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魯西南地區傳統民居中儒家文化的體現

2020-10-21 00:03段尚
大東方 2020年3期
關鍵詞:傳承發展儒家文化

摘 ? 要:中國的歷史悠久,疆域遼闊,思想文化百家爭鳴,地理環境多種多樣,社會經濟環境也不盡相同。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傳統民居形式,每個地區傳統民居都深深的打上了當地文化和環境的烙印,生動的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上九古村是濟寧市鄒城縣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民居聚落,通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沉淀,其獨具特色的傳統民居環境給儒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物質載體,同時傳統民居中蘊含的儒家文化元素又使得這里的民居環境更具有生機和活力。論文采取理論研究和實地調研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以上九古村的傳統民居形式和蘊含其中儒家思想元素為研究對象,系統地分析了上九古村的歷史發展、街巷布局、民居建筑形式、歷史公共建筑環境等,并對在古村落中產生的儒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入調研分析,總結出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的關系,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古村落傳承與保護方案。

關鍵詞:上九古村;儒家文化;空間構造;傳承發展

上九古村坐落在兩山之間,村北臨近朗子山,向南就是有名的微山湖。因為坐落在山上,村民就近取材,人住石頭房、腳踩石頭路、院墻石頭壘,所以上九村也叫做石頭村。村內現存許多的文化古跡,如玄帝觀、爺娘廟、梁祝結拜地、秦皇故道、蕭進士院、老學堂、古戲臺、老廊橋、六合院及各類作坊店鋪,在這些遺跡當中,都能看到其中通過千年傳承發展而蘊含的儒家思想。

一、“中庸”思想對于上九村村落布局的影響

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敝杏怪乐傅氖侵袊糯ㄐ闹髁x哲學觀點論,它是出自儒家的文化著作《中庸》。一般認為,中庸思想指的是一種不偏不倚,公正和解的為人處世的態度。

單從字面意思來看,“中庸”的“中”還有中間、中等的意思,儒家思想通常反對極端主義,而是通過在對立的兩極之間尋找溫和的解決方案,既不能“過”也不要“不及”,在追求“廣博”的同時又要保持“極其微妙”,這些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尋求溫和解決方案的方法??梢?,“中庸”思想除了教人待人處事之外,也能適用于解決村落的空間布局。

上九村的村落布局運用中軸線意識,強調左右對稱,講究均衡之美,從平面可以看出,村中心河流將上九村一分為二,而村中建筑都圍繞中心河流匯聚,村落之中建筑單體與整體布局講究,左右對稱分布,個體房屋的高度緊湊,外部封閉,內部呈現向中心呼應的趨勢,有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種既注重單體又注重整體的布局方式,體現了古人在建造村落時對于儒家“中庸”思想的考慮,同樣這種左右對稱的中軸空間布局方式也更能體現古村落建筑布局的和諧之美。

二、“天人合一”思想對上九村村落選址的影響

儒家文化根本上是一種農耕文化,而農耕文化尤為重視“天人合一”的思想,因為人在自然界中耕作,離不開自然的哺育,強調人與自然的融合是中國自然哲學突出的特點?!疤臁敝傅氖鞘篱g萬物,代表的是孕育一切的自然,“人”是指自然界中的人類,也就是我們自身。人源于自然,同時又能改變自然??鬃诱f過:“知者樂山,仁者樂水?!避髯右蔡岢觯骸疤炷苌?,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冶人?!睆倪@里可以看出,儒家認為,人與自然的地位是平等的,兩者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人與自然亦有差別,人與自然可以感通,通過感通自然,人可以認識把握最高的規律。由此可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講求世界萬物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事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這種思想著眼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尊重自然規律的發展,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而上久村地處兩山之間,人住石頭房、腳踩石頭路、院墻石頭壘,村落不管是建筑還是景觀都大抵是用石頭構造,這種就近取材的建造理念,體現“天人合一”思想中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夙愿。而從村落選址來看,村落的東西兩側都有優質的農田可供村民耕種,同時又依附大山,可以充分利用丘陵的林地資源。村中心就有豐富的水源,這種背山面水的選址,有效利用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

