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POC的分層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2020-10-26 06:56梁簫簫
卷宗 2020年21期
關鍵詞:教學有效性

梁簫簫

摘 要:本文以《涉外商務談判》為例,探索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量身定制學習目標、內容、活動和評價,實現課前學生預習、課中知識技能內化、課后鞏固和提升,加強師生、生生情感聯結,同時建立SPOC 助學群組以促進深度學習,以期提高教學有效性,實現課程精細化管理,也為其他課程改革提供思考。

關鍵詞:分層模式;SPOC翻轉課堂;教學有效性

1 背景

MOOC自問世以來,帶來了一場基于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教育大變革。但是,經歷數年快速發展后,MOOC學習以中的問題也暴露出來。因此在MOOC基礎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Armando Fox教授于2013年提出了SPOC概念。SPOC是英文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簡稱,即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堂。很多專家學者對SPOC開展了研究,但集中于理論層面的探討。而分層教學早已有之,且研究已深。但是將SPOC和分層教學結合起來的研究尚少。本文以《涉外商務談判》為例,積極探索根據學生層次,設置分層化的 SPOC在線課程,在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以期提高教學有效性。

2 教學難題

2.1 課程分析

《涉外商務談判》為商務英語專業高階課程,側重商務知識+商務談判技能+英語口語的結合,幫助學生熟悉談判各個環節,并掌握常見談判技巧,提高商務談判中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課程具有一定難度。

2.2 學情分析

新時代高職學生整體在學習方面存在共同特點,包括學習持久性缺乏、學習自覺性差、自我意識突出等,且課程設置往往為一周一/兩次課,間隔時間長,所學知識和技能容易忘記,學習處于淺層狀態,難以實現深度學習,不利于教學開展。

此外,高職學生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生生”差異,在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基礎、學習興趣等方面有差別。如采取一刀切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部分學生將被邊緣化。

2.3 教師教學分析

傳統課堂教學一般只重視課中,對于課前、課后難以掌控,與學生互動少,情感聯系少。且《涉外商務談判》口語練習多,在班級學生多的情況下,教師無法掌控學生練習和知識技能掌握程度。在“互聯網+教育”時代背景下,教師面臨新的課題,需積極采取行動,利用“SPOC+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及時指導學生,實現課前學生預習、課中知識技能內化、課后鞏固和提升,加強師生、生生情感聯結,建立SPOC助學群組以促進深度學習[1],提升教學有效性。

3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 SPOC 翻轉教學設計

3.1 學習者分層

授課初期,對學生情況進行摸底,實現分層教學和管理。分層方式主要包括問卷(側重了解學生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學生前期各門課程成績和班級排名(主要了解學習能力)、任課老師反饋(主要了解學習行為和態度)。為了便于操作,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

3.2 教學目標設計

改變以往針對所有學生統一教學目標的做法,根據分層設置不同教學目標,避免部分學生邊緣化,提升學生自信心和課程配合度,實現學生自我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以價格談判這一項目為例,教學目標見圖2。

3.3 教學內容設計

SPOC混合式教學應包括完整的課前、課堂和課后三個部分,以“線上自主學習+線下課堂面授+線上鞏固拓展”的形式展開,按照認知水平的級別由低到高發展的規定,循序漸進開展相應教學活動[2]。

教師根據不同教學目標、不同學生特點設計和搭建信息化課程包。將需要課前學生掌握的內容或任務推送至云班課,學生在上課前完成自主學習。為避免學生刷視頻/文檔,應以下兩點應注意:1)增加視頻內容,減少文字材料,提升趣味性;2)針對資料的內容設置測試題,來保證學生學習效度,并了解學生學習難點。

課中,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或心中懷有疑問。教師改變以往理論講述為主的模式,側重知識的內化和技能的提升。并針對學生疑難點展開討論,課堂中以練習、討論、成果展示等形式為主。教師應根據預習反饋及時調整課程內容,特別是學生的疑難點。

課后根據學生層次,在云班課上提供不同作業的要求或內容以及擴展資源,并設置學習分值,保證C級學生能夠完成基本任務,希望提升的同學能選擇更具挑戰性的任務,學習更多資源,得到更多學習分值。

3.4 學習環境與活動設計

教師改變以往知識滿堂灌的模式,由之前的傳道授業解惑轉為激發學生興趣、啟發思考、引導探究、開發智慧。高職學生整體對學習興趣度不高,而《涉外商務談判》課程為高階課程,對學生要求高,學生對課程興趣度低。教師應在設計教學活動的同時重視學習環境和氛圍的創設。

課前教師可及時查看學生課前預習完成情況,尤其是C層次同學,適時通過平臺發送在線提醒;同時建立討論區,師生探討課前學習中遇到的疑難點,提升師生、生生互動,促進學生互助、自學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設學習氛圍。

課中,教師側重活動的設計,成為學習的促進者。以價格談判項目為例,教師課前發布價格談判案例,課中與學生討論案例中用的技巧和策略,并發布針對性的練習任務,鞏固剛剛所學的內容。學生練習以小組形式開展,四人為一組,兩人為賣家,兩人為買家,各自準備談判策略,準備好后展開談判,為己方爭取最佳利益,并將談判過程拍攝/錄音后上傳至云班課,以達到以下目的:1)實現全員參與;2)有效防止部分學生渾水摸魚;3)利用平臺功能實現師生、生生評價,減少教師批改作業量,并發揮學生作用;4)保存數據,實現過程性評估;5)為今后教學提供素材。課堂上,教師展示部分視頻作業,全班討論談判過程中學生表現的優缺點,學生通過云班課表達個人的看法,實現全員參與,提升分析問題的問題,實現知識、技能的鞏固和深化。對于學生上傳的作業,教師應及時在班級展示優秀小組作業、有進步小組作業、有特色小組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此外,在課中重視ABC層次同學分組搭配,前期鼓勵A級同學給C級同學提供腳手架,幫助C級同學融入班級和團隊,提升興趣度,改變學習態度,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中期側重提升B級同學的領導能力,將他們任命為組長,為團隊做出更大貢獻,同時逐漸撤下A級同學為C級同學提供的支架,幫助C級同學實現自主學習。中后期更換小組成員,以免學生形成慣性思維和行為習慣,幫助學生挑戰舒適區,能與不同人溝通談判。

課后云班課平臺能夠記錄學生學習過程,為教師提供學習者詳細的學習報告,實現學習過程可視化,包括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在班級中的排名,如圖3所示。

3.5 教學評價設計

在以往教學中,主要以期末考試來評定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SPOC翻轉教學模式為過程性評價提供了可能。課程評價呈現多維度特點,內容包括簽到、頭腦風暴、課堂討論、測試、問卷、作業等,評價者包括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學生互評和自評。學生會收到云班課平臺激勵、提醒等信息,可查看自己的分值和排名,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其中,重視學生自評,鼓勵學生自比,激發學生學習內動力,實現學生自己激勵。

4 結語

基于SPOC的分層教學模式實現課程精細化管理,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定制學習目標、內容、活動和評價,提升教學有效性,實現課前學生預習、課中知識技能內化、課后鞏固和提升,加強師生、生生情感聯結,同時建立SPOC 助學群組促進了深度學習。

參考文獻

[1]劉紅晶,譚良.SPOC助學群組促進深度學習的策略和方法研究[J].網絡教育,2017(2).

[2]胡慧伶.認知分層理論視角下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研究[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P121.

猜你喜歡
教學有效性
加強學法指導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創新設計導學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1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課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