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2020-10-14 15:12昝玲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名言符號習慣

昝玲

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葉圣陶先生說,教語文就是“幫助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在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校學習語文的時間,相對于他的一生來說畢竟是短暫的,而離開學校,在生活工作崗位上自學語文,則是他終生所需要的。下面,本人結合自己所從事的語文教學工作從聽、說、讀、寫四方面來談談培養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1.課堂是學生養成良好傾聽習慣的主陣地。

小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是課堂,所以,上課專心聽講是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前提,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內容之一。專心聽講習慣的養成,是靠老師有意識的采取各種措施來引導和訓練。首先,精心備課,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以孩子的視角來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使課堂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創造條件,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的大腦、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都在忙著學。當然,教師還要注意把握教學節奏,既不能太快,又不能太慢。其次,加強規范的訓練和督促,對聽講習慣提出明確、具體要求:坐姿端正、認真聽老師講解、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積極參加課堂上的討論活動。第三,在聽講過程中注意規范學生行為,長期堅持,不放過每一細節,實現“從規范到習慣,從習慣到自然,從自然上升為一種風格?!?如上課前二分鐘,要求學生把下節語文課要用的東西,如課本、練習本、筆等橫放在桌上的左上角,上課鈴一響立即安靜下來。同時結合課堂教學活動、采用多種形式(小組競賽、做游戲)反復訓練,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2.利用課外活動訓練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要求學生在國旗下的講話、學校集會、聽廣播、看電視、與他人交談等時,養成聽在耳里記在心里的習慣。每天預備拿出5分鐘,抽查一位學生,讓學生說說最近幾天的所見所聞,每周一總結,評出“最佳小聽眾”,以此督促和激勵同學們做個“有心”的聽眾,善于在社會活動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二、培養學生得體說話的習慣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正確運用規范的語言進行口語交際,能在不同的場合,得體、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想感情?!睘榱诉_到這一要求,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得體說話的習慣:

每節課前3—5分鐘安排口語訓練。 訓練的內容可以豐富多彩:既可以是對本節課所學課文背景的介紹,作者的介紹,文中人物的介紹,還可以擴展到課外,如自我介紹、我所喜歡的名言、我所崇拜的人、演講、圍繞某一話題即興發言等等。在每一項訓練前都做好指導,如在讓學生談我所喜歡的名言時 ,指導學生這樣表達:“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介紹的我喜歡的名言是……這句名言說明了一個這樣的道理……我之所以喜歡這句名言是因為……”。每周進行總結評價,給優秀者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短短的課前幾分鐘時間,可以讓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得到美的享受,還有效地培養得體說話的習慣。

三、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魯迅先生提出,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意思是說讀書要想有收獲,不僅要眼看、口念、心想,還要動手寫筆記。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對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好處的。具體的做法是:教給學生動筆的方法,圈點(教給學生閱讀書籍時,可隨時在書的重點、難點和精彩之處畫線或做各種符號。如直線、雙線、圓圈、黑點、交叉、箭頭、曲線、方框、疑問號、驚嘆號等等。有些精讀的書,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畫線,以示區別。比如,在重點行下面畫上紅線,在難點行下面畫上藍線等等。每種線條和符號代表什么意義,應由自己來掌握。)寫批注(閱讀中,在文章的“ 天頭”“ 地腳”和其他空白處,隨時寫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體會。) 寫摘錄? (可摘錄在本子上,也可摘錄在卡片上??ㄆ话愕糜蓄}目、類別、作者、書刊名稱、第幾期以及內容摘要這樣一些內容,一張卡片只摘抄一類內容。等卡片積累到相當數量時,再按不同的類別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寫、人物描寫等分門別類,以便隨時使用。摘錄時應注意不要斷章取義,不要改動原文的字句和標點。 )寫心得筆記 (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體會最深刻、最有意義的部分寫成心得筆記,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一)審題習慣:

就是使學生養成對題目的含義要求等反復推敲的習慣,引導學生在看到作文題目時,(1)要注意“中心詞”,明確彼此關系。(2)要注意“關鍵詞”,明確寫作重點。(3)要注意“修飾語”,明確選擇范圍。(4)要注意審題目中的人稱要求。

(二)修改文章的習慣

1、提高修改作文的認識。

舉托爾斯泰七遍修改文學巨著《戰爭與和平》,著名小說家楊沫化了六年心血,重寫修改六、七次而寫成《青春之歌》,……等等一些事例提高學生的認識,使學生為大詩人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名詩人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钡腻N煉精神所折服,提高修改作文的自覺性。

2、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1)符號示意法。所謂符號示意法,就是教師在瀏覽學生作文時,遵循著正確的衡文標準,順手劃下符號,以符號指導學生修改。(2)自改自評法。自改中,學生感到最困難的是:將內容進一步深化。這是學生修改中的障礙,教師在眉批中要善于提出問題,解開結癥,插上路標,在他們感知、感受的基礎上加以感情的點化,使他們再回到經歷過的事件中去,再體驗、再消化,以至在認識上迅速得到突破,主題自然地得到升華。文章自改后,再仔細閱讀品味,并寫下只言片語的感受,即自評。(3)自評自講法。學生自改自評后的文章交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自改自評情況,選出典型,當面加以輔導,讓受輔導者在班上作自評自講。這樣不僅提高了該生對作文的認識,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強化了寫作興趣,而且也交流了寫作與修改的經驗,同學們聽來感到親切,易于接受。與此同時,將產生一種羨慕感、追求感。從而培養學生樂于修改文章的習慣。

印度諺語說:“ 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睂W生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對語文功能的發揮、語言規范的形成、人文素質的提高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只要持之以恒,嚴格要求,反復訓練,必然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

猜你喜歡
名言符號習慣
習慣
讓閱讀更方便的小符號
上課好習慣
好習慣
加減運算符號的由來
草繩和奇怪的符號
中國符號,太美了!
名言
名言趣畫
增進健康的8個好習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