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路徑探析

2020-10-21 21:43范磊
錦繡·中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旅游開發協同發展鄉村旅游

范磊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依據我國農村地區發展現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的戰略性目標任務。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道路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道路之一就是堅持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農村區域中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現象,選擇以鄉村旅游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強化區域之間的協同發展力度,是解決這種現象的重要方式。從這方面來說,強化鄉村旅游區域的協同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鄉村旅游;協同發展;旅游開發

“三農”問題解決的根本途徑在于鄉村產業的快速發展,找到一條適合農村地區發展要求,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產業道路。我國第三產業發展大多是集中在城市地區,適合農村地區發展的產業類型較為有限,在這種情形下,要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區域所具有的資源優勢,發展環保型、服務型產業,從而推動鄉村產業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多種出路。鄉村旅游作為近些年來得以快速發展的服務型產業,與農村經濟發展具有較高的契合度,是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出路。

1、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的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組成部分,沒有農村地區的小康社會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然成為空談。農村區域小康社會的建成不僅是指經濟發展和物質文化的豐富,更重要的是要保障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步提升。在這種情形下,推動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能夠促進農村區域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保持同步發展,從而為農村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2、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中的問題

2.1 人才基礎不足

鄉村旅游在我國的起步和發展僅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由于其行業發展的特殊性,相關學科體系建設一直處于緩慢發展狀態,在人才培養體系方面存在嚴重不足。近些年來,隨著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生存壓力不斷增加,農村地區經濟多樣化發展認識水平的不斷提升,鄉村旅游得以快速發展。在發展類型上來說,冰雪旅游、療養旅游、溫泉旅游、小吃旅游等多種形式不斷涌現,在旅游項目規劃中,戲劇、民族舞蹈、小手工藝品制作等多種形式不斷被開發出來。在這種情形下,必然要求具有復合能力的專業旅游管理人才進入到管理層面。但是在目前的人才體系中,高水平的旅游管理和開發人才較為欠缺,能夠將鄉村旅游與傳統旅游合理結合進行創新開發的創新性人才更是欠缺,這就導致鄉村旅游項目開發不到位,區域協調發展嚴重不足,給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作用。

2.2 區域品牌影響力不足

鄉村旅游發展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背景下,對差異化經營和品牌化經營要求不斷提升。近些年來,大多數地區的古鎮旅游和地方文化旅游項目不斷被開發出來,但大多數模式都是依托一條街或者古鎮建筑為主,旅游項目的內容主要是以飲食和地方文化展現為主,基本上一上午的時間就能游覽全程,缺乏深度體驗。同時,由于旅游內容設置不斷趨同,不僅無法形成區域內的協同,還會加大內部競爭力度,甚至會形成惡性競爭的狀態。在某些地區發展中,由于對這方面問題重視程度不足,反而造成了某些項目過度投資,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3 發展資金匱乏

鄉村旅游開發是一項資金投入型和人才投入型有共同要求的項目類型,在建設初期,不僅需要做好多方面調研和勘察工作,還需要進行全面的規劃設計。在進入實質性的建設流程時,不僅要做好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進行道路、交通等多方面的輔助設施建設。在部分鄉村地區,由于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使得鄉村整體環境和社區文化建設水平較低,存在“臟、亂、差”等現象,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同樣需要加大在資金方面的投入力度,做好這方面的宣傳和引導工作[1]。在目前農村經濟發展中,資金基礎還比較差,農村合作社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所能夠起到的支撐作用較為有限,無法幫助鄉村區域實現區域性開發合作。

2.4 基礎設施不健全

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不健全是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雖然國家已經通過多種渠道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但是多數建設內容還是集中在道路設施和衛生設施建設方面,在景觀綠化、污水處理、景點路標指引等人性化服務方面,還存在較多的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無法給游客帶來良好的旅游體驗,還會造成旅游項目開發中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浪費等現象,增加了鄉村旅游開發成本,造成原本利潤率就低的鄉村旅游行業發展步履蹣跚。

3、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的路徑

3.1 整合旅游人才

人才是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的基本支撐,是改變鄉村旅游發展現狀,提升鄉村旅游發展水平的基本條件。首先來說,應當依托我國旅游職業教育體系,加強復合型旅游人才培養,尤其是具有管理意識和產品開發創新意識的人才,要能夠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在一起,全面提升高層次旅游人才水平,為區域協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是對參與到旅游項目服務體系中的村民和直接參與到民宿經營等方面的村民,要加強對其服務意識的培養,確保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這些人員能夠充分認識鄉村主題旅游的核心內涵,提升自身市場營銷和經營水平,改變傳統經營模式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現象。三是要能夠結合不同地區鄉村旅游發展情況,做好這方面的定期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為促進鄉村旅游區域協調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2 創建區域旅游品牌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鄉村區域旅游品牌多是集中在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雖然擁有較多的旅游資源,但是在這方面的開發建設力度依然不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是確保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的基本保障,需要在三個層面上著手。首先是對于政府和行業組織管理部門來說,應當改變目前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盲目發展狀態,改變目前發展中亂審批、重復性建設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借助古代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散亂性開發的狀態。其次是對于建設方面而言,在項目開發前期必須做好周邊同類項目的調研工作,找到不同項目之間的契合之處,為后期協同發展預留實施基礎[2]。再次是加強行業發展規范文件的建設,包括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品牌命名體系、等級評價標準、協同發展標準等。在這些方面建設標準不斷完善的情形下,才能確保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體系逐步建立起來。

3.3 多渠道解決發展資金

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資金方面的需求可以通過如下幾個途徑解決:一是以農村合作聯社的形式來籌集發展資金,鄉村旅游發展的根基還是在于農民的參與和發展,失去農民的轉型和融入,將鄉村旅游簡單的作為資本開發項目,必然會使得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偏離鄉村振興的主題。二是將鄉村旅游開發與周邊大型旅游景區合作開發相結合,將鄉村旅游作為景區旅游的輔助部分,改變傳統景區旅游中“看完就走”的模式,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三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采取定向扶持等形式,結合農村區域土地流轉改革等措施的推行,為項目旅游注入基礎發展資金。

3.4 共建共享基礎設施

在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推進過程中,能夠采用規?;男问介_展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現有資源配置水平,減少由于重復建設帶來的資源浪費。在道路建設方面,應當在上一級政府部門的統一協調下,提升鄉村公路建設等級,借鑒城市市政道路建設模式,將污水、電力等基礎性的市政建設項目統一納入建設過程中。在交通優化方面,應當規避由于行政區劃帶來的隔閡,協同建設公交線路和公交站點,在合理位置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不同區域之間應當加大協調建設力度,促進鄉村旅游整體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4、結束語

在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模式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鄉村旅游已經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做好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是提升鄉村旅游建設水平,完善現有發展模式,提升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李靜,劉興葉.鄉村振興戰略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協同發展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3(03):120-123.

[2]馬寧.山西省新型城鎮化與旅游業協同發展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6.

猜你喜歡
旅游開發協同發展鄉村旅游
不同類型旅游景區管理模式的對比分析
慶陽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路徑分析
武當山道教文化資源旅游開發研究
山東省旅游產業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協同發展探析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鄉村旅游供應鏈優化探析
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影響研究
鄉村旅游環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護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