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黃梅藝術 打造出版精品
——《黃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編輯出版手記

2020-10-19 09:21安徽大學出版社
黃梅戲藝術 2020年3期
關鍵詞:黃梅戲劇目傳統

□ 安徽大學出版社 李 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1]。2015年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15〕52號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指出要把戲曲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提升到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戰略層面,力求弘揚民族精神,重構文化生態。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戲曲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精神文化財富。

戲曲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從中可窺探中國傳統戲曲發展的脈絡。黃梅戲作為安徽省重要的文化資源,以優美的唱腔、鮮活的人物、靈動的表演和通俗的故事情節享譽全國,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半個世紀以來,黃梅戲風靡大江南北,唱遍長城內外,成為安徽文化藝術中最響亮的品牌和最具標志性的劇種,成為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藝術奇葩。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打好徽字牌,唱響黃梅戲,建設文化強省”的戰略[2],大力支持黃梅戲藝術的繁榮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徽大學出版社與安慶市黃梅戲劇院聯手,打造將“三十六部傳統劇目推廣”項目。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以新穎的創排手法,加之演員們的精湛演繹,重新演繹三十六部黃梅戲傳統劇目并推向舞臺,讓傳統重新綻放光芒。安徽大學出版社以三十六部黃梅戲傳統劇目為樣本,策劃出版《黃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突破傳統集成式圖書編纂形式,借助生動活潑的連環畫的表現形式,進行場景回放,集繪畫、故事于一身,把舞臺濃縮于筆端,力求淋漓盡致地表現戲文的象征寓意、角色的命運歸宿、情景的跌宕起伏?!叭總鹘y劇目推廣”項目力求通過舞臺和出版物兩種方式,全方位、形象化、有深度、有溫度地展示黃梅戲藝術在舞臺表演、傳統文化歷史等方面的遺存,全面系統地展示安徽文化藝術中最響亮的品牌和最具標志性的劇種——黃梅戲的風貌。

一、《黃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的主要內容與特色

《黃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分為六冊,收錄黃梅戲傳統劇目三十六部,從成戲進程、劇情簡介、人物形象、劇情回放四個方面對百部黃梅戲劇目進行賞析?!饵S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突破了傳統集成式圖書編纂形式,借助生動活潑的連環畫的表現形式,進行場景回放,圖文并茂地深度賞析黃梅戲劇目,梳理其精妙所在,立體形象、多層次、多側面地展示黃梅戲藝術在舞臺表演、傳統文化歷史等方面的遺存,反映出黃梅戲發展的軌跡及特征,全面系統地展示了黃梅戲的風貌。

《黃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的主要特色有三:其一,在表現形式上。連環畫是中國特色的文化品牌,其根植于中國土壤,具有中國標記,受眾群體廣泛,“不僅孩子看,大人也看”。本書采用連環畫的表現形式來展現黃梅戲劇目,集繪畫、故事于一身,把舞臺濃縮于筆端,將戲文的象征寓意、角色的命運歸宿、情景的跌宕起伏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富有中國特色。其二,在劇目分類與選取上。對黃梅戲自產生以來所有的劇目進行科學梳理,以劇目產生的時間先后為序,綜合考慮劇目的創作特點以及黃梅戲的發展階段,廣泛聽取各方專家意見,將劇目分為傳統劇目、新創歷史劇目、新創現代劇目、移植劇目以及影視劇目五類。本書選取三十六部傳統劇目,對其作形象展示,是對黃梅戲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弘揚。其三,在編寫體例與內容設置上。綜合考慮各類讀者需求,融可讀性與知識性于一體,以普及黃梅戲藝術為基礎,輔之以背景知識介紹,在專業、精深編寫理念下,凸顯黃梅戲的文化內涵,使讀者更清晰地了解傳統劇目的發展脈絡。

二、《黃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的出版意義與價值

傳統文化的歷史根脈與戲曲藝術的鄉音鄉情緊密相連,守住根,留住魂,貫通傳統文化命脈,唱響民族復興大戲,是出版人的神圣使命。把傳統文化血脈融注到子孫后代的審美情趣中,讓黃梅戲藝術薪火相傳,是出版人的責任擔當?!饵S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通過對三十六部有影響力的黃梅戲傳統劇目進行全方位、形象化、有深度、有溫度地賞析,解讀黃梅戲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為黃梅戲的薪火相傳與蓬勃發展盡綿薄之力。

《黃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的出版價值有二:其一,史料價值。全面地收集黃梅戲傳統劇目并對各傳統劇目成戲進程進行系統梳理與分析,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其二,文化積累價值。黃梅戲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多部黃梅戲傳統經典劇目均體現了“仁、愛、禮、信、孝、悌”的中國傳統價值觀[3]。本書通過連環畫這種極具中國標記的表現形式來展現黃梅戲劇目,用中國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弘揚中國文化,極具文化積累價值。

黃梅戲最初由農民和手工業者創造并唱響于鄉村草臺,其音樂優美、語言易懂且富含人文關懷,一直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4],黃梅戲劇目是黃梅戲藝術形式的重要載體?!饵S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通過對黃梅戲劇目的深度賞析來充實并豐富黃梅戲研究,促進黃梅戲藝術的薪火相傳;并且通過對黃梅戲劇目文化基因的充分挖掘來探求民族文化的遺傳密碼,傳遞文化自信。

《黃梅戲傳統劇目連環畫》中的三十六部劇目,由安慶市黃梅戲劇院(研究院)主持拍攝并精心制作,歷時十年。安徽大學出版社作為地方型高校出版社,弘揚優秀地域文化是光榮的使命與責任擔當。黃梅戲的傳承與發展,需要藝術界、學術界與出版界攜手共進,各方立足自身優勢,共同守護黃梅戲這一非遺瑰寶,讓其在新時代綻放出越來越璀璨的光芒!

猜你喜歡
黃梅戲劇目傳統
新編黃梅戲《鴨兒嫂》舞美設計
黃梅戲《白蛇傳》選段
舞臺劇目
黃梅戲《中國夢》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黃梅戲藝術(2021年1期)2021-03-29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新見晚清民國傳奇劇目十一種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文華大獎”獲獎劇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