融合教育實踐中提煉經驗,引發思考,提供借鑒。

一、第一階段:情感性理解接納課程

推進殘疾兒童融合教育實踐,首先就要營造良好的融合氛圍及環境。營造良好的融合氛圍及環境,一是要根據殘疾兒童的實際狀況,從物理環境上營造無障礙環境;二是要促進普幼教師、幼兒及其家長等學前融合教育的環境因素和參與群體[2]對殘疾兒童及其融合教育的了解、理解和接納;三是要提升殘疾兒童的歸屬感。鑒于此,我們特別設計、實施了以下一些情感性理解接納課程。

1.融合教育物理空間改造指導課程

主要是康復機構根據國家“無障礙設計規范”要求及殘疾兒童的現實評估情況,指導和幫助普幼園對融合教育物理空間在其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進行一些改造,以創建平等、接納、安全的融合教育環境。比如,有聽障兒童進行融合的班級,就可指導普幼教師把聽障兒童座位擺在離教師一米以內的助聽設備最佳使用距離的位置,并可在窗戶上改掛厚窗簾、用吸音板或泡沫墊等裝飾墻面、地面、天花板以改善聲學環境等。從而在整體環境和功能的改善上,為殘疾兒童接受融合教育、順利融入社會創造條件。

2.融合教育宣傳培訓課程

主要是利用助殘日、愛耳日等與殘疾人相關的重大節日宣傳教育活動,利用微信、網絡、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宣傳媒體平臺,利用殘疾兒童康復專業論壇會議及相關專題培訓講座等方式、方法,向普幼園教師、家長及其幼兒,還有社會各界人士宣傳殘疾兒童融合教育理念、知識、成果和積極作用,以強化促進其接納殘疾兒童學前融合教育,并建立學前融合教育信心,也使其融合教育理念能在進一步與康復教師、殘疾兒童家長及殘疾兒童的溝通交流和互動中逐漸形成[3]。

3.體驗式活動課程

主要是提供條件和機會讓普幼教師、家長及其幼兒,還有其他社會各界人士體驗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殘疾等不同類別的活動:如蒙眼邁步,感受盲人世界的惶恐;坐輪椅上臺階,感受肢殘人的艱難;看口型猜字詞,感受聽障人的無奈,如此等等。通過體驗,讓普幼教師、家長、幼兒及其他社會各界人士等能夠了解并具備同理心,以增加對不同類別殘疾兒童的接納和關懷。

二、第二階段:滲透性交往互動課程

良好的融合氛圍及環境對殘疾兒童融合教育提供了便利條件,但這并不意味著良好的融合氛圍及環境就能夠自發地促進殘疾兒童融合教育。要促進殘疾兒童融合教育,還迫切需要我們康復教師及普幼教師等融合教育工作者為殘疾兒童創設對外交往的支持環境和條件,以切實促進殘疾兒童與普幼園教師、家長、幼兒及社會各界人士實現積極的多維有效互動,讓殘疾兒童在多維有效互動中豐富、發展其親社會行為、經驗及能力。鑒于此,我們又進一步設計實施了以下一些滲透性交往互動課程。

1.社會實踐體驗課程

主要是指在康復機構的康復課程中,還結合康復教學主題及殘疾兒童生活實際安排一些社會實踐體驗課程,如引領殘疾兒童去超市體驗購物;去理發店理發;去菜市場買菜;去坐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等。讓殘疾兒童更多地接觸到正常人生活,體驗正常人的生活環境,進一步提高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度及社會融入度。;在提升殘疾兒童生存適應能力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殘疾兒童,悅納殘疾兒童。

2.社會實踐交往課程

主要是指康復機構進一步強化與社會的緊密聯系,努力為殘疾兒童搭建多樣化融入社會的有效平臺。比如,組織殘疾兒童參與社會組織舉辦的舞蹈、繪畫等才藝比賽;參加社區組織的“鄰里一家親”相互串門活動和親子游藝活動;吸納志愿者為殘疾兒童提供看護、陪伴、融合活動等志愿服務;組織殘疾兒童上街進行作品義賣、請路人簽名宣傳助殘、與路人打招呼交朋友等,讓殘疾兒童享受更多本該屬于他們的歡樂時光,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可以和健全兒童一樣享受該享有的一切權利,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接納殘疾兒童,并促進殘疾兒童社會化互動與溝通[4]。

3.對口活動交往課程

主要是指康復機構與普幼園之間進行的園所大融合,康復機構某個班級與普幼園某個班級之間進行的班級小融合,還有延伸到家庭的康復機構家委會與普幼園家委會之間開展的家庭融合。如康復機構、普幼園教師、家長、幼兒相互進行場地參觀、課程觀摩、現場交流活動,康復機構與普幼園聯合組織“六一”慶典聯歡及跳蚤市場買賣等活動;康復機構班級與普幼園班級間開展文體游藝或繪本閱讀等活動;康復機構家委會與普幼園家委會之間開展育兒經驗交流、親子活動及結對幫扶活動等等。以期進一步增加相互間的直觀感受了解,進而增加彼此間的理解和悅納。

猜你喜歡
殘疾兒童融合教育
如何與殘疾兒童做活動
殘疾兒童招生入學要“全覆蓋、零拒絕”
基于融合教育視角下國內學前特殊教育發展對策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見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個未被利用的資源
河南:實施“一人一案”確保適齡殘疾兒童入學
風之彩 墨西哥殘疾兒童繪畫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