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閱讀教學中的學生能力培養

2020-10-21 23:38王廣三
大東方 2020年2期
關鍵詞:培養閱讀教學能力

王廣三

摘 要: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徑,加強閱讀教學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開放與創新是新課標提出的一個最鮮明的要求。開放性閱讀教學要創設質疑問難的情境,開放思維的空間,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因素,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使其或獨立思考,或互相質疑,或大膽想象,或相互爭議。

關鍵詞:閱讀教學;能力;培養

《新課程標準》特別是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反思,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在教學中十分關注學生的態度、情感,把教學目標定位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開放與創新是新課標提出的一個最鮮明的要求。學生的創造力需要培養,想象力需要保護,也只有通過開放性的教學才能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那么,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開放、創新能力呢?筆者認為必須把握住以下幾點:

一、營造開放性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參與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創新能力不僅以其知識和智慧作基礎,而且要與其積極情緒,特別是創新欲望密切相關。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發現,學生如果對某位老師很親近,很喜歡,對這位老師的課就會感興趣,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好這一學科的知識,在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鉆研精神。因此,開放性閱讀首先必須優化課堂教學氣氛,為學生創設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誘發他們的創新欲望,使學生“親其師,樂其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下老師的架子,作為學生的“大朋友”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真摯、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互相交流思想,事事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學生平等對話,給學生創設一種暢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創新的開放性教學情境。

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誰最聰明?”“誰最棒?”“誰能把老師問倒了……”“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小朋友,你認為這句話一個怎樣讀?請你給大家讀一讀行嗎?”給學生創設一種心靈愉悅,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堅持自己的見解,敢于與老師、同學討論,從而建立起自主學習的激勵氛圍。在這種激勵性的氛圍中,教師結合教學情境,通過語言激勵、神態暗示、角色互換等活動,激勵學生敢于想象、質疑、標新立異。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創造能力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二、鼓勵質疑,培養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探究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生頭腦里產生疑問越多,他們對課堂上講解的知識和新教材的興趣就越高。在課堂上學習新教材之前就讓學生積累疑問——這是教學論上很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睕]有疑問的學習就像一潭平靜的死水。設置疑問、喚起思維,就像在水中投下石子,激起浪花。有的教師生怕學生質疑會打亂教學思路,害怕學生提出的問題無法處理,不愿讓學生質疑,這是沒有擺正主體和主導的關系的緣故。

教師還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如根據課題發問,從文中的重點詞、句、段發問,從文章的重點、難點處發問,從文章寫作特點方面發問等。教師還應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選用恰當的誘導方式,并相機進行調控。初讀前,可用“直入式”。開課后,直接要求學生把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來。這時的質疑特別要注意關照差生,鼓勵中等生,讓他們勇于陳述自己的疑惑和見解。細讀中,運用“誘導式”,如教學《三顧茅廬》,在學生了解了劉備兩次拜訪諸葛亮都未見著之后,問學生“你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自己去尋求答案,興趣濃、效果好。

三、多讀感悟,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自主性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蔽恼碌那楦胁皇峭庠诘臇|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通過反復朗讀,從朗讀時語氣的輕重緩急,聲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憂傷中體味情感,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熏陶,自由地進行閱讀。

如在引導朗讀《鼎湖山聽泉》時,先讓學生選擇文中最生動、最感人的語句進行自由品讀,然后交流共同欣賞,有位同學選擇的語句是:“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那像琵琶一樣清脆的,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那像銅管齊鳴一樣雄渾磅礴的,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痹撋x得聲情并茂。教師順勢啟發:剛才這位同學讀時注意到了聲調有高有低,語氣有輕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現在再請他讀一遍,其他同學注意聽,他讀時表情怎樣,再想想他為什么要這樣讀。該生再讀后,教師并不急于讓其他同學評價,而是讓他們也學著開口讀讀這句話。結果,學生以微笑的表情讀出了對泉水不同聲響的感受,既貼切,又富有音樂美。至此,一方面學生在對詞語的揣摩、比較中領悟到來自山間美妙的泉水聲響;另一方面學生在錯落有致,或高亢放讀,或淺唱低吟中自主地獲取語言的“意義和情味”,自由地表達感受。

四、開展語文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能積極改變自己,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對生活的獨特見解,都是作家創造之作。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就能在閱讀中吸取營養,學習作家如何創作,培養創新精神。因此,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利用各種機會,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創辦圖書角、剪貼材料、故事會、讀書筆記展覽、讀書報告會等,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交流。那么,要開展哪些語文課外活動呢?

1、個人活動

愛因斯坦說過:“要是沒有獨立的思考和獨立判斷的有創造能力的人,社會的向上發展就不可想象?!睘榱诉m應時代發展,教師應提供給學生個人活動的各種機會,如出黑板報、自編手抄報、自編童話故事書等,才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工作積極性和獨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獨立實踐能力。

2、興趣小組活動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過:“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興趣?!庇绕鋵τ趦和?,興趣是他們學習的強大動力。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就會更加主動、積極。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語文興趣小組,如讀報小組、讀書小組、創作小組等,通過對文藝作品的閱讀評論,提高學生獨立分析的能力,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通過學習創作,培養學生的創作興趣和創作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注重閱讀能力的訓練,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樹立創新教育思想,大膽改革教學方法,才能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同時也要善于發現學生的一些創造性的火花,即時給予鼓勵,給以表達的機會,營造開放性的教學氛圍,激勵學生主動參與。這樣,閱讀教學才能真正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

[2]《我的小學語文觀》? ?張慶

[3]《走進新課堂: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朱慕菊

[4]《小學語文研究》 2007年? 第6期? 第9期

[5]《江蘇教育研究》 2009年? 第3期? 第5期

(作者單位:東??h牛山街道小學)

猜你喜歡
培養閱讀教學能力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