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羊脂球》看莫泊桑短篇小說的創作風格

2020-10-20 11:06張明亮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莫泊桑情節短篇小說

張明亮

摘要: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的創作特點:作品的題材主要包括普法戰爭和中下層百姓的愛情、婚姻、家庭生活;情節簡單平凡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轉折;大多數的故事結局是向悲劇發展;題目簡單;擅長用各種形式的第一人稱敘述故事;善于用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的語句勾勒背景和人物外貌。

關鍵詞:莫泊桑;短篇小說;題材;情節;悲劇

鳳凰傳媒出版的《羊脂球》,收錄了莫泊桑的39篇短篇小說。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領會到莫泊桑短篇小說的創作風格。

一、作品的題材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普法戰爭;二是中下層百姓的愛情、婚姻、家庭生活。

兩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和平生活受到戰爭侵擾并慘遭殺害(《兩個朋友》);一位老農民懷著國恨家仇機智英勇地殺死了十六個侵略者,最后英勇犧牲(《米隆老爹》);守林的年輕婦人巧妙地將六個德國兵困在地窖里等待法軍的到來(《俘虜》)……這些作品以普法戰爭為背景,表現了法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戰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對戰爭的控訴。

家境貧寒的小職員得到一筆酬金,便喜滋滋地騎馬郊游,不想樂極生悲,撞到了一位老太太(《騎馬》;小職員的妻子在舞會上弄丟了借來的項鏈,為此辛苦了十年才還清了債務(《項鏈》);一個農民為了田地里的小麥竟不顧照看垂死的母親,而他的母親卻被守護人嚇唬而死(《魔鬼》);僥幸升職的官員為了炫耀自己,結果糊里糊涂地替一個“干了許多卑劣勾當”的教士做了擔保人(《保護人》);客店老板讓農婦醉酒而死,從而獲得了她的產業(《小酒桶》)……這些作品批判的是資本主義社會人性的虛偽、狡猾、虛榮、自私以及在拜金主義影響下的畸形的親情關系。

女主人公有喜歡假珠寶首飾的嗜好,而她死后,她的丈夫發現這些價值不菲的首飾竟然都是真的,諷刺了虛偽的愛情(《首飾》);修軟墊的女人將畢生的積蓄全部交給她死心塌地愛著的人,歌頌了對愛情的信仰(《修軟墊的女人》);一個年輕人愛上了一個黑人姑娘,卻因為父母的反對而失去了一段本該美好的姻緣,表現的是世俗和偏見(《布瓦泰爾》)……

莫泊桑作品題材的選擇與他的生活經歷有著必然的聯系:幼年時的莫泊桑喜歡在蘋果園里玩耍,在草原觀看打獵,喜歡和農民、漁夫、獵人在一起聊天、干活,因此,他從小就很熟悉同時也很關注中下層百姓的生活尤其同情那些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成年后的莫泊桑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自然成為他日后創作的重要主題。

二、情節簡單平凡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轉折。

《繩子》的開首簡潔地勾勒出故事的背景:小鎮的集市。隨后人物出場:一個節儉成性又患有風濕癥的莊稼漢在廣場上撿到一根細繩子。不料因為仇人的謊言和眾人的偏見,大家都認為他撿到的是一個裝有五百法郎和若干票據的錢包,于是他整天都在表白自己的無辜,最終因為此事,他的精神受到致命的打擊而死。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婦得知弟弟于勒在美洲發了財,便極力夸贊他,盼望他回來,還“擬定了上千個方案”使用他的錢??墒钱斔麄儫o意中在輪船上看到窮困潦倒的弟弟時,竟然躲得遠遠的。

《托萬》中的小酒館老板托萬因為善于講笑話,跟老婆吵架也很有趣,因而引來了很多顧客。不幸的是,托萬突然癱瘓了。托萬的老婆可不愿以白養著一個不勞動的人,于是在別人的唆使下讓托萬孵小雞。

莫泊桑的作品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表現出人物性格的真實,概括出生活狀態的真實。因此,莫泊桑設計的故事情節比較單一,沒有復雜的人物關系,然而情節卻有出乎意料的轉折,很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三、大多數的故事結局是向悲劇發展。

羊脂球是個妓女,然而她卻有高尚的人格:她差一點就打死一個普魯士士兵;在逃難的過程中,她慷慨地把自己所帶的食物分給大家吃。逃難的馬車在小鎮被普魯士軍官扣留,在眾人(政界、商界、教會)的秘密策劃下,為了大家的利益,羊脂球犧牲了自己的尊嚴,答應了普魯士軍官的無恥要求。悲情的結局是,在繼續逃難的路中,那些“把她當作祭品奉獻給敵人”的“衣冠禽獸”只顧自己大吃,卻沒有一個人想到她。羊脂球只能“把嗚咽吞進肚里”,在《馬賽曲》的曲調中哭泣。(《羊脂球》)

兩個愛好釣魚的法國人在河邊一邊釣魚一邊親密的揶揄,“心中充滿一種說不出的快樂”,不料他們被德國士兵發現了,隨即悲劇發生了:他們被當作間諜槍斃了!而他們釣的魚則成了德國人的盤中餐。(《兩個朋友》)

“我”在啤酒店里遇到了一位中學同學,十年來,他就是在啤酒店里這個角落和床上度過的。是什么原因使他如此頹廢的呢?原來在他十幾歲的時候,無意中看到自己尊重的父親毆打母親的情景,從那一天起,他“再也看不到事物好的一面了”。(《伙計,來一杯啤酒》)讀到這里,我們不得不悲嘆,兒時的心理陰影改變了一個人的人生觀。

誠然,莫泊桑也有為數不多的短篇小說的結局是美好的,如《西蒙的爸爸》《俘虜》《奧托父子》等,但是悲劇結局卻是作品的主旋律,也許這樣的結局更能觸動讀者的心靈引起共鳴吧。

除了上述三個特色以外,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還有如下風格:

題目簡單到只有一個詞語或者短語,一般是主人公的名字、事件或者線索;擅長用各種形式的第一人稱敘述故事;敘述故事冷靜、客觀,作者不對事件做任何評價(全由讀者體會);善于用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的語句勾勒背景和人物外貌;善于用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心理活動推動情節的發展。

總之,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內容無限的豐富多彩,構成了十九世紀下半期法國社會一幅全面的風俗畫;同時,小說的藝術無不精湛絕妙,令人嘆為觀止。

法國作家左拉評價說,莫泊桑創作的短篇小說,“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戲劇,打開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讀他的作品,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p>

猜你喜歡
莫泊桑情節短篇小說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與偏見”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與偏見”
結緣《短篇小說》
一塊棉布造就莫泊桑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說
多次販毒能否認定為“情節嚴重”
從福斯特的小說理論看《霍華德莊園》情節的現代手法
論紅色電影《英雄兒女》中的愛國情懷
法國:短篇小說ATM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