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班主任的“兩端”教化藝術

2020-10-21 23:38胡黃
大東方 2020年2期
關鍵詞:尖端轉化優化

摘 要:任何學校、任何班級的學生都存在著“兩端”:“尖端”(優秀生)與“末端”(后進生)。班主任的教化藝術也就從這“兩端”得以體現?!澳┒恕鞭D化通過摸清底細:學生自我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管理的消極和社會風氣導向的迷惘,給出分治妒、狹、橫,實施幫、教、促,做到尊、愛、穩的對策;“尖端”優化則通過探析優秀生的非“優”之“底”與“根”,提出辯證地看待“尖端”、準確地把握尺度、合理地區別“嚴”“慈”。

關鍵詞:班主任;“兩端”;教化藝術;“末端”;“尖端”;轉化;優化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領導者,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教育者,是學校教育質量的保障者。一位哲人曾說過,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一個班級里,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總是會形成“優中差”局面。如果說優生是尖端,差生(后進生)是末端,那么,不論是“末端”轉化也好,“尖端”優化也罷,這“兩端”的教化藝術就是班主任工作研究的重中之重了。

一、“末端”轉化兩招

第一招:摸清底細,立體觀照

如前所述,任何學校、任何班級都多少存在“末端”(后進生)。后進生群體是學校不可忽視的版塊,也是班主任施展教化藝術的廣闊天地。這種教化藝術首先體現在“末端”轉化第一招:摸清底細,從表現與成因的不同方面做立體觀照。在立體觀照的聚集鏡下,我們發現:后進生并非鐵板一塊,各有各的“后”法。

1.從表面上看,后進生可分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聰明頑皮型。這種類型的學生,秉性聰明,學習成績好,但特別頑皮,思想品德、素質修養和行為習慣等方面有些“另類”。這類學生往往因成績常受到老師表揚,同學中擁有相當數量的“粉絲”,親友也另眼相看,因此也就容易忘乎所以,增長了智的自大,忽視了德的自律。

二是智弱老實型。這類學生學習成績差,而為人老實本分,品德行為一般,真正的“不顯山露水”。這類學生容易被人忽視與歧視,也容易失去自信。

三是德智俱弱型。這類學生即平時所謂的“雙差生”,學習成績差,品行劣跡多。這類學生常遭白眼與冷遇,令老師頭痛,讓同學畏懼,容易“破罐子破摔”。

2.從成因上看,后進生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學生自我教育的缺失。這類學生往往沒有正確的自我認識,缺乏恰當的自我評價,從而忽略了應有的自我設計,放松了自我監督和自我控制,喪失了自我激勵與自我協調,導致遠離了自我完善,滑向了“末端”部位。

二是學校教育管理的消極。面對“末端”現象,學校(包括班主任)或認為在所難免,或淺嘗輒止,沒有意識到教育和轉化后進生是教育的天職,是一項長期、復雜、細致的教育工作,沒有采取積極主動的轉化舉措,以致日月流逝而“末端”常在,“后”貌不改。

三是社會風氣導向的迷惘。學校并非真空,社會上一些負面現象如:知識貶值、文憑泛濫、“關系”吃香等日復一日侵蝕著校園,校風學風班風為之失色,以致學生身處“末端”而不驚,久處“末端”而不變。

第二招:剛柔并濟,恩威并施

摸清底細立體觀照使班主任心中有底,為“末端”轉化打下基礎。但摸清底細立體觀照的結果告訴我們:后進生層次不一,成因多樣,轉化工作艱巨而復雜。班主任必須剛柔并濟,恩威并施,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轉化工作:

1.“鐵腕”分治妒、狹、橫

后進生往往自恃“末端”劣勢,不思長進,甚至有意縱容自己,以致優點變弱點,弱點變缺點,不能自拔。班主任必須針對不同情況,施以鐵腕,分別給以剛性矯正。

有的后進生心態不陽光,自己成績還可以,但就是見不得別的同學成績好。如果發現有同學超過了自己,甚至受到老師表揚,就心生嫉妒,諷刺打擊搞小動作,影響團結,損害班風。班主任對此應及時予以剛性處理。當然,剛性處理并非聲色俱厲地批評,而應采取曲徑通幽的辦法,比如選擇有關團結合作事跡的文章,由有嫉妒表現的后進生全班朗讀,既教育了全班,又讓后進生受到自我教育,而且保全了后進生的面子,可謂是一舉三得。

