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市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研究

2020-10-21 10:42潘宏麗
中外企業家·上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志愿服務社區大學生

摘要:大學生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對社區自身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推動作用。然而,目前大學生進社區活動還面臨諸多問題,其中包括志愿服務持續性不夠、志愿服務領域不寬、高校志愿服務機制不夠健全和志愿者自身能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了解吉林市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的現狀,淺析吉林市社區志愿服務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社區志愿服務所富有的使命與發展前景。

關鍵詞: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

1吉林市社區志愿服務現狀

本次調查對吉林市內5所高校不同專業的大學生發放了《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情況調查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87份。對吉林市內6個社區隨機挑選居民發放了240份《社區居民志愿服務需求及滿意度調查表》,回收有效問卷223份。同時,與部分高校較成熟的志愿服務組織成員進行了個別訪談。

(1)吉林市大學生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基本情況。問卷調查顯示,有78%的學生參與過社區志愿服務。在這些學生中,有87.5%的學生是通過學校及學院的學生團體集體組織開展的,女性參與比例明顯高于男性,文科學生更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然而,參加活動的志愿者僅37.6%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志愿者崗前培訓,持續兩年以上社區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不足20%。96.5%的志愿者認為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有所收獲,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鍛煉了自己的專業技能、實現了自身的價值。95.5%的志愿者表示愿意繼續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在與部分高校志愿服務組織成員進行個別訪談中發現,志愿者普遍希望長期在社區兼任一定職務,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更能貼近社區居民,同時可以提升白己的綜合能力。此外,吉林市高校普遍注重組織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而沒有建立有效的志愿者考評激勵制度。

(2)吉林市社區居民志愿服務需求及滿意度調查情況。通過回收統計《社區居民志愿服務需求及滿意度調查表》得知,9%的社區居民對大學生社區服務比較了解,75%的社區居民對大學生社區服務有大致的了解,剩下1 6%的社區居民對此基本不了解。在希望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內容方面,社區居民希望得到的志愿服務項目依次是義務家教、科普醫療、陪伴孤寡老人、定期的技術支持(如電腦維修檢查、手機軟件安裝及使用)等。在對大學生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的評價方面,75%的社區居民認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有一定作用,20%的社區居民認為作用很大,剩下5%則認為作用不大。

2吉林市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存在的問題

通過綜合分析吉林市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現狀,發現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持續性不夠。在對問卷調查進行統計及與大學生志愿者深入交流后,發現大學生長期參與志愿服務的比例不足20%,絕大部分學生主要參與學院、學校的志愿服務團體定期組織的一些志愿服務活動,時間集中在暑假及寒假期間,但實際的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維持很短,缺乏長遠的活動設計和規劃,這種志愿服務效果不大。(2)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領域不寬。目前,吉林市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主要是圍繞社區居民個人的生活需要和社區公益事業。據調查顯示,大學生志愿者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種類較多,有義務家教、探訪孤寡老人、社區衛生清掃、幫扶殘障人士、社區文化演出等等。在各項志愿服務項目,探訪孤寡老人、義務家教、社區衛生環境維護是主要涉及的項目,分別占79.8%、75.5%和73%。由此可見,大學生在社區開展志愿服務主要停留在為老助殘、學習幫扶等傳統志愿服務項目上,服務領域不寬,服務內涵缺乏深入拓展,在社區管理、社區發展、文化共建等領域涉及較少。(3)高校志愿服務運行機制不健全。通過調查顯示,高校普遍缺乏有效的志愿服務運行機制。目前,高校志愿服務組織現有的志愿者招募制度、考核制度、注冊制度、激勵機制等都不完善,并且能將志愿者服務與創新學分管理、綜合測評管理、升學就業政策緊密結合的更是少之義少。這些都導致志愿者不能得到歸屬感和認同感,造成志愿者流失,志愿服務隊伍不穩定等一系列問題。另外,高校許多志愿服務組織忽視了對志愿者的長遠規劃與管理,缺少對志愿者的有效選拔與培訓,這些都導致大學生志愿者能力不足,而大學生志愿者若想在社區開展更為豐富、更為廣泛的志愿服務項目,提升志愿服務能力和技巧是至關重要的。

3社區志愿服務的發展前景

(1)社區志愿服務發展前景廣闊。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大力發展志愿服務、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的號召,為志愿服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2018年,共青團中央出臺了《關于推進青年志愿服務工作改革發展的意見》通知,為推動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立足新時代、實現新發展指明了方向。此外,我國已步人老齡化國家,養老問題日益嚴重。先進的社區養老志愿服務模式將成為今后社區志愿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社區志愿服務項目分類實施。隨著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需求分化和志愿服務組織類型的不斷豐富,社區志愿服務項目將分類實施,分化出社區智慧服務、社區技術服務、社區行為服務、社區信息服務等。社區智慧服務就是發揮志愿者的思維創新優勢,為社區志愿服務組織提供項目策劃、提升服務等支持。社區技術服務就是技術人才、文藝人才、專業人才等為社區居民提供專業技術方面的幫助。社區行為服務就是志愿者幫助特殊兒童、孤寡老人、傷殘人士,進行社區探訪、生活照顧、心靈輔導等幫助。社區信息服務就是志愿者為社區居民收集有益于居民的各類信息,并對文化、醫療、安全等方面進行知識宣傳。

(3)全民志愿服務意識逐步形成。隨著國家大力推進志愿服務工作,積極宣傳志愿服務精神,未來,社區志愿服務將以專業志愿者領導、各級群眾都能參與到志愿服務行列的模式開展。人人皆是志愿者,個個都是公益人,全民志愿服務意識的形成,必將為我國城市文明建設添磚加瓦,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梅霞.高校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相關問題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4.

[2]潘子松.大學生志愿者進社區活動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3]高夢瑩.對大學生志愿者社區服務的思考[N].中國社會報,2013.

作者簡介:潘宏麗,籍貫:吉林省吉林市,北華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論文是2019年吉林市社會科學課題(市聯1914):吉林市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志愿服務社區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基于協同發展理論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可持續化社會支持系統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與“互聯網+”結合模式探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影像社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