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2020-10-21 10:52譚輝
錦繡·中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閱讀教學

譚輝

摘 要: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讓更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創新自身的施教模式,以期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更關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更好的運用漢語言,具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為此,教師應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作用,使學生獨立進行與文本的對話、能夠開展深入探究,進而培養他們語文核心素養。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執教經驗,展開對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探究。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

1、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概念解析

新課改更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協調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及“文化傳承與理解”等四方面內容[1],也可簡單的理解為培養學生的語感、促進其思維發展、審美能力發展及文化理解能力的形成。為此,教師便不可再拘泥與教學內容、施教體系是否足夠完整,更是著眼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視角,使其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中心。同時,也應具有教學反思意識,能夠將語文教學與不同年齡段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教學特點等相互融合,提升施教的針對性、實效性。

2、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意義

基于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實施閱讀教學,有助于突出學科育人優勢、開闊學生的視野,并賦予閱讀教學更為深邃的內涵。

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多強調讓學生進行識字、觀察作者的寫作手法、抒情方式。學生無暇品味一篇篇妙趣橫生的童話、優美生動的散文或意境悠遠的古詩詞等不同文體中作者的構思巧妙、筆觸細膩及文化深意,更多的只是機械性的閱讀,以便回答更能靠近標準答案。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單一,更剝奪了學生的閱讀樂趣,甚至會阻礙其思維發展。

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使其具有閱讀積極性,并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溝通,才能促進閱讀教學的深入。讓閱讀變為“悅讀”,使學生感受母語文化的魅力,漢語言的獨特之美,任思維馳騁在絢麗多彩的文學世界中,讓學生放飛想象力與創造力,使他們了解不同的文化,進而實現認知的不斷生升級??梢?,只有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適宜性,才能促進學生建立對語文學科的好感,進而使小學生的認知、思維、溝通等綜合能力全面發展。

3、閱讀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3.1激趣為先,快樂閱讀

立足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充分發揮閱讀教學有效性,需重視教學激趣,讓學生熱愛閱讀、享受閱讀,并在閱讀中汲取文本的精華與智慧。其中,學生“熱愛閱讀”主要表現為學習興趣盎然、積極主動、輕松愉快、富有成功感、習慣良好等心理和行為。教師可采用“興趣為先、快樂第一、習慣為重”的基本教學策略來促進“熱愛閱讀”培養目標的實現。

譬如:在部編三年級的《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閱讀中,教師可讓大家邊猜測故事發展、邊梳理文本脈絡,循序漸進的推進閱讀,給學生表達自我見解與想法的機會,使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同時,讓學生感受老屋助人為樂的寶貴精神,使學生感受文本中的品質之美,為學生終身閱讀、成為具有優秀品質的人奠基。

3.2創新教法,善于閱讀

托夫勒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2]?;谂囵B學生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展開閱讀教學,教師應使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一方面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升其閱讀速率,使其邊閱讀邊積累素材,重視讀寫結合;另一方面需積極開發有益的教學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使學生善于閱讀。

例如:在部編四年級《蟋蟀的住宅》學習中,教師可讓對昆蟲知識感興趣的學生進行《昆蟲記》的整本書閱讀,使其記錄閱讀心得;或者記錄昆蟲觀察日記,讓學生將文本精華內化為語文素養,使閱讀與習作形成汲取與釋放的關系,通過閱讀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3.3深入文本,享受閱讀

長期以來,傳統的小學閱讀教學大多僅限于教科書內收錄文本的教學,而對語文課文的教學又主要指向于對課文內容的講解、篇章結構的分析、語法知識的傳授、結論性知識的灌輸、應試技能的訓練等。這種閱讀教學模式,不僅費時低效、致使閱讀教學質量長期徘徊不前,更為突出的問題是造成學生閱讀量小、積累不足、底蘊不深、文化單薄、素養不高,嚴重阻礙了“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的發揮。為了發揮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及對文化的理解與傳承能力。

教師在部編六年級下《北京的春節》閱讀教學中,可引入翻轉課堂,以問題為導向促進不同閱讀能力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使其深入文本,感受傳統文化,并適時進行教學拓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3.4關注情感,自主閱讀

鑒于小學語文閱讀中存在“三多三少”問題,很多教師都把主要精力和時間用在了“深挖洞”和“繁瑣分析”上,不僅沒有給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的機會,擠占了他們的閱讀時間、致使學生難以理解文本中的深意、內涵,也浪費了學生寶貴的自主閱讀、語文實踐機會,造成學生閱讀學習的基礎不扎實。尤其是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普遍較差,影響他們的后續學習。為此,教師應關注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情感變化,以層遞式引導,使其深入思考,促進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部編五年級上《將相和》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表演性學習,進而拉近學生與角色間的距離,向其推薦多樣性課外讀物。在進行閱讀教學拓展的過程中,培養其文化理解能力,并使其具有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

4、結語

總而言之,提升閱讀教學的創新性、有效性,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3],從來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既需不斷升級自身教學理念、創新施教模式,突出學生的閱讀學習中心地位;也應發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優勢,培養學生熱愛閱讀的意識,使他們能夠在多元化教學引導下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慧明.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9(8):16.

[2]何靜嫻.語文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語文課堂拓展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D].蘇州大學,2018(4):22.

[3]蘇琳園.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5):23.

猜你喜歡
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從學情認知“思辨”教學內容
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學內容的確定
基于期待視域理論確定詩歌教學內容的研究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