有的后進生心胸狹窄,遇一點困難就自閉,受一點小挫折就垂頭喪氣,心理承受能力極差。班主任對之更要剛柔并濟,一方面引導其開闊心胸,一方面直言相告:從而向立場堅定、性格堅強的好學生標準靠攏。

有的后進生從小一帆風順,養成一種志得意滿的任性和專橫。班主任對此更要以剛性處理,正面接觸,責令其找原因,談影響,作檢討,寫保證,讓其幡然醒悟。

2.“柔道”實施幫、教、促

正因為后進生轉化工作的艱巨與復雜,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合力,除了“剛”得堅決,還須“柔”得貼切。這種“柔道”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幫。針對不同情況,建立后進生檔案,包括優缺點、家庭成員、詳細住址、來往朋友、轉化措施等。嚴格遵循教育規律,始終富有耐心、堅持細心和確定信心,做到幫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給后進生一個正確框架,讓其逐步矯正自己的思想行為。

二是教。后進生一般理想模糊,目標混沌。班主任要針對性地給與正面教育,通過適當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培養法制觀念,強調道德力量,讓其樹立正確的“三觀”,一步步振奮精神,揚起理想的風帆。

三是促。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堅持定期召開家長會,適時進行家庭走訪。此外,班主任還要與其他任課老師協調,制定“促后”計劃。同時注意發揮榜樣教育的正能量,比如開展榜樣精神教育的主題活動、指導后進生學習名人名言名著等,督促后進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逐步養成良好的性格與習慣,逐步脫離“末端”方位。

3.堅持做到尊、愛、穩

一是尊重。經驗證明,學生一般都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尤其是后進生,更希望得到尊重與信任。班主任應對此充分了解與理解,從尊重入手,逐步喚起他們對自己不當行為的自責與內疚,從而產生要求進步的原動力。

二是關愛。后進生因其自身弱點,容易失去尊重與信任,因此更需要得到關愛。班主任要像愛護優秀學生一樣去愛護后進生,堅持一視同仁,不搞厚此薄彼,這樣可以使后進生消除自卑心,增強自信心,讓其在關愛的溫馨中接受教育,逐步進步。

三是“維穩”。這里是指讓后進生的狀態進步且維持穩定。因為后進生的進步嘗嘗出現反復,自控能力尚未成熟的內因,加之外界的種種誘因,使后進生進而復退、好而復差的情況并不鮮見。班主任在有效控制外部誘因的同時,要正面教育后進生加強自控能力,自覺與外界誘因抗爭,特別要注意及時肯定其言行中哪怕是一閃即逝的亮點,讓其微笑進步的星星之火引發進步轉化的燎原之勢。

綜上所述,應當說,“末端”的轉化工作難度是比較大的,班主任的“末端”教化藝術的施展空間也是比較大的。

二、“尖端”優化兩探

相對而言,班主任一般都比較重視“末端”的教育管理,都會花大力氣去做“末端”的轉化工作,而往往忽視了另一個極端——“尖端”的優化。

不必諱言,每個班都有一批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他們堪稱班上的“尖端”。但事物往往“一分為二”,就是這些“尖端”學生,往往不知風從哪邊刮來,一下子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班主任的教化藝術一定不能忽略這種現象,在轉化“末端”的同時做好“尖端”優化工作。主要從以下兩點著手:

1.刨根探底:優秀生的“非優”層面

(1)優秀生的“非優”之“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品學兼優的優秀生也有“非優”的一面。優秀生的“非優”一面主要表現在三個“弱”:

一是思想性格脆弱。學生正處在成長階段,思想處于一種似熟非熟的“假熟”狀態,可塑性很大,容易被左右與同化。優秀生亦莫能外。特別是在開放環境中,西方不良思潮和社會上不健康現象對他們有著極大的影響。優秀生智力發達,好奇心強,但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和判斷能力,加之他們成長過程一般都較順利,缺乏獨立思考,容易輕信,因此受到的侵蝕也更大。這類學生順風順水時,容易驕傲自滿,自高自大,自以為是,往往把自己孤立于同學群外。一旦遇到困難與挫折,就驚慌失措,怪罪他人,不能客觀分析與對待,甚至自暴自棄,無形中一步步從真正的“尖端”掉隊落后。

二是道德基礎薄弱。不可否認,學生一般都在學校接受了相應的道德教育。但畢竟是在學生的年齡段,缺乏豐富的人生經歷作基石,對先進思想的系統知識理解不夠,道德基礎相對薄弱。優秀生尤其往往被認作“自來紅”而被忽視,道德教育的雨露更少灑在他們身上。因而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容易頭腦發熱,遇到情況往往不能冷靜思考,只看到現象,看不到本質,處理事情有失分寸,或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或莽撞沖動分不清是非,甚至是走火入魔,造成終身遺憾。

