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探究

2020-10-20 07:33顧郁艷
青年生活 2020年25期
關鍵詞:策略探討家校合作

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全面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養,這就意味著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課程體系當中。然而,在面向小學生開展有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僅憑借教師的一己之力顯然難以收到理想的教學成效,唯有建立起家校合作模式,方可使教學工作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實。本文針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進行了專項研究,希望就相關措施建議與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探討

引言: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非常適合用于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共同努力,給學生提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確保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最大化。但是,雖然這種模式較為先進科學,但也由于家長和教師都比較缺乏相關經驗,導致教學工作難免受到一些阻力。因此,當務之急是針對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策略進行全面細致的研究,確保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一、從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當代小學生,大多數都來自于獨生子女家族,很多小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都表現出自私、偏執、孤僻甚至是暴力傾向。外加小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一旦思想和心理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極易出現某種心理障礙。因此,在構建家校合作教學體系的過程中,需要由教師牽頭,協同家長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全方位、立體式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發現某一位學生近期存在厭學心理或者上課情緒不佳,先不要采用耳提面命的方式對其進行說教,而是要先與其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雙方共同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例如學生由于家長的期望值過高而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或者因為父母關系不和睦而無心學習等等。這樣一來,教師便可以利用在校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盡快消除學生的心理顧慮,幫助學生調整好心理狀態。同時,教師還要從一個客觀的角度出發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只能代表其綜合素養中的一個方面,還有很多其它方面與學習成績同樣重要。例如小學生是否能夠做到言談舉止得體、懂得謙和禮讓、具備人際交往能力等等。這樣一來,家長就會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對其它能力素養的培育給予足夠的重視,給小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二、從家長的教育觀念著手落實心理健康教育

家長是小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與家長的教育觀念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是,伴隨著人才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大,很多家長都抱有“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的思想觀念,導致在整個家庭教育當中,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或者說考試分數,而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方面卻不夠重視,甚至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同時作用之下,學生的心理狀態難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孩子甚至逐步走向心理扭曲的泥潭之中。因此,在通過家校合作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優先改變家長片面的思想觀念和教育理念,讓家庭教育回歸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方面也需要學校和教師優先做出調整。比如每一次考試之后,采用不公開的方式公布成績,不在班級和年級當中進行成績排名,以此來弱化家長對考試成績和排名情況的關注,將更多的精力用于培養小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實現其身心的全面發展;此外,教師可以在班級當中設置一些與學習成績無關的評比活動,例如以每周為單位評比家務小達人、團結友愛之星、最佳紀律獎等等,以此來提高家長對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使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得到有效推進。

三、教師與家長之間開通多元化互動交流渠道

所謂家校合作,就是需要教師與家長之間保持長期有效的溝通,確保小學生時時刻刻都處在一種良好的成長氛圍當中。這就需要在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起多元化的溝通渠道,實現教育信息的及時傳遞與高效共享。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依然需要教師發揮出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定期以班級為單位舉辦“親子開放日”活動,讓家長有機會走進校園、班級教室和學生群體當中。這樣一來,家長便可以真實、直觀的了解孩子在班集體中的表現,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觀察家長與學生這間的互動情況,從而使相關問題暴露得更加明顯。這樣一來,教師與家長便可以在活動結束之后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溝通,找出問題的根源,共同探討有效的解決措施,使心理健康教育變得更具針對性、科學性與有效性。此外,教師要充分借助微信、QQ等社交軟件建立起家長群,通過多種渠道隨時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將學生的近期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以便于家長針對不足之處進行積極調整,針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與表揚,構建起真正意義上的家校合作模式。

結語:

在小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青少年兒童的身心成長真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此,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性作用,主動與學生家長進行互動交流,共同探討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生具備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更好的迎接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參考文獻:

[1]廖劍強.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J]. 當代教研論叢, 2019, 063(03):114-115.

[2]鞠鳳.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探析[J]. 新課程導學, 2019(23).

[3]賈佩佩.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實施[J]. 文理導航(中旬), 2016(9).

作者簡介:顧郁艷(1985-),女,漢族,江蘇蘇州人,本科學歷,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猜你喜歡
策略探討家校合作
初中英語情感教學的實施探討
基于城鄉結合部小學家校合作問題的調查研究
探討初中數學學法指導策略
關于深化心理危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議
高中物理課堂提問教學策略思考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家長參與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機制分析
檔案數字化管理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