三、“興學重教”思想在上九村的體現

儒家思想重視教育,孔子本質上就是一名教師,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聚徒講學,傳輸學識上面??鬃诱f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彼J為教育對人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作為濟寧州下一個小村,上九村也延續著對于教育的重視,其中蕭進士院,老學堂已然保留至今?,F今,老學堂門口依舊記錄著歷代上九村人對于教育這件事的重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鄭錫堂“愛生如子”的故事:鄭錫堂是濟寧州遠近聞名的教書先生,有一年春天,一個學生因病沒有來上課,鄭錫堂當晚走了幾里山路到學生家里為他補習功課,見他家中一貧如洗,沒錢買藥,鄭錫堂就把身上僅有的幾枚銅錢留給他?;貋砗?,鄭錫堂又召集學堂里的學生為他捐錢捐糧。鄭錫堂言傳身教,愛生如子的故事廣為流傳,十里八鄉的村民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老學堂來求學,他教過的學生有很多成為一方名士。正是由于上九村身處儒家思想影響最深的濟寧州,才能培育出鄭錫堂、蕭進士這種有識之士,而他們功成名就之后,再對上九村村民進行回報,從而使得上九村的教育一代一代傳承至今。

四、“孝”在上九村院落布局的體現

孝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范,也是中華民族一直傳承至今的傳統美德??鬃觿撧k私學時把“孝”放在其教學的首位,作為道德的根本。而朱熹是后漢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繼承儒家傳統思想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他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作為“五教之目”。綜上可見,孝道通過五千年的傳承發展,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

而在上九村,最能體現“孝”思想的建筑形式的就是鄭家六合院。鄭家共有兄弟六人,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但是最讓人欽佩的是他們六個手足情深,為了照顧雙親,互相約定成家之后不分家,建成了這樣一個大院套小院的院落?!傲显骸背书L方形,依山勢而建,占地約一畝見方,院墻均由石頭壘成,進入大門后,一共有五進院落,大小房間共有28間。房子的墻體采用等距型壓茬建造,石料采取風擺柳、黃瓜架、一炷香、滿天星等方式擺放,精打細琢,鑲嵌的格外好看。院中還保留有牛屋、石磨、石槽等用具。六合院的東側主院為父母所居,主院兩側各兩個石頭院落,南北相對又是兩個小院落,這是六兄弟為了方便照顧父母而建。六個院落均有門道相連,同走一個大門。鄭家在上九村是大姓,有著很高的威望,這是因為鄭家一直秉持著的嚴謹的家訓,現如今,六合院門前仍有鄭家的家訓貼在院墻上,上面寫著:父子慈孝,愛及他人;夫妻和順,親善四鄰;兄弟次序,唯賢是尊;至誠至信,葉茂根深。鄭家六合院是上九村淳樸民風的代表,也是千千萬萬農村家庭的縮影。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受到了儒家文化、孔孟思想的影響,反映了村民們遵守孝道、仁義和禮儀的風尚,是儒家思想對村風民俗影響的體現。

五、“風水學”在上九村建筑的體現

風水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風水學實際上是地理學、地質學、星象學、氣象學、景觀學、建筑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它提倡的是通過周密地考察及研究、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從而順應自然,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最適宜人居住與生存的環境,營造天時地利人和,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而這種思想在本質上是跟儒學文化提倡的“天人合一”是不謀而合的。

而上九村的村落布局及村落選址也是收到風水學說的影響。從風水環境學派對與村里羅選址和格局的要求來說,村落應有大山脈為主山的靠山,四周圍繞群山,并分別寓意四靈獸,村落的建筑朝向宜南北向并根據地形集中布置,村前宜有溪流環繞村邊而過。而上九村北部有郎子山,南有牧山,東有樊山,東有獨子山,整個村莊位于群山中央的平原地帶,形似聚寶盆,東南還有下九水庫,地理位置可謂符合風水學的要求。而建筑布局來看,村中建筑大抵向南,符合風水學“北子、南午”“背山望水”的理想朝向。

總結

上九村是在千年的歷史沉淀下逐漸形成的空間環境,同時上九村也是自然環境與歷史人文環境的空間結合,它所體現的不僅僅是生活和居住的場所,同時是古人智慧的凝聚,是儒家精神的體現。因此,我們在對上九村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傳承研究時,要從物質與非物質層面同時進行:既要保護傳統民居建筑本身,又要保護繼承傳統民居所蘊含的地域傳統文化。只有同時兼顧內外的上九村保護方案,才能真正將上九村村落本身連同其“儒家思想”一同傳承發展下去。

作者簡介:

段尚(1994.4—)男,漢族,籍貫:山東濟寧人,西安美術學院,16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導師:吳昊 教授

(作者單位:西安美術學院 )

猜你喜歡
傳承發展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與我國文化建設研究
儒家文化助推核心價值觀培育
中國共產黨傳承發展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實踐述論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苗族鼓舞的傳承及發展探討
淺論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民族聲樂創新教學與賀州瑤族民歌傳承初探
淺談湖南民歌的傳承與發展
淺析甘肅清水縣軒轅鼓舞的風格特征
儒家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