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分析

2020-10-20 21:46唐麗梅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設計研究小學語文

唐麗梅

摘要:素質教育的理念帶來了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語文是語言文字的學科,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最關鍵的部分,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必須從語文閱讀開始。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都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教師按照自己一貫的教學方式進行閱讀演練,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者,語文教學的效率明顯低下。在教學方式的改革過程中,語文課堂開始對主題式閱讀模式進行應用,明顯提升了學生語文閱讀水平。 本文將對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主題式閱讀教學 設計研究

分類號:G623.2

語文學習主要是以形象的思維模式進行接受知識,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進行培養,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開展形式新穎的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還能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情感的共鳴,強化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思想情操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主題式閱讀教學方法的應用,充分激發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的作用

1.1提高語文學習的基礎能力和概括能力

語文學習是要講求一定的方法的,教師在進行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強化對語文信息的概括能力是最主要的任務。所以,教師通過對學生語文主題閱讀式教學,不僅能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鞏固學生語文的基礎知識,提升學生對各類信息的總結概括能力,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閱讀技巧,真正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1.2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對語文主題式閱讀的內容進行設計的時候,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和心理特點,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對主題式閱讀進行縱深的探索,總結分析文章的結構和內在聯系與主題的關系。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規劃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用生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閱讀,只有興趣被開發出來,學生才能有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1.3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措施。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并且讀完一整本書。但有些語文教師卻斷章取義,按照自己慣有的教學思維對學生進行按部就班的閱讀教學,在這樣毫無新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思維僵化,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揮,學習效率難免低下。而應用主題式閱讀模式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以教材為依托結合課外閱讀,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轉化和吸收,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2.主題式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2.1教師選題要正確

教師對閱讀主題的選擇,直接影響主題式閱讀教學的效果。小學生是知識啟蒙的階段,其閱讀能力和對信息的歸納能力都很弱,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制定教學計劃。在選擇閱讀主題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選擇的主題要通俗易懂,注重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第二要做到主題清晰,不能不倫不類,如果想突出風景,就不要涉及其他內容的事件;第三主題的設立要兼容學生的情感教育和價值觀的教育,把閱讀學習的意義有效延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閱讀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時候,教師根據課文中描寫地震中一對父子發生的感人故事情節,便設立了以“親情”為主題進行閱讀,圍繞著親情進行討論。

2.2養成學生積累素材的習慣

在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的時候,設立恰當的主題后,教師更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的素材。在完成課程閱讀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好的詞句進行整理,然后以這些好的詞句為參照,引導他們進行課外的精華采集,或是閱讀課外書籍或者上網搜索,在融會貫通中做素材積累,為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奠定基礎。

2.3誦讀經典提升情感認知

閱讀經典文章也是主題式閱讀的重要手段,通過對經典作品的閱讀,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升華,有效開拓學生的視野,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領悟經典作品里的人文思想,把學生隱藏著的美好情感激發出來,達到陶冶情操提升道德水準的效果。除了傳統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教師也可以將中外名家的作品推薦給學生。如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的教育》《三國演義》《綠里仙蹤》《傲慢與偏見》《百年孤獨》等,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閱讀中,學生不僅拓展了知識視野,更是能夠豐富了內心世界,激發了熱愛生命、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4讀寫結合的閱讀效果

閱讀和寫作是兩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就是為了提升寫作的水平。主題式閱讀可以和寫作訓練相互促進,在讀與寫的有效融合中提升寫作水平。例如:在學習《少年中國說》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反復閱讀,領悟本文的中心思想。梁啟超的這篇新體散文是我國歷史上的勵志名篇。文章雖短,但內涵豐富,大開大合、鋪排比喻使人讀后熱血沸騰。在與學生進行課文分析后,教師要求每一名寫一篇讀后感。從自我感受入手,寫寫當今少年的歷史責任與擔當,這樣可以進一步深化閱讀主題,達到相輔相成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課堂對主題式閱讀模式的應用,對學習效率的提升是有重要作用的,不僅強化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水平,還提升了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歸納能力。與此同時,在主題式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加深了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語文教師在課堂應用主題式閱讀教學時,選擇閱讀主題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閱讀內容合理地延伸拓展,在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的同時培養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國榮.主題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8(25).

[2]宋紅麗.淺析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提升學生語文素養[J].學周刊,2017(30).

[3]李晨.小學語文主題式教學實施模式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7).

猜你喜歡
設計研究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
辦公大樓環境景觀設計
能力本位視角下的高職課程體系設計研究
基于大數據的數字化校園中學生學籍管理系統
高中數學新課程中函數的教學設計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