三是學習動力虛弱。由于一些不良外因的影響,優秀生原本純凈的上進心摻和了某些雜質,產生了“短期效應”之類的病態心念,以致學習目的不明確,進步動機不純潔,學習動力不足實,因此,當身處順境學習成績到了一定程度時,就認為大功告成而不再努力,滑入“自我淘汰”行列;而一旦遭遇挫折,就灰心絕望,一蹶不振。

(2)優秀生的“非優”之“根”

一是“保護傘”的扭曲。世上有“核保護傘”,此處有“優保護傘”。在“優秀生”這個大保護傘下,老師不必操“多余”的心;學校不必管“多余”的事;家長不必費“多余”的神。既然是“優秀生”,覺悟高,成績好,自己能把自己保。一切都是“多余”的,教育管理何必搞!

二是“燈下黑”的縱容。既然學生已經是“優”,你我盡管高枕無憂;即便優秀生有缺點,也要顧及“優秀生”威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是“好人心”的捧殺。既然是優秀生,總歸有其長處。于是,學校、家庭、社會上的碌碌諸公一擁而上,戴了放大鏡看長處,對著擴音器唱頌歌,捧人的暈暈乎乎忘記了真相,被捧的軟軟癱癱迷失了方向。

2.曲徑探幽:“尖端”的優化探析

(1)辯證地看待“尖端”

所有的優秀生并非鐵板一塊。當然,由于與其他同學的“坐標”不同,成長進步的條件有異,一般說來,凡優秀生都有某種優越感,有某種自以為是,有某種盲目與自閉。但辯證地看,優秀生之間也有不同的類型,即便是同一類型的優秀生,運用“兩分法”也可看到他們的兩種狀態。比如有的優秀生表現比較穩定,遇到“情況”不易驚慌失措,但這種“穩定”也使得在督促他們桿頭百尺再進一步時,卻又表現出令人心焦的木訥與遲鈍。而有的優秀生則似“變色龍”,一遇“風吹”他便“草動”,小有挫折就猶豫彷徨,這種“搖擺”固然不易掌控,然其在遇有外力推動時,又每每容易移位前行。班主任要審時度勢,“因材施教”,注意調動其積極因素,引導其不斷進步,實現“尖端”優化。

(2)準確地把握尺度

準確地把握尺度是“尖端”優化的重要方法。恰當地運用這一方法,既能避免“過猶不及”,又能防止“拔苗助長”。這里頭的精粹就是一個“實”字:培養優秀生時要了解實際情況,表彰優秀生時要實事求是,批評優秀生時要實話實說,督促優秀生時要講究實效。堅持講究“實打實”,堅決防止“空對空”。如此務實,把“尖端”優化的工作做到恰到好處的尺度上,讓不同的優秀生找準相同的新起點,沖向新“尖端”。

(3)合理地區別“嚴”“慈”

“嚴”與“慈”看似南轅北轍,實則是殊途同歸。班主任的“尖端”優化藝術就是要將這兩種態度科學地柔和成一股合力,“嚴”中帶“慈”,以利于優秀生的健康發展。比如對優秀生的教育管理,既要嚴格督促,又要關愛其身體;又比如對優秀生的批評,既要嚴厲教育,又要關注其進步。如此嚴慈相濟,剛柔并用,放心不放松,嚴寒不忘春風,從而進一步引導優秀生發酵這種合力,用以帶動全體學生互幫互促,揚長避短,將“尖端”優化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毫無疑問,班主任“兩端”教化藝術出彩之際,亦即教育改革取得長足發展之時。當然,班主任為具備“兩端”教化藝術的功底,必須加強自身的綜合修煉,比如教學素質的升華、教育技能的提高、溝通能力的增強,職業道德的培厚等。

參考文獻

[1]蕭宗六.學校管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3]范梅南,馬克斯.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M].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4]王永祥.強勢話語的弱勢化與弱勢話語的強勢話[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2.

作者簡介:

胡黃,女,1989年出生,漢族,湖南長沙,碩士研究生,中級職稱,現于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高等教育

(作者單位: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教研究所)

猜你喜歡
尖端轉化優化
納米尖陣列屏蔽效應與發射面積耦合機理仿真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Finding Another Earth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條紋先生
淺談學困生的轉化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魔力”手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