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2020-10-22 10:06于小川
報刊精萃 2020年20期
關鍵詞:圓柱長方體效果

于小川

重慶市云陽縣棲霞鎮棲霞小學

現代教育技術,在飛速發展的網絡信息技術時代,體現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大?,F代教育技術將一些當前最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入教學中,這些技術包括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等,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呈現過程、突破教學重難點,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建構知識意義,達到深化感知、節時省力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有利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要對學習有興趣,。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創設教學情境是非常重要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因其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結合的特點,就能夠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的《循環小數》一課時,我一開始就用多媒體課件講述了一個故事:山上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老和尚說:山上有座山……學生自己也能跟著這個故事繼續往下講,然后引出這節課的主題:《循環小數》,讓孩子輕松的理解何為循環?為本節課的循環小數的學習做了鋪墊,讓孩子學的輕松愉快。

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很短,學習數學知識對小學生而言是十分單調和枯燥的,傳統教學僅靠教師的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這些單一的手段來呈現學習信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從形式上改變了信息的傳遞方式和呈現方式,各種媒體交替或組合使用,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有利于提高注意品質,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比如我在教學五年級的《合理安排時間》這一節課中,在教學烙三張餅的時候,我不僅運用了視頻效果,還運用了音頻效果,聲音播放:同時烙兩張餅所用的時間是6分鐘,在這個過程中一邊播放聲音一邊展示過程,孩子們一下子就理解了這個6分鐘是怎么來的。讓孩子們輕松的明白了道理。

二、有利于突破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在數學教學中,什么是重點或者難點呢?當然是一些相關的概念、法則,這些概念、法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比較困難,而教師采用多媒體動態圖象演示,不僅能直觀演示出高度抽象的知識,而且對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輕松快捷地獲取數學知識。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過渡的時期,一個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矛盾,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在教學中,能夠成功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實現由具體形象到抽象思維的過度。例如:在教學“列車問題”時,比較抽象,學生難以接受。于是用課件演示列車穿過隧道的情景,然后用線段圖表示列車所走的路程=隧道長+火車車長,接著閃現火車每分鐘走的路程,根據行程問題的公式就可以計算:火車過隧道所用的時間=(隧道長+火車車長)÷火車的速度,在這個公式中只要已知其中的3個量,就可以求出另一個未知量,而過隧道和過橋是一樣的,孩子們又可以延伸出同類似的情景,再進行計算。

在這個演示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無需像以前一樣需要用太多的語言,只需要借助計算機,教學信息就可以無聲地傳遞,而一些不易表述的內容,也可以通過這一方式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于學生面前,而這種有吸引力、有啟發性的傳遞可以讓學生絲毫感覺不到心理壓力,一種由于思維產生障礙可能帶給他們的壓力,相反,他們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工作要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為核心?,F代教育技術可以恰當地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的靈感能更好的觸發,思維支撐點能多一些,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六年級下冊圓柱的體積公式推理時,我先用課件演示割補的過程,把圓柱割補成一個新的長方體,然后讓學生觀察比較割補前后兩個圖形中的變化,經過小組討論交流從而發現,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和原來圓柱的體積相等,長方體的底面積就是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通過求出長方體的體積從而求出了圓柱的體積,這樣的教學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使學生看得清,想得通,記得牢,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術優化練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在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中,練習是比較基本的途徑,也是運用知識發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層次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練習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一些特點來強化練習效果,這些特點包括省時、容量大、拓寬思路等,從而提高練習效率。我們在訓練學生思維靈活性的過程中,一題多變是一種常見方法,信息技術應用教學以后就方便多了,利用計算機軟件可以任意拖動、任意改變效果的功能,我們在課前只要準備一道題,在課堂上當學生解答完以后,只要將原題復制一下,再在復制后的題中進行修改,整個變化的過程全部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新題的來龍去脈學生看的一清二楚,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活躍了學生思維,需要比較時只要將原題向下一拖,學生就可以進行比較了,需要改動可以隨時改動,很短的時間一道題就能變出十幾道題,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又如:教學《找規律》我設計一組圖形依次不斷重復出來,猜出第十幾個或第幾十個后的圖形,由于信息技術演示具有“應變”、“重復”的功能,學生猜出后我又重新變換圖形的位置,因而這種練習可不斷重復,使練習效果不斷強化。從而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踐證明,在高段數學教學過程中,巧用現代教育技術不僅能增加課堂的直觀性、趣味性、多樣性、藝術性,激起學生的探索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探索數學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表現、想象、創造能力,能夠突出課堂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圓柱長方體效果
圓柱的體積計算
按摩效果確有理論依據
保濕噴霧大測評!效果最驚艷的才20塊!
拆拼長方體
拆拼長方體
“圓柱與圓錐”復習指導
探究組合長方體的最小表面積
抓住“瞬間性”效果
抓不變量巧解題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