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學習理論視域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措施探究

2020-10-14 12:13鄺曉芬
考試周刊 2020年54期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

摘 要:在高中學習階段,英語學科在眾多課程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因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與手段,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是極為關鍵的。而要想提升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不錯的辦法?;诖?,文章將從多元學習理論視域下,對自主學習能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以實現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多元學習理論;自主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及:“高中英語教學的總目標是使高中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形成高效的學習策略?!庇纱丝梢?,促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形成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關鍵內容之一。換而言之,對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 相關的自主學習理論

對于自主學習的思想,國外對其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國外的一些學者如第斯多惠、盧梭等,皆是自主學習思想的提倡者,同時,杜威還對此開展了一些教學實踐,例如設計教學。20世紀中期,西方有代表性的學習理論,如人本主義理論、認知構建理論等,其對自主學習的認識不盡一致。

(一)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的,七八十年代快速發展的一種理論,其中羅杰斯是當代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等教育思想,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羅杰斯主張“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實現,并對其獨立性、創新性以及自主性等進行培養;此外,其還極為注重情意教學,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塑造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以加速學生身心的全方位發展。

人本主義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麥克庫姆斯,他指出:自主學習是個體自我系統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自我系統的結構與過程會對自主學習起到制約作用,如自我價值、自我概念等,其中自我概念指的就是自身的信念,其是影響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

(二)認知建構理論

認知構建這一理論,是在巴特萊特與皮亞杰圖式理論的基礎之上發展、演變而來的,該理論的基本觀點為:兒童不但可以構建有關世界的認知圖式,還可構建自我圖式,而自我圖式,指的就是一種自我知識動態存儲的形式,其包含了四大維度,即價值、時間、情感以及效能等,自我圖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個體的自我調節行為。拜尼斯與派利斯還提出:兒童不但可以構建自我圖式,還可以構建自我的學習理論,在學習過程中,兒童可以逐漸形成相關的自主學習“理論”。在日常學習期間,一名學生是否開展自主學習或者是怎樣開展自主學習,受學生自身所構建的有關自主學習“理論”的影響。

通過大量實踐發現,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學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直接傳授各種理論知識與策略,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討論與輔導,經由合作的形成構建各自的學習理論。

除上述兩種理論之外,還有一些其他自主學習的理論派別,例如言語自我指導理論,該理論認為能夠采取語言內化的方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信息加工理論,該理論的研究人員認為,“可采取信息加工的控制論對自主學習進行解釋,且提出自主學習是一種循環反饋回路”;意志理論,該理論認為能夠采取鍛煉的方式對自主學習能力加以培養。

二、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對策

對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極為重大且現實的意義,因而,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與手段,對其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極為必要。以下筆者就在多元學習理論的視域下,提出幾點措施,以推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同時還是自身發展的主體,而教師僅是學生素質形成與進一步發展的一個外在因素,只有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方能調動學生的創造性、能動性以及自主性。英語語言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所包含的內容也極為廣泛,例如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科技等等。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基礎語言知識、認識水平、語言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此,英語教師應表示理解,且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合理要求,應予以滿足,同時不斷鼓舞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英語學習與交流活動中。只有這樣,方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繼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廣東高中人教新課標教材Book 8 Unit 2 “Life in the future”的warming up and reading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consolidation設計時,首先可通過對文章故事情節的正常排序回顧文章梗概。

(二)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

對于認知策略,可將其解釋成:為了能夠完成某一項學習任務,學生所采取的辦法與步驟。加強對學生認知策略的培養,對提升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那么在英語課堂中,應當如何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呢?第一,英語教師可讓學生了解到,其在完成一項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就已經采用的一種或者是幾種認知策略,比如在學習英語詞匯時,學生了解到probably是probable的副詞,suitably是suitable的副詞,據此可推測comfortably是comfortable的副詞,繼而對其規律加以總結,即結尾是le的形容詞,要想變成副詞,只需將結尾的le改為ly。上述過程學生就采取了一個認知策略,即語言規律的總結。第二,介紹一種新的認知策略給學生。教師在介紹一種新認知策略的過程中,應當列舉相應的例子以做說明。比如學生在做閱讀時,一般都會遇到生詞,此時大多數學生都會查字典來了解生詞的意思,對此,教師可向學生介紹一種認知策略,即依托上下文與情景,對生詞的意思進行猜測,抑或是對段意加以概括。He takes a special interest in(botany) which concerns the study of plants.該句括號內的詞,可以通過which concerns the study of plants來對其加以推測,進而得出該詞的意思為“植物學”。在學生認識一種新認知策略之后,教師應通過實際的問題,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新認知策略的理解與運用,從而使其更好地掌握這種認知策略。

(三)轉變教育思想,明確教學目標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依據學校的實際狀況,且結合高中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對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進行明確;與此同時,還應當依據各個學生認知的差異性,展開差異化的教學,以便有效挖掘各個學生的潛力,調動其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與熱情。例如廣東省人教版高一英語Unit 1 “Friendship”一課中,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Friendship(友情、友誼),因而,在設計該課的教學目標時,必須嚴格按照實際狀況,結合知識、技能以及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等展開,即:Talk about friendship and friends;how to make friends and how to maintain friendship. Learn and 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eriod。鑒于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可實行頭腦風暴法,經由學生自由地發散思維,來加速信息資料的催化,明確英語教學的目標。

(四)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條件

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自主學習水平,教師可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打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條件。首先,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自主學習環境。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尊重、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真情以待,同時盡可能地了解各個學生的狀態。其次,調動學生學習的動機,提升學習興趣。正所謂動機是學習的一大驅動力,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性因素。那么應如何調動其學習動機呢?教師可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與計劃,例如在學期剛開始,要求學生閱讀書本開頭的Contents部分,從而掌握該學期學習的大致內容,以此明確長期的學習目標,并制訂相應的計劃;同時要求學生閱讀每一個單元的Goals版塊,以掌握該單元的基本內容與學習任務,繼而制訂一個短期的目標與計劃。

(五)實施合作教學

從某種層面上而言,教學就是一種交流和合作的活動,其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的過程,并且其對學生人格的養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學時,利用合作式教學活動的設定,能夠使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前提下,展開信息的溝通與交流,使其有更多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空間。例如廣東省人教版高二英語Unit 10 “The World Around Us”一課中,教師可設計各種教學活動,即:

Do you know some names of endangered animals?

How many types of pollution do you know?

What cause different types of pollution?

同學們可圍繞上述問題開展交流合作,且在該課結束之后,要求學生完成一些任務,如作詩一首,抑或是用精煉的語言描述一下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交流合作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且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最終實現自身的發展。

三、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多元學習理論的分析,了解到知識的學習并不是依靠教師的教而掌握的,而是憑借學生自我構建所得到的。在高中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與策略,促成學生的學習動機,且利用各種教學策略與理論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使其在自身內部認知的基礎之上構建知識的意義,加速多種自主學習策略的應用,進而真正成為知識的發現者與創造者,最終實現學生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惠平.高中英語元認知訓練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證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2]張曉霞.高中英語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一代,2013(10):82.

[3]徐麗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6):276.

作者簡介:

鄺曉芬,廣東省廣州市,華南師范大學附屬花都學校。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
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培養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論形成性評價與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