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型范疇視角下“rise"一詞多義現象探析

2020-10-21 10:42單慶玲呂田
中外企業家·上旬刊 2020年1期

單慶玲 呂田

摘要:一詞多又是語言中的普遍現象。越常用的詞,其詞義越多,多義詞的教學就越復雜。本文擬從原型范疇的理論分析rise的多義性,并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解釋多義性,為第二語言教學提供新的思路,、通過本文的探究,rise的各項意義與其引申過程便清晰的展現出來,有望成為多義詞rise教學的一個突破口

關鍵詞:rise;原型范疇理論;一詞多義

1前言

詞義的獲取需要豐富的語境,每個詞的意義需要在不同的語境中學習。一同多義在詞匯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應該著重對待,不容忽視。

2研究意義

對中國學習者來說動詞的一詞多義是很難掌握的,即使高水平的學習者也存在理解困難以及理解不準確的情況。在這方面,在英語詞匯教學的教學過程中,認知語言學的基本理論可以用來幫助學生理解詞匯的意義,建立一個完整的語義網絡。認知語言學認為一個多義詞的核心意義是最早出現的,其引申義多是從隱喻、轉喻的方法派生而來。Lakoff總結了多義詞引申義的三種結構:鏈鎖式、輻射式,以及鏈鎖與輻射相結合的方式。本文首先從rise的核心義項出發,運用轉喻、隱喻等認知機制分別探討其根據鏈鎖式和輻射式結構引申出的其它義項,使學生較為全面的掌握多義詞rise的各種用法,為學習者提供捷徑。

3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一些學者如MacArthur研究發現,即使是生活在目標語國家的高級外語學習者也會更多使用詞語原型義,而回避使用其引申義。國內學者也發現類似的問題。曹巧珍發現,在中國英語詞匯的教學中,教師在處理多義同時一般采取兩種方法:一種是遇到一個講一個。另一種是一次性向學生教授一個單詞的所有詞項雜亂無章,學生學起來毫無頭緒。張紹全指出,中國較為普遍的多義詞教學方法,要么要求學習者死記硬背各個義項,要么要求他們根據語境去推測義項。本文采用認知語言學框架來分析多義詞rise義項延伸的路徑,避免了以上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4理論基礎

根據Rosch的原型范疇理論,多義詞就是由該詞的各個意義組成的范疇。在這一范疇中,成員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該類別的成員以輻射形式存在其原型成員周圍。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那個義項被稱作“核心意義”,其他意義均是通過某種認知機制由核心意義派生而來的“引申意義”。Taylor認為,其典型義項往往是人們首先獲得的,也是語符最原始、最基本的義項,語義范疇就是圍繞這個典型義項不斷擴展而逐步形成的。

根據Dirven和Verspoor,確定核心意義的方法主要有三種:(1)經驗法,如說到某詞時,人們首先會想到的那個意義。(2)統計法,多義詞中某含義使用頻率較高。(3)擴展法,可成為擴展出其他意義的基礎的那個意義。

5 rise的一詞多義現象

動詞rise有以下主要義項:(l)上升、升起;(2)(聲音)變亮、提高;(3)(社會或取業的)地位升高;(4)起身、站起;(5)起床;(6)休會、散會、休庭;(7)復活、被教活;(8)起義、反抗、反叛;(9)(人)怒斥、怒對、對…進行爭辯;(10)奮起應付(難局)、能應付(難局);(II)(土地)隆起、高起;(12)(房屋、山或建筑物)矗立、高起;(13)(毛發)堅起;( 14)(建筑物)被建起;(15)(腫塊、水疤在皮膚上)出現、長出;(16)(胃)感到惡心;(17)(數目、尺寸、數量)增加、增長、上漲;(質量)提高、改善;(18)(情緒)變得更愉快;(19)(尤指由于尷尬、臉色)發紅、漲紅。

nse的核心義項可以根據統計法進行確定,即第一項“上升、升起”是最常用的義項,因此可以判斷為rise的核心義項。義項2、3具有“上升”的含義,與第一義項具有相似性,所以是從第一義項隱喻而來的。義項4“起身、站起”意味著指從躺著、坐著或跪著的位置爬起,與第一義項的上升運動具有一些相似之處,也是從第一義項隱喻而來。義項5“起床”與人“起身、站起”有相似之處,是由義項4隱喻而來的。義項6“休會、散會、休庭”,可以理解為當會議結束時,人們會起身離開。由此也是由義項4通過隱喻獲得的。義項7“復活、被救活”可以解釋為當一個人死而復生,他就會重新站起來,與義項4有相似之處。同時,從義項4義隱喻出義項8、9、10。由于rise的典型義項具有“從低往上”的語義特征,于是人們就用nse來指“隆起、高起”,于是引申義項12、13、14、15。人們對事物感到惡心時,會想吐,感覺到胃內的東西上升,因此義項16也可理解為是從義項l隱喻而來的。義項17“(數量等)增加、增長、上漲”可以理解為數量的上升、上漲,因此也是從義項l隱喻而來的。同時,人們還用rise來表示“(情緒)變得更愉快”,即義項18。當一個人的臉色變紅時,可以人為是顏色量的增加,因此獲得義項19。

以上我們分析了riSfl 一詞的各項意義并分析了各項意義是如何擴展而來的,將rlse 一詞的完整語義呈現了出來,一目了然,降低了該詞的學習難度。

6結束語

運用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并不能解決多義詞教學中的一切問題,因為該理論本身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一些多義詞的詞義之間并不存在著明顯的理據聯系。第二點需要強調的是,多義詞的新教學方法對教師和學生都是極大的挑戰,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還要考慮其他多種因素。教師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權衡,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認知語言學與二語教學[M].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

[2]薛霞.認知視角下的一詞多義現象[J].教育時空,2014.

[3]懵紅艷.淡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一詞多義現象[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

作者簡介:單慶玲(1998,03-),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碩士,現讀于哈爾濱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呂田(1994,08-),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現讀于哈爾濱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