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留學生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及實施策略

2020-10-26 06:56馬彥芳李鳳霞李萌馬春玲王淑娟
卷宗 2020年21期
關鍵詞:留學生教育中華傳統文化重要意義

馬彥芳 李鳳霞 李萌 馬春玲 王淑娟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結晶,是先輩們留給我們十分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中華兒女要將它繼承下去發揚光大并傳播到世界各地。本文著重探討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留學生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及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中華傳統文化;留學生教育;重要意義;實施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0年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規劃項目“中華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留學生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及實施策略”(項目編號:GH202022)最終成果。

近兩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他認為,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并通過一系列論述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指引方向[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結晶,是先輩們留給我們十分珍貴的精神財富,從古至今都是不可替代的,我們要將它繼承下去并發揚光大。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之后,立足新的歷史起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更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結合,不僅中國人要繼承并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走向世界,為世界各國所認識和喜愛。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得到世界各地學者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留學生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我們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地輸送給他們,通過他們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本文從來華留學生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著手,探討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留學生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及實施策略,為我國高職院校留學生教育教學管理提供參考。

1 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及其在高職院校留學生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只是單純的文化知識,還重視人的自身修養、道德規范、家庭美德等多方面,可見其內涵之豐富。留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學習興趣,通過這方面的教育教學,有利于留學生的漢語學習和思想情感的培養。

例如河北旅游職業學院,自招收留學生以來,一直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和技藝的教育教學,在學習漢語的同時,專門開設相關課程及專題講座,有助于其很好地適應并融入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中。此外,還安排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旅游參觀等課外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極大地開闊了留學生的視野,體會到中華民族熱情好客、勤勞、善良、樂于助人、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的畢業回國的留學生在當地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友好使者,成為漢語的傳播者,有的成長為一名“中國通”,傳統文化成為溝通中外的橋梁[2]。

2 來華留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現狀分析

1)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文化差異比較大,管理難度大。以我院為例,自開展留學生教育以來,近六年的時間里,留學生的學歷以高中和大學本科居多;專業背景方面,有醫學、商業、導游等;來自歐美發達國家的學生比例低于10%,來自非洲國家的高達70%以上;來自非洲的以埃及和加納等國為主,來自亞洲的以巴基斯坦為主;宗教信仰方面,有伊斯蘭教和其他不同信仰;從年齡段來說,18歲左右至35歲左右,跨度也比較大。我院留學生數量不多,漢語基礎卻參差不齊。此外,學歷生很少,語言生為主。這些都成為留學生教育的難點。

2)能適應外國留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我國的高職院校,重點在專業培養,對國內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尚重視不足,能適應外國留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師資力量就更是鳳毛麟角。以我院為例,只有個別旅游類專業開設該課程,或者作為選修課。能適應外國留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師資,以英語專業背景的教師兼任為主,英語和中國文化專業兼具的復合型人才少之又少。經過幾年的努力,基本具備了比較成熟的師資隊伍,學歷和專業性強的新人正在培養之中,因此,可以說,隨著國際化辦學的水平不斷提高、國學熱的升溫,專業化師資的培養仍然任重而道遠。

3)高職院校對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理念相對滯后。高職院校的來華留學生教育,起步比較晚,整體水平不高。尤其是具有國際視野的教學和管理人才比較缺乏,在教育理念方面,短期內更不容易有較大轉變。值得期待的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外合作辦學的規模不斷擴大,我國高職院校教師有更多機會“走出去”,也有更多的人才“引進來”。本科院校在這方面相對來說更有資源和人才優勢,可以嘗試組成聯合體,實現優勢互補。我院正逐步通過中外聯合辦學、外派師資、境外實習等項目培養高水平的師資、引進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大力提升留學生教育管理水平。

以上只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和不足,只有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播到全世界。

3 高職院校加強留學生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是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良好的師資隊伍對于一個學校、一個學生都是不可缺少的,有了良好的師資隊伍就為成功打下一半的基礎。二是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內容。我們要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要選定最能反映中國社會特點的,引領人加積極向上的文化內容。開設一些有吸引力的課程,如剪紙、書法、中華傳統服飾、茶文化、古詩詞、民族戲曲等。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方法的選擇。高校要重視留學生的教學實踐活動,高校要定期組織開展“走近中國”“感知中國”等社會實踐活動,帶留學生參觀走訪中國有代表性的名勝古跡、名企、體驗中國戲曲文化等,讓他們身臨其境的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3]。

例如,河北旅游職業學院,發揮自身優勢,專門開設中華傳統文化和技藝相關課程及專題講座,包括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技藝、中國禮儀文化、國學、中華武術、中國餐飲文化等。此外,還安排了一系列社會實踐和課外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旅游景區,安排學生到避暑山莊及外八廟、金山嶺長城等地旅游、參觀普通話之鄉并體驗普通話測試,參加承德電視臺組織的傳統節日活動,組織學生學習中文歌曲、快板表演,極大地開闊了留學生的視野。

近期,開展送溫暖活動,教師與分包學生密切聯系,體現人文關懷。非常時期的許多感人事件使留學生真切體會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愛國精神、奉獻精神、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5]。

高職院校對留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最大的難點在于這是一種跨文化的教育。這種跨文化的教育要達到預期的效果,需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等,不能囿于我國固有的教育模式。因此要制定出適合的實施策略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深入高職院校在校留學生進行嚴謹詳實的調查,獲得真實準確的學習需求數據,為實施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撐。在教育教學中克服語言的障礙和文化的差異,探索個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以期取得良好效果[4]。

參考文獻

[1]曹愛軍,陳思.“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華文化“走出去”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6.

[2]唐凱.中華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留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滲透與影響[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07):55-56.

[3]周毅.中國傳統文化與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融合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13).

[4]李浩.論高校來華留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辦公室業務,2014(9).

[5]蔡明均,劉洋.關于高校來華留學生文化活動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4(14):122-124.

猜你喜歡
留學生教育中華傳統文化重要意義
在湘留學生教育中湖湘地域文化導入研究
談如何在小學教育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深刻內涵與動力源泉
形成性考核在醫學漢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初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留學生管理問題及對策
公路橋梁加固設計及其施工建議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