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思維導圖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2020-10-14 07:47孫涌龍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教學應用思維導圖初中

孫涌龍

摘要:思維導圖由英國學者東尼·博贊所發明,采用關鍵字、曲線、顏色、符號、圖案將思維的過程直觀的呈現出來,是一種能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在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前言:

在當前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為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教學尤為重要?,F階段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主要采用“任務驅動式”、“在活動中探究”、“協作學習”等教學方法,教學中更注重操作技能訓練來實現教學目標,容易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的組織和整理,讓學生難以形成通過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來構建知識體系。思維導圖也叫“心智圖”,采用曲線、關鍵字、顏色、符號、圖案將思維過程直觀呈現出來的圖形思維工具,能有效鍛煉發散性思維,激發創造性思維。學生若能使用思維導圖來收集、處理知識點,則能形成有序、層次分明、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果。因此,如何將思維導圖有效運用于信息技術教學中十分重要。

一、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如何運用

(1)教師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備課

思維導圖能完整呈現思維過程,并對思維進行分類,讓我們能對思維再做進一步分析。在備課中,使用思維導圖來分析教材,使教學內容以圖形化、網絡化呈現出來,細化教學內容,能更真準的把握教學重難點;使用思維導來分析學生,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更適當的教學方法及方式,使教學過程的安排更為合理,使教學資源得以更有效的整合,使整個教學設計更加科學、系統、有針對性、有效果。

(2)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整理知識點

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將知識點的關鍵字提煉出來,畫成思維導圖,再在小結環節中進一步總結完善思維導圖,形成思維導圖課堂筆記。如在七年級下冊第一章《用好信息處理工具計算機》第一節《深入認識計算機》中畫出計算機系統的思維導圖,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硬件、軟件、計算機的核心部件的記憶及理解,對計算機的組成、工作原理有進一步的認識,對計算機硬件、軟件的分類及構成有清晰的認識,形成計算機組成中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第一章復習中再次對每節課形成的思維導圖筆記進行整理、完善,幫助學生構建本章的知識體系。思維導圖模式學習能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結構的理解,提升思維組織整理能力,提升教學效果。

(3)思維導圖運用于學生探究教學活動

在組織學生探究教學活動時,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于活動中主題分析、小組成員分工、制件計劃、收集資料、合作匯總、完成任務、總結反思等各個環節。思維導圖能以活動主題為中心,層次分明的呈現活動各個環節,針對每個環節可能產生的問題引發思考,并尋求解決相關問題的辦法及方法,為學生提供一條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合作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思維導圖能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精神、思維組織整理能力、發散性思維,激發自主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思維導圖模式運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上的效果

(1)思維導圖能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提高記憶力和理解能力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往往更注重學生操作技能培養及訓練,由于教材內容多而課時少,對理論知識的教學大多滲透在技能訓練過程中。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相對抽象、復雜、難以理解,學生通過技能訓練掌握軟件操作后能實現作品創作而體驗到成就感,因此學生更樂意學習操作技能,對理論知識缺乏興趣,理論知識根基薄弱。思維導圖可以采用關鍵字、曲線、色彩和圖形來整理理論知識,使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不僅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興趣,還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制作思維導圖將課堂內容整理到框架之中,在原有基礎上添加新知識,這樣做知識間存在的邏輯關系被學生掌握,使破碎的知識點更加有條理,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幫助學生構建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種框架式的圖像記憶相比傳統的聲音刺激來說,學習效率倍式提高,也讓信息技術的學習變得更加富有趣味性。

(2)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在活動中探究是信息技術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初中學生的思維組織、整理能力較弱,活動中如何圍繞主題開展活動;如何合理分工;如何合理有效的收集使用素材;碰到問題如何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及方法等都困擾著學生。若活動中學生會使用思維導圖,則能幫助學生以發散性思維的方式分析活動各個環節,幫助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尋求解決相關問題的辦法及方法,激發自主探究,使自主探究活動更有效率,更有效果。更重要的是,思維導圖的制作及使用過程中,能讓學生分析整個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并引發學生尋找解決的辦法,這就增加了發現新聯系的可能性,引發創造性聯想,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結論:

信息技術是一門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課程,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學生的記憶力不僅得到提高,還促進了理解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對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使整個教學更加有條理、科學、高效。在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中,既能提升學生的思維組織整理能力,激發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也對學生搜集、分析、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也有幫助,培養信息素養。當然,對于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這個問題,依然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運用,才能出現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M].卜煜婷譯.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2]趙丹楊.思維導圖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

[3]林航.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2014(7).

猜你喜歡
教學應用思維導圖初中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階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